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沂山,话沂水,聊其他
《论语》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体文集,所以该书主要是人物论述,记叙的内容较少,描写人物神态的文句更是罕见。但是,其中有一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却别开生面,写得生气勃勃,孔子与四位弟子个个形象鲜明,性格突出。孔子要求众弟子各言其志,唯曾皙一人的人生观得到孔子的肯定。曾皙说他的政治理想就是“暮春时节,穿上春天的服装,约上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小孩子,沂水里洗洗澡,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一路唱着歌儿回来。”
这番话赢得“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我赞成曾点的想法啊!)
用现在的话说,曾皙向我们描述了和谐社会的大同世界的景象,符合孔子“克己复礼为仁”的一贯主张。
关于《论语》中这段精彩的师生对话暂不评述,我只想知道,曾皙说的“浴乎沂”(在沂水沐浴)的“沂”在哪里?
暮春时节,春秋鲁国的天气还不算热,还是穿春服的时候,如果在冷冷的河水里沐浴,然后还上高台吹吹风,那不是没病找病吗?于是有后人考证出“沂”是鲁国的一处温泉。
但是,我查看了山东的地图,地名中含“沂”字的沿着北南纵向的沂河,依次有沂源县、沂水县、沂南县、临沂市。沂水发源于沂蒙山区,整条河的流域在山东都属于春秋时期齐国的范围。限于本人学术浅陋,手头资料也贫乏,就不去考证曾皙“浴乎沂”的确切地址了。
上面的这些文字,是我在游览鲁中临朐县沂山的时候,看了发源于此山的泉流和瀑布,不由得想起《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提到的“沂”。“沂”偏旁是三点水,与水有关,但临朐的这座山却称为沂山,如果说和沂水(河)没有关系,大概说不过去。
北方缺水,不像南方,大凡山高林密之处,均有山泉涧溪。泰山一路攀登,就没有看到一处山泉。不过,沂山是个例外。由于沂山植被非常繁茂,且基本上是阔叶林,有利于涵养水源,所以离山顶以下不远,就有山泉,无数山泉汇聚于山涧,于是就有了溪流;溪流到了悬崖陡壁,便形成瀑布。
沂山最值得一看的就是百丈崖瀑布。号称百丈真正的落差达80余米,四季长流不断,丰水期声如松涛,似白练垂天。如久旱不雨,瀑布则如薄薄的轻纱,垂挂在山崖之上。据说到了冬天,百丈崖瀑布成冰,近百米山崖晶莹剔透,巍然壮观,吸引着中外无数攀冰爱好者。
在百丈崖瀑布的下方,有一人造的巨石,上面镌刻着李白的描写百丈崖瀑布的六句五言诗。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求崔山人百丈崖瀑布图
李白
百丈素崖裂,四山丹壁开。
龙潭中喷射,昼夜生风雷。
但见瀑泉落,如潈①云汉来。
闻君写真图,岛屿备萦回。
石黛刷幽草,曾青泽古苔。
幽缄倘相传,何必向天台。
①潈[cóng]:1.水流会合的地方。2.急流。3.水声。② [zōng]:同“潨”。亦作“潀”。崖岸;水边高地。在本诗中作①1解。
【另注】在《全唐诗》和清乾隆年《山东通志·艺文志》中,李白诗均为以上版本,而清曾国藩编辑的《十八家诗抄》,第六句是“如瞔云汉来”,瞔(zé),张目的意思,这个版本是说不通的。
从诗题来看,是李白索要一位姓崔的隐士绘的百丈崖瀑布图卷,崔山人是唐代画家,名不详。他善画百丈崖瀑布,李白闻其名,因作此诗求画。按诗意看,本诗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前六句,就百丈崖瀑布的景观着笔,从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两个侧面,描绘百丈崖瀑布的宏伟气势,给人以凄神、寒骨、惊心的感觉。“闻君”以下四句,从咏真瀑布转到咏瀑布图,“石黛”和“曾青”是国画的颜料。最后两句才点题,表达求画的意愿,幽缄,密封信件,此指密封《百丈崖瀑布图》。李白说,我如果得到这幅画,我就不会再向往天台山了。
李白最有名的古体诗之一 《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另一个题目是《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诗中写道:“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这首诗以虚幻的想象,描绘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之情。天台山,是诗人梦中的仙境,但是,李白在“别东鲁诸公”准备南下浙江的时候,却希望看看崔山人的百丈崖绘画,并且说如果得到这幅画,天台也可以不去了。这当然是诗人的夸张,不过,百丈崖瀑布的美景,确实让李白心驰神往。并且从诗的内容来看,李白一定是和“东鲁诸公”同游过沂山的。但是我看见一些读物对李白的《求崔山人百丈崖瀑布图》注释却是这样:
百丈崖,天台山名胜之一,在今浙江省天台县。《天台山志》:“百丈岩,在天台县西北二十五里,崇道观西北,与琼台相望,峭险束隘,四山墙立。下为龙湫,翠蔓蒙络,水流声淙然,盘涧绕麓,入为灵溪。由高视下,凄神寒骨。
这个注释是不可靠的,虽然浙江天台山有百丈岩(注意不是“崖”),但该“志”只写了溪水,没有写瀑布,显然“百丈岩”非“百丈崖”。如果李白已经到了天台山百丈岩,为什么还会说“何必向天台”呢?这是不合逻辑的。这样胡乱注释误人子弟。我相信清乾隆年《山东通志·艺文志》将李白《求崔山人百丈崖瀑布图》列为李白在山东游历所写的诗作。
【此亭名为“仙客亭”,初建于北宋,明嘉靖三十六年重修,楹联为“山静凝神气,泉高识道源”,为明朝雪蓑道人所书。此处可观百丈崖三叠瀑布,故又名“观瀑亭”。】
【明宣德年间状元马愉所撰的七律《游沂山百丈崖》】
【百丈崖瀑布以下,在山谷涧流中分级筑坝,形成“高峡平湖”,并增加了人造瀑布。】
【在百丈崖瀑布下方右侧,有一浅浅的山洞,名“吕祖洞,据传说是吕洞宾在此修炼。洞壁曾有吕洞宾题联:“修道百日无人晓,雷鸣三月天已知”,现已不存。此联对仗不工,疑似托名伪作。】
沂山相比其它名山,景色唯一值得点赞的唯有百丈崖瀑布,山之稳重,水之灵动,或许成就了沂山的游览价值,在北方,山区有这么堪称一绝的瀑布,也就无可厚非了。
第96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