滴滴出大招,不过“醉翁之意不在酒”
最近滴滴身上的闹心事不少。
从上月开始,滴滴和美团之间的网约车战役终于打响了。
对于美团这个业务覆盖吃喝玩乐全生态的平台来说,网约车的蛋糕是能吃一点算一点,吃多了赚到,吃少了也不会伤到根本。
但对于滴滴来说,王兴这一下子可就戳到它的命根子了。
网约车入门:不就是钱吗
早期网约车还是个刚步入市民眼中的新鲜玩意,机构和资本还在观望这个新兴行业到底如何运营。
经过前几年网约车平台烧钱混战,市民越来越习惯这一出行方式。
最终当滴滴出行这家融合了阿里和腾讯的血统,却又相对独立于两者的超级独角兽公司,在不断取得傲人成绩之后,当初那些未能跟着阿里腾讯及时下海的资本心里无不懊悔,心里默默念叨,“曾经有一份绝佳的投资放在我面前,可是我没有好好珍惜,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
网约车这个行业,入门其实很简单,用马云的名言来说,“不就是钱吗”。
只要平台愿意烧钱给出丰厚的补贴,司机和乘客多半会闻风而至。
但问题就是,谁愿意当“出头鸟”,挑战从血雨腥风中拼杀出来的滴滴呢?
这时候王兴出来了,虽然上天不能给你们一次机会,但是美团可以啊。
美团打车现身上海,意味着这场网约车大战又重燃起了战火,另一边易到等网约车平台也抓紧机会推出降低司机端抽成的服务,而以前做地图的高德更是直接零抽成地办起了公益性质的顺风车服务。
这些平台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撬走别家的司机,让别家没车可开。
无人车加码:BAT又来了
另一件让滴滴闹心的事,就是BAT在近期纷纷加持对无人车的投入。
程维在去年年底就表示,“无人驾驶只有一二名,没有第三名。目前谷歌是第一名”,显然他希望滴滴能够最终存活下来成为另一名。
程维说这话的时候,BAT中只有百度高调宣布自己将在加大开发无人驾驶技术,腾讯刚刚在自家合作伙伴大会上推出车联系统,阿里在无人驾驶技术上更是欲语还休。
对于滴滴来说,它在以往的运营中积累了海量出行大数据,这有利于无人驾驶技术的研发;
还和车企之间保有良好的合作关系,使得其更有可能与车企合作,实现技术的落地和无人车量产化;
再加上其出行平台的身份,更容易在未来进行无人车产品的实验及产品推广。
所以程维对自家滴滴越看越满意,如果不出意外,未来很有可能拿下智慧交通和无人驾驶的市场。
但让人没有料到的是,BAT在今年纷纷加大对无人驾驶的投入:
在4月12日,腾讯也宣布与长安汽车正式签署智能网联汽车合资、合作协议,提供智能车联网整体方案;
昨日阿里方面传来消息,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实验室首席科学家王刚确实正在进行无人驾驶的研究,有报道透露“阿里团队研发的自动驾驶技术,选取的技术路线为L4全自动驾驶,即行驶由机器主导,在绝大多数场景下,都不需要人干预”;
昨日,百度Apollo基金更是宣布领投无人驾驶公司智行者B1轮融资,补全了无人配送物流车这一环。
BAT这三位大佬的入局,对于本来在技术领域占有一定优势的滴滴来说,冲击和影响到底有多大,恐怕程维心里感触最深。
现在和未来:关键点都是司机
对于滴滴来讲,不管是立足现在,拉拢网约车司机维护好(拉拢网约车司机)还是展望未来(无人驾驶技术落地)都十分棘手。
在新成立的汽车服务平台中主要涵盖下面几个业务:
汽车租售业务将通过整合车源及金融等资源,为车主提供汽车租售一体化服务;
加油业务除了字面意义上的优质加油服务,还将提供基于油站场景的增值服务;
维保业务则将帮助车主在进行车辆维修保养时,享受到正品、优价、便捷的服务;
分时租赁业务则将为用户提供可持续的短时自家租车服务。
当然,这些业务其实并不是滴滴新开放的服务,而是滴滴以前就有,而且一直都在做的。那为什么在现在这个节骨眼上要特意出来重新整合,并重申一遍呢?
前面我们提到,各家网约车平台为了能进一步拉拢网约车司机,纷纷推出了各种补贴优惠,但这次相关部门的反映也很快,对高额补贴以及车辆违规、司机资历等进行了更为严格的管控。
这也就意味着拼烧钱的效果,并不一定就能达到几年前网约车大战的效果,那么从服务入手或许是个吸引司机常驻的好方法。
目前滴滴的优势在于,和它一样提供全方面服务的平台(如果有的话)没它知名,和它一样知名的平台提供的汽车服务没有它全面。
稳住司机,对网约车平台来说很重要,对于无人驾驶技术来说更为关键。
只有尽可能多的留住司机使用它们的客户端,才能得到更加全面详细的城市车辆出行数据,而这大量的数据将会对未来无人车的上路起到重要的作用。
所以现在对于滴滴来说,不管是立足网约车竞争的当下,还是展望无人驾驶发展的未来,都将殊途同归到“稳住司机”这一要素上。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推荐阅读:
多彩小钢炮来啦
一则大新闻!
关注我们智商+6,
点赞文章魅力+6,
转发票圈幽默+6,
不要双击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