镣铐下的天子:皇权并非无限大

  诗经有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皇帝作为国家最高统治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在影视剧中,我们见惯了天子一言九鼎,杀伐果决,似乎皇上能够随心所欲,不受限制。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深居九重的天子未必能够掌控全局,更不可能一切依自己心意行事。皇权虽具有强大的能量,却不得不受到诸多限制,从今天开始我将连载《镣铐下的天子》系列文章,与诸位一同探讨皇权的秘密。

皇权

  夏商周三代以前的传说时代,所谓三皇五帝基本等同于部落首领(亦或是像黄帝这样的部落联盟首领),此时是“公天下”的局面,还谈不上皇权的出现。至启继禹而立,夏王朝的建立使“公天下”变为“家天下”,夏商周三代皇权已开始萌发。然而三代并非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更像是各方国的共主,天子权力的影响只局限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难以延伸到王畿之外。在此期间,天子的权力已经开始受到多方制约,甚至有天子“下野”,权臣秉政之事。商代名相伊尹放逐商王太甲三年,直到太甲悔悟才归政于他;周代国人暴动后,周厉王被驱逐,王位虚悬十四年,由周、召二公执政,史称“共和行政”(此事尚存争议)。

周召共和(图片来源自网络,侵删)

  在东周列国数百年的纷争中,秦国笑到了最后。在秦王嬴政的领导下,秦国上下“奋六世之余烈”,一扫六合,建立起中国第一个大一统中央集权王朝,确立了君主专制制度。嬴政的身份也从“秦王”变成了“始皇帝”,皇权真正意义上形成了。在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框架下,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秦始皇这样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又将其发挥到极致。但是在皇权确立的同时,一套有条不紊、严丝合缝的官僚体系也随之建立起来。皇帝虽然大权在握却并非全知全能,整个国家的治理需要依靠官僚体系的运作。在这个体系中,中央有三公九卿,地方有郡县守令。皇帝是最高的仲裁者,而实际的行政事务则需要官僚来处理。可以这么说,秦王朝这台巨型机器是由一群“刀笔吏”推动前进的。皇帝既然依赖官僚集团治理国家,则必然要受其掣肘。此后很长一段时间他们既扮演皇帝的助手,同时又是制约皇权的重要力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