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与养生
它是最怕堵的一根血管,严重可致命!知道这4种方法保健康
颈动脉是一个流向大脑的血液通道,如果它变窄了,大脑就可能因此缺血.
引发脑卒中(又称“中风”)表现为头晕乏力、肢体麻木,记忆力减退,甚至丧失意识等
不加以注意,将导致瘫痪甚至死亡
01
颈动脉,人体最怕堵的血管
脑部血管病变是目前影响我们健康的头号因素,在25岁以上的人群里,大概每四个人里就有一个要经历脑卒中(中风: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在中国,有30%~40%的病人,是由于颈部或颅内血管狭窄引起的。
颈动脉是比较浅显的动脉,我们自己也能摸到,颈部气管两侧跳动的地方就是颈动脉。
如果水管里有东西阻塞,水流就会不足,动脉狭窄也是这样。
从结构上来说,颈总动脉有个分叉,可以分为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当血流向上运行时,分叉的地方就更易出现冲击、旋涡,引发病变。
斑块本质上是动脉硬化的表现,病变初期,血流通道虽无障碍,但已是危险信号;当斑块慢慢长大,超过血管腔的50%以上,血流会明显受阻,发生斑块脱落、形成血栓的几率也会大大增加。
一旦斑块破裂出现堵塞,大脑就可能因此缺血。碎裂的碎屑随血流飘入脑中,可阻塞末梢血管,造成一小块脑组织缺血或坏死,可能出现头晕、行动困难、视物模糊等,也可能无症状。
如果碎屑阻塞的血管较粗,可导致真正的脑梗死或中风出现,如头晕、昏厥、摔倒、偏瘫、说话含糊不清、一侧身体感觉异常、认知障碍、大小便失禁等。
02
小贴士
一般来说,人老了或多或少都会出现动脉硬化。是否需要治疗,关键要看三个指标:斑块的大小及稳定性、是否造成狭窄、狭窄程度。
临床上一般建议:
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或斑块达到血管腔50%时,就需药物治疗,并严格控制危险因素。
对于颈动脉斑块伴狭窄50%以下,且无缺血性脑卒中症状,血脂在正常范围内的患者,可根据个人情况考虑是否选用药物治疗。
狭窄在50%~70%之间,且有症状的患者;或狭窄超过70%,无论是否有症状,均需介入甚至要考虑手术治疗。
03
如何早发现颈动脉狭窄
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颈动脉狭窄主要的原因,容易发生于中老年人。所以,当年龄偏大,又有基础疾病时,应定期体检。可以做无创的颈动脉超声来筛查,这样可以看出血管的狭窄程度、血流速度和斑块性质。
建议年龄大于 40 岁,并且符合下列任何一种情况的人,定期检查颈动脉彩超:
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心房颤动、吸烟史、明显肥胖、缺乏运动、家人曾患中风;
以前发生过中风;发生过短暂性脑缺血。
04
4个元凶加速颈动脉长斑
一般来说,颈动脉斑块在我们20岁就开始“发育”了,40岁的时候开始变得明显。下面这些坏习惯,会让颈动脉加速“长斑”。
1. 盐和糖吃太多了
吃盐过量易升高血压,降低血管弹性,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长期吃糖过量,可使胰岛素分泌过多,加重胰岛细胞负担,导致胰岛素抵抗,使血管内皮受损,血管变皱,诱发动脉硬化。
2. 抽烟喝酒
主动吸烟和二手烟,都会损伤血管,增加血管硬化的风险。大量饮酒会引起血压波动,诱发心肌梗死和中风。
3. 肥胖
肥胖者多伴有内分泌紊乱,且血液中的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含量增高,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容易发生动脉硬化。
4. 不爱运动
运动不足,心脏泵血机能弱化,血液流速减慢。
多余的脂肪、胆固醇等沉积在体内,影响血管内皮功能,血管弹力减弱。身体的代谢废物不能尽快排出体外,加速血管硬化和管壁增厚。
万万没想到,世界上最好的药,竟然全都是免费的,一定要常备,少往医院跑▼▼▼
05
做到4点
预防颈动脉狭窄
1. 积极控制三高
导致粥样动脉硬化的原因最常见的就是高血压,它是影响我们内皮损伤,造成局部血管硬化的主要因素,还有高血脂,经常吃一些油腻的食物,胆固醇高就会造成血脂升高;血糖也很关键,不单单会引起小血管的病变,还会影响周围的大血管。
对于有三高的朋友,按时按量吃药,一定要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
2. 调整饮食,适量运动
注意饮食结构,避免高盐饮食,少吃肥肉、猪油、骨髓、奶油。多吃富含维生素 C、高纤维的水果蔬菜。
坚持运动,保证每周运动 4次~6 次,建议每次 30 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
快走、骑车、游泳、广场舞、太极拳等都是很好的运动形式。
3. 坚决戒烟
除三高外,影响最大的就是吸烟,吸烟对血管内皮损伤非常严重,它会造成内皮过度损伤修复,反复不断地增生,造成狭窄。
要预防颈动脉狭窄,最好戒烟,而且也要尽量避免二手烟。
4. 定期体检
即使是身体健康的人,随着年龄增长也可能出现颈动脉狭窄,只是狭窄程度可能比较轻。
在改善生活习惯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定期体检、了解颈动脉的健康情况。
人体温度37℃已成历史!体温下降并非好事!免疫力居然成了这样…
37℃已经成为历史,体温下降并非好事!!
