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雪梅丨《明代志怪传奇小说研究》评介(明清文学论著推介之二)

全书概况

《明代志怪传奇小说研究》是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一本明清文学研究专著。

作者陈国军,安徽寿县人,是南开大学文学院的文学硕士、博士,师从《新辑搜神记》的辑注者李剑国先生,主要从事中国小说史、明清文学与文化研究。这本专著是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完成的。

《明代志怪传奇小说研究》 ,陈国军著,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核心观点

对于该书的核心观点,作者在书的绪论中说:“本书的核心任务是描述十四世纪中叶到十七世纪中叶(1368-1643)间志怪传奇小说的发展历程和格局,探索明代志怪传奇小说的发展模式和动因,发现和总结小说在文本、结构、风格、技法等形式、内容上的嬗变与规律,建立一个具有相当稳定性的小说发展体系。”

在书中,作者“以小说文本为经、小说发展的史实为纬,既描述小说的思潮、流派、文体的历史体系,又透过文本考察小说家的心灵世界”。

明代是叙事文学尤其是小说的时代,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实现了由文学的边缘地带向中心地带的突破。

在作者看来,通俗小说蓬勃发展,占据了人们的视野并因此成为了小说研究格局中无可置疑的主流资源,但这种非均衡的研究格局实际上自我阻塞了小说研究得发展和突破,非常明显的一点就是志怪传奇等文言小说的忽视。

自《中国小说史略》起,明代的志怪传奇小说研究就存在着先天性的不足。大多学者仅把它当做唐传奇和清初《聊斋志异》文言小说高峰的过渡和中介,但对于如何达成这种过渡却只字未提。

在作者看来,“明代志怪传奇小说的历史现状与它在小说史的应有地位,存在着令人诧异的落差。”“对历朝创作最多、总数达694种之多的明代文言小说视而不见进而撰写各类文学史、小说史等是难以反映明代小说发展的实际和真相。”

总的来说,作者认为,明代的志怪传奇小说在小说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在通俗小说的光芒之下,现当代的学者研究较少,所以作者另辟蹊径,对明代的志怪传奇小说进行了一次具体认真的研究。

研究方法

1

断代、分体的小说史观念为基础。将时间定在了明代,解析明代276年间志怪传奇小说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状况。又将焦点放在传奇小说中的志怪题材上,进行深入的探析。

2

以小说文本为经,在横向上把握志怪传奇小说的广度。每个分期首先从整体上阐释每个阶段的志怪传奇的特点和总体状况,在后文通过分析这个分期内的志怪传奇小说的具体例子来具体解释是作者一贯的作风。

如第一章作者讲“明初传奇小说的重振和新变”,先整体将这一时期的传奇小说做了一个说明:明初志怪传奇小说的创作使命,就是要接续唐宋以来志怪传奇小说创作的文化传统,并在前代的基础上创造出崭新的、富于生机的、属于自己的小说文体。

在接下来的具体解释中,作者主要通过《剪灯》系列中《剪灯新话》、《剪灯余话》和《效颦集》三本书的作者、小说的写作背景、小说的内容、小说的写作手法和小说的思想格局等的阐述和分析,具体解释了明代初期志怪传奇小说如何在元代的萧条中重新振兴并有所突破创新。

3

以小说发展的史实为纬,在纵向上把握小说的深度。作者将明代的志怪传奇小说的发展在276年中分成了六个阶段:

(一)从洪武元年到宣德十年(1368-1435),是明代传奇小说重振和新变的时期。明代志怪传奇有了自己独特的叙事文体。

(二)从正统元年到成化二十三年(1436-1487),是志怪传奇和通俗小说全面低落与消沉的历史时期。

(三)从弘治元年到正德十六年(1488-1521),是传奇志怪小说的全面复兴时期,志怪传奇小说创作取得了不俗的实绩。

(四)从嘉靖元年到嘉靖四十五年(1522-1566),是志怪传奇小说的兴盛前期,志怪传奇小说都具有了一些新的特征。

(五)从隆庆元年到万历四十八年(1567-1620),是明代志怪传奇小说的兴盛后期。此期,志怪传奇小说与通俗小说创作具有许多同质同构的因素。

(六)从天启元年到崇祯十六年(1621-1643),是志怪传奇小说创作的终结期。志怪传奇小说无法面对急剧变化的社会现实,通俗小说成为小说领域的胜利者。

对明代志怪传奇小说的分期,并在分期的基础上整体把握每个阶段志怪传奇小说的发展状况,让我们读者容易把握它纵向上的脉络。

该书特点

1

避开大众所熟识的通俗小说,从认知上较为小众的志怪传奇小说入手进行研究,选题新颖,专业性强

作为一本研究明代传奇志怪小说的专著,诚如书名“明代传奇志怪小说研究”所言,作者将焦点聚集在明代志怪小说上,从一个文学上的专业角度出发,注重文言小说专业上的分析和理解,破除不均衡的小说研究格局。虽然是一本专业性很强的研究著作,但是并不妨碍普通大众的阅读。

2

       宏观视野与微观视角相结合,进行多维度的阐释,显出纵横交错的论证体系。

宏观层面上,在阐述各个分期的志怪传奇小说的特点时,作者从当时的政治环境、社会风气、文化生态、文人情况、文学渊源等方面来进行力证。

在微观视角上,进行具体作品的分析时,作者又会对这个作者的生平、小说的创作背景、小说的思想格局、小说的风格等进行具体阐述,对小说形成全面的分析。两个层面又有机结合,对明代的志怪传奇小说进行多维度地审视与诠释。

3

既是明代志怪传奇小说的发展史,又是明代社会文化思想史。“没有孤立的文学现象。”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在它的发展过程中与社会的很多方面都有扯不开的联系。

作者在诠释明代志怪传奇小说发展时充分证实了这一点,也试图在小说与明代社会的牵绊中理出一条小说发展的脉络。所以,在书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明代小说发展,也有明代社会的风貌的一部分。

4

该书在观点论述上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如第三章中对江南地区出现作家群体现象的解读是一种文化共性的诠释。对个体作家的分析又是文学个性的展现。

5

书中注重原文的引用和文献的考据。作者大量引用一手材料,资料详实,分析细密,论证充实。作者列出的主要征引和参考书目超过300本。

在书中,作者对很多文献进行了考证,如罗懋登序本《金陵唐氏富春堂梓刻出像增补搜身记大全》、周绍濂的《鸳渚志余雪窗谈异》等书。

总结

这本专著是作者对明代志怪传奇小说的研究,深入其中,作者的很多观点和看法对我们可能会有启发。比如:

“传奇、志怪都是涉猎颇广的概念和范畴,从小说的文体特征而言,传奇是具备‘文备众体’,‘尽设幻语’,‘作意好奇’和‘假小说以寄笔端’,也就是具有综合性、虚构性和新奇性和寄托性的一类文言小说。……而志怪是指具备‘粗陈梗概’,‘偏重事状,少所铺叙’,‘张皇鬼神,称道灵异’,‘自神其教’,也就是具有简朴性、诚信性和垂诫性的一类文言小说。”

“江南已经不是单纯意义的地理空间,而是成为小说家的一种文学时空,成为他们审视自己生活(物质的和精神的)环境的一种象征符号。”

“对诗词曲赋的模仿、抄袭、借境、套用和镶嵌,其实是小说创编过程中的普遍性行为。这种行为的意义指向,一方面显示文人虚构创作能力的逐步强化,另一方面也凸现小说虚构能力,尤其是小说个人创作艺术经验的眼中缺陷与不足。”

但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相信在大家阅读之后,会有更多的想法。

该书是一本小说研究专著,语言上难免艰涩,内容上难免繁琐。但作者的细致研究,也给明代志怪传奇小说的研究增加了重要的一笔。结合它的特点来看,作者又给我们强化了一个认知:文学研究的多角度

总的来说,这本专著对于明代小说研究来说,是完全可以参考的。

报告人:杨雪梅

小组成员:杨雪梅,王文琢,白雪坤,郭惟楚,杨自娟

美编:杨雪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