去年,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教授朱莉·帕森内特(Julie Parsonnet)和她的团队发布了一项研究成果,她们发现,自19世纪以来,成
年人的平均体温在持续下降,不到200年间下降了0.4℃,从37℃降到36.6℃。
1
37℃已经成为历史
体温下降并非好事
37℃作为标准正常体温,已经沿用了近200年,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近年来,许多统计数据表明,健康成年人的体温正在降低。
为什么身边所有人的体温都不到37℃呢?体温下降到底好不好呢?
前段时间看过一篇关于蝙蝠的文章,也许对大家有一些启发:
病毒学解密:蝙蝠为何能把上百种病毒封印在体内?根本原因很简单:蝙蝠免疫系统强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们体温能保持较高的40℃。
研究显示,体温每升高1℃,免疫力就会提升5~6倍;体温每降低1℃,免疫力就会下降30%以上。
2
为什么体温降低,
免疫力也会随之降低呢?
众所周知,体温是和基础代谢率挂钩的,体温每上升1℃,基础代谢率会提高13%。体温过低,可能意味着代谢不好。
反之,基础代谢率低,体温下降,血液流速放缓,白细胞的工作效率也随之变低。慢慢悠悠的白细胞很难在第一时间发现异物,即使发现异物了,也很难迅速召集其他白细胞来消灭异物,导致机体容易感染病毒和细菌,引发疾病。
此外, 白细胞不仅能抵御外部病毒和细菌的攻击,还能监测到体内的癌细胞,及时把癌变细胞杀死。
其实,即使是健康人,每天体内也会产生约 5000个癌细胞。如果其中一个躲过了免疫系统的监视幸存下来,很快就会1变2、2变4、4变8......最终成为肿瘤……
3
现代人类的体温为什么会降低呢?
1、最主要的原因——缺乏运动
科学家分析, 人类体温在170年间下降了0.4℃,近20年的下降幅度尤其大,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运动。在离我们并不遥远的50年前,人们每天都要做很多运动:
农村的人要种庄稼或者放牧,即使是城市人群,也会每天手洗衣服、自己做饭、清扫房间;大家出门会优先考虑步行或自行车,闲暇时靠户外运动打发时间。
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好像越来越“懒”了——吃饭靠外卖,出门就打车,洗衣服有洗衣机,洗碗有洗碗机,扫地有机器人,
随时可以躺在床上打游戏,男生打篮球、女生踢毽子的校园场景一去不复返。
基础代谢率与任何外在活动无关,是一个人什么都不干的时候的自然消耗,而肌肉是人体内最大的发热器官。较少的肌肉,意味着较低的体温和较低的基础代谢率。一个肌肉含量高的人,即使什么也不做也仍然在消耗能量。现代人运动量的减少,导致肌肉含量普遍偏低。
基础代谢率下降,能量消耗就会减少,内脏脂肪就会增加。而内脏脂肪组织会分泌出超过20种不良激素(或者脂肪细胞因子),可以引起血管炎,还将削弱胰岛素的功能,从而导致癌症、高血压、糖尿病等一系列疾病。
万万没想到,世界上最好的药,竟然全都是免费的,一定要常备,少往医院跑▼▼▼
2、无处不在的空调,使体温调节中枢不再敏感专家认为,除了肌肉质量下降外, 空调导致出汗困难也是现代人体温下降的一大原因。人们长期在空调屋工作和生活, 大脑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失去了接受刺激的机会,久而久之, 体温调节中枢将对外界温度不再敏感,从而导致体温降低。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3、现代人生活压力大,皮质醇过量分泌导致肌肉分解
此外, 越来越复杂的人际关系、财务问题和家庭问题等生活压力,也和体温降低有关。在压力状态下,人体处于应激状态,身体会分泌一种叫 “皮质醇”的激素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但是,皮质醇是一种分解代谢激素, 不仅会分解肌肉,还会促进脂肪储存,优先把脂肪存储于内脏。生活压力导致皮质醇长期过量分泌,一边分解肌肉,一边储存脂肪,基础代谢率一降再降,体温也就随之降低。
4
体温过低的危害
1、肥胖
比起体重与体内脂肪的变化,体温才是身体健康的重要指标。只要体温升高,就能拥有即使不限制饮食、不剧烈运动也能自动燃烧脂肪的能力。因为体温上升,新陈代谢也会提高,因而不限制饮食就能够轻易瘦下去。
2、癌症
人体体温在35℃时是癌细胞繁殖的最佳温度。
癌细胞在胃、大肠、食道、子宫、肺等器官内部,趁内脏温度偏低时进行繁殖,但相反,在温度较高的心脏、脾脏里则不能生存。
3、水肿
水肿其实是多余的水分囤积在皮肤组织下未能排出的状态。体温较低时自然会减少体液排泄,而未能排泄的体液存留在体内,是小腹突出和腿部水肿的主要原因。
如果体温循环流动使肾脏温暖,不仅排尿会顺畅,小腹突出和水肿自然也会消失,也会拥有水分代谢良好的体质。
4、便秘
虽说多喝水对便秘有好处,但是就女性而言,便秘基本上是因肠胃温度过低、蠕动不好造成的。对于这些“冷肠型”的人而言,摄取更多水分只会让便秘更加恶化。
让体温循环流动以温暖小腹与肠胃会使肠胃温暖起来,便秘就会消除。
5、犯困
寒冷与精神有着密切的关系。上午觉得头脑不清醒,是因为体温过低,血液不能运送到大脑造成的。同时体温偏低的人容易因为血液循环不好而导致消沉郁闷。
另外,11月至来年3月这段寒冷的时间更是“冷体质”人们容易犯困的时节。
6、妇科病
对于“冷体质”的人们,寒冬时节拍拍肚子,如果有啪啪的响声,则表明肠胃囤积过多水分,从而使得下腹部冰冷。子宫肌瘤、子宫癌、卵巢癌的某些成病原因是下腹部的冰冷导致的。
7、失眠
你是否有过双脚冰冷,怎么也睡不着的时候?“冷体质”者一旦感觉双脚发冷,这时体内的大部分血液都涌上头部,使大脑兴奋,也就导致失眠的情况发生。
8、腰酸背痛
凡是“冷体质”者常有腰酸背痛的症状。腰酸背痛是局部长期受冷导致血液循环不好而产生的病症。
因此,避免腰背部受冷或在酸痛难耐的地方进行热敷,会改善血液循环。
5
如何提高体温?
1、通过运动提高体温
进行日常基础训练。锻炼可以有效提高身体温度,不过也要小心,在出过汗后,身体会重新冷却下来。规律的锻炼能提高新陈代谢的速度,进而让身体增温,不妨每天早上进行锻炼,因为早上提高了新陈代谢后能帮助你维持一整天较高的新陈代谢率,也就是说,即便你已经锻炼完了,你的身体还会持续处于较高的温度中。
深蹲。所谓深蹲就是将双脚打开与肩同宽,将双手搭于腰间,然后弯曲膝盖、缓慢下蹲,就好像你要坐下来的姿势一样,在空中停顿两秒后回到起始位置。一次做3组,每组20个。
尽可能地多活动身体。抓住一切可以活动身体的机会,即便当你平时很忙也不要放弃。可以尝试增加做家务活的频率,例如扫地或拖地等。
2、保持身体的热度
穿着适宜。能让你保持身体热度的衣服种类有很多,如果你感觉出门可能会冷,就多穿一件或者带一件在身上以防万一。
和朋友家人们待在一起。不同身体间的热量传输会提高房间的温度。人类是热血动物,换句话说,人体会释放热量,多和其他人待在一起可以帮助你同他人传输热量和能量,相互取暖。
让身体保持干燥状态。在洗完澡或者刚淋过雨后,一定要及时擦干身体来维持体温,水分蒸发会迅速吸走你的热量,让体温降低。
用吹风机吹干头发的同时给身体增温。头部温度增加后,身体其他部分的温度也会提高。
3、让身体自然地增温
增重。这个办法并不是人人适用的,尤其当你已经属于超重状态时。不过话说回来,增加一点体重确实能让你保持温暖,那些额外的脂肪能够让你的身体维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温度。增重最好的方法就是摄入更多的热量,你需要一个卡路里计算器来计算你需要摄入多少热量来增加体重。
打冷战。不要刻意阻止身体打冷战发抖。这些本能的动作是身体自发调节体温的方式。当你打冷战和发抖时,肌肉就会参与进来,继而提高你的体温。
很多人患癌都是自找的!肿瘤专家:实不相瞒!这是把癌送到了家…
说到癌症,每个人都害怕,可是很多癌症其实都是我们自找的!
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首席专家李佩文教授,从事肿瘤临床工作30多年,分享了一些关于癌症的看法,希望给所有想防癌
的人一些启示。
据李佩文教授记载,从1984年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建立之后至今医院里所有的得癌症的医务人员,现在都快记满了,而且一年比一年多,年龄越来越年轻。
1
很多老人的癌症是“省”出来的
并不是每个人都得肿瘤,所以别害怕。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要坚信咱们体内有很大的解毒的防癌功能!学点防癌的饮食调理,适当注意就可以防癌。
上年纪的人都是从旧社会过来的,买菜常是哪个便宜买哪个,那不行,尽量多花点钱买新鲜的。
新鲜蔬菜、水果中含有维生素C有阻断的作用。多吃新鲜的绿菜,多吃水果,可以在胃里阻断致癌物质亚硝酸胺的形成。
吃不了就倒掉,不要放冰箱里面第二天、第三天再吃,再吃亚硝酸盐就该多了。
家里的花生油,赶紧换玻璃瓶子装起来。别用太阳晒,有好的油要及时吃,别污染了以后再吃。霉变的粮油中常含有黄曲霉素污染,这个跟肝癌关系很大。目前没有什么很好的办法能把黄曲霉素去掉。
2
很多人最终是被自己打倒的
体质差,生活方式不健康,慢慢的就容易得癌症。
有个动物实验,同样给两组老鼠注射癌细胞,给一组老鼠旁边放一只猫,另一组老鼠不放。放一只猫在旁边,这些老鼠就紧张,身上的肿瘤明显长得快,因为精神紧张容易造成内分泌失调,各方面的生理过程就都不顺畅。
人生难免苦难和挫折,生老病死乃自然规律,谁也无法摆脱,就看自己是否能正确认识、善待自己。
精神致病的原因有“自我暗示”的作用,没病可想成有病,如同“杯弓蛇影”,一分病可想成十分病,这叫“自我放大”,不良的精神刺激、自我放大越严重,身体垮得越快,最终是自己打倒了自己。
心胸要开阔些,要承认人生多磨难,但世上无难事,思想上能想得开,则没有过不去的独木桥。
3
防癌吃得粗一点,准没错!
多吃点粗粮很重要,买馒头、买面包,哪个黑买哪个,它含有纤维素。
不要哪个面粉白就买哪个,这样不好。
把麸皮那么好的东西都给扔了怎么行?纤维素很重要。粮食太细了就没有纤维素了,跟大肠癌、乳腺癌发生有关。纤维素可刺激肠蠕
动,增加大便量,减少毒素浓度,促进肠道细菌酵解,有利于防癌。
现在使用榨汁机太多,有人榨汁以后把纤维素扔了,光喝汁不行,纤维素很重要,可以防大肠癌,岁数大了得大肠癌的机会会高。
所以,吃的东西过细也不好。
芹菜、粗粮都有好处,黄豆有一定的好处。买馒头的时候,哪个黑要哪个,间断地吃一些棒子面,秋天的时候新玉米下来,大家多吃一些新鲜的玉米面,不要光吃细粮。
陈皮加一宝,养肝抗衰老,比人参还好!
4
吃饭要跟蜗牛一样细嚼慢咽
在快节奏的社会中,在饮食上学点蜗牛的“缓慢哲学”仍是有益的。
提示口腔内食物的充分消化对脾胃是十分有益的。年迈之人,牙齿磨损、味觉减退、消化液分泌减少,为弥补消化功能退化的现象,老年人更需要慢吃慢喝,细嚼慢咽,切不可“囫囵吞枣”。
缓慢咀嚼,耐心品味,对防癌健身也有好处,对此叩齿,可使唾液分泌增加,有益长寿。
慢吃可使食物温度下降,不会烫坏食道和口腔黏膜,防止因反复灼伤、增生而恶变。
口腔的运动受大脑指挥,反过来又有信号不断刺激大脑,增强大脑皮层的功能。咀嚼运动使面部和口腔、咽部诸多肌肉锻炼,有利于美容。
5
四种防癌蔬菜要多吃
蔬菜中所含的诸多维生素都发现与防癌有关,抗癌蔬菜的分类可有以下几种:
1.十字花科植物:这类蔬菜多以其茎、叶食用,如大白菜、小白菜、卷心菜、花菜、油菜等。这类菜含吲哚类衍生物,可诱导多种酶的活性,起到抗癌作用,并且多含微量元素钼和锌。
2.根茎类蔬菜:如胡萝卜、萝卜、竹笋、红薯等,有些也属于十字花科植物,但以地下根茎部分食用,多含胡萝卜素等,用以防癌。
3.海藻类植物:如海带、紫菜、昆布等食品。从中可提取多糖类物质,提高免疫功能以防癌,并且含碘量高,维持甲状腺正常功能。
4.食用菌类:如香菇、草菇、金针菇等以及黑木耳、银耳等,富含多糖类及核糖核酸,促进细胞免疫和干扰素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