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上生:古代小说批评方法的新探索——评刘敬圻先生的还原批评
1
薪有尽而火不绝。学术的传承,不仅是人脉和事业的接续,更应该是精神和方法的传承。也许这才是“学术”二字的本义。老一辈的学术著作,是他们留给后代的珍贵财富。我们不但要重视其研究结论,更应得鱼知渔,关注体现其精神和方法的过程。买椟还珠,识者所憾。
读完刘敬圻先生的《明清小说补论》(增订本)[1],我的这种感受分外强烈。
《明清小说补论》(增订本)
刘敬圻先生是著名的资深教授和古代小说研究专家。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同夫君陶尔夫先生一起来到北国边陲黑龙江大学,辛勤耕耘六十年。历经文革磨难,呼吸时代新风,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最早的学界中流砥柱和国家级教学名师,成果丰硕。
然而,她却一直十分淡泊低调。这甚至从其学术著作命名就可以看出:《困惑的明清小说》(1990年),《说诗说稗(1997年,与陶尔夫合著),自选集《明清小说补论》(三联书店2004年版,北方文艺出版社2016年增订版)等等,一以贯之。
在学术著作进入市场标题党竞相出手的时代被映衬得十分显目。正如她的“第一朋友”,著名学者吕启祥先生所说:“敬圻之为人为文最令我心仪和折服的一点是她的低调。这种低调并非故作谦虚,亦非缺少自信,而是一种清醒的睿智。”(《代序:第一朋友》[2])
用她自己的话说:“在不断发展但又持续浮躁着的学术环境面前,我只能做一个恪守谨严,力求清醒的学生。”[3]
刘敬圻教授
然而,敬圻先生却是个极富于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人。作为学术后辈,读她的著作,不但为其灵动文采卓出思辨与女性独有的妥帖细腻相结合的独特风格所吸引服膺,而尤其给我以启发教益的,是她以还原批评为特色的创新精神和治学方法。
还原批评是敬圻先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提出的集教学科研著作为一体的古代小说研究方法。
她在给博士讲授《明清小说还原批评》等课程,在本科专业基础课教学中创造了激活学生研究潜能的“刘敬圻教学法”的同时[4],写作了一系列以还原批评为题和以还原批评方法研究古代小说的学术论文,如《贾宝玉生存价值的还原批评》《<红楼梦>女性世界还原考察》《<水浒传>寓意的还原考察》《贾政与贾宝玉关系还原批评》等,以及作为“还原批评”前期准备和实践的,发表于《文学评论》《文学遗产》《红楼梦学刊》等杂志的其他享誉文坛的论文(见后),形成了自己的学术理论特色。
敬圻先生在本书《后记》中,特别提到本书命名《明清小说补论》(增订本)过程中的往事,当时一个强有力的意见是:“书名应该凸显还原二字,用《明清小说还原阐释》最为妥当。她(按:一位作者教学与研究的合作伙伴,见原文)说,作者数十年的研究主要在还原批评上呕心沥血。还原,是论著的核心元素。还原,是书之魂。”
《南宋词史》
但当这位三十余年的合作伙伴把她力荐的书名通报出版社时,却因改换书名需要重新批复的周期而只好作罢。
以上事实说明,还原批评确是作者在数十年教学和研究中运用和坚持,卓有成效,并为学生和同仁公认的创造性学术方法。
在古代小说研究领域,如此自觉而执着地探索一种文学批评方法的学者,实不多见。正因如此,这种探索便弥足珍贵。
“还原批评”之名,罕见于一般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方法论著作,但又绝非胡塞尔现象学还原理论的舶来品。毋宁说,这是敬圻先生借用“还原”一词的独创。理解它的内涵,以下两段话是十分重要的。
刘敬圻教授讲座海报
一是《黑大脊梁》记者依据敬圻先生一些材料对其学术方法的综述:
走近文学本身,走近作家作品与文学现象的原生态,努力摒弃先入为主,摒弃一厢情愿或自我膨胀。
“坚守务实求是”是还原批评的第一要素。
要重视材料重视到“竭泽而渔”的程度,大鱼,小鱼,甚至是小虾,籽泥都不能放过。
要对材料进行“纵剖”“横剖”,寻找作者的个性,文本的独特性以及作品的不可替代性,在同时代,同类型的相似作品中寻找不同,以挖掘其之所以流传至今的不可替代性和历史浑厚性;最后一步是“如实描写”,将得出的结论还原到文本本身,由表及里,由外向内陆“描写”[5]。
一是作者在《贾宝玉生存价值的还原批评》中的一段文字:
只梳理文本中提供的那些明白无误或模棱两可的材料,即原生态,尽量箝束读解过程中的提纯情怀与再创造欲望。目的是,对清代以来持续不绝的情绪化的鉴赏方法做出补充,还奢望为一些师友正在进行的哲学的美学的文化学的人类学的深邃思辨,提供尽可能保持原汁原味的原材料。[6]
刘敬圻教授
从这两段话中,我们可以获得如下基本认识:
还原批评以“务实求是”为宗旨,“务实”是精神,“求是”是目标,坚决摒弃一切主观浮躁学风和功利化的研究态度。
其基本方法和步骤是:1,“竭泽而渔”地搜集和提供文本的原生态材料,包括正面和反面,明白无误或模棱两可的材料;2,对材料“横剖”(共时性)“纵剖”(历时性)的研究,以揭示其独特意义;3,用描述性与本质性融合的语言“如实描写”结论,还原到文本自身。
2
“还原批评”的要义是“务实求是”,就小说而言,就是对“一本怎样的书”,“一个怎样的人”,“一个怎样的故事”,“有怎样的涵义”等基本问题作出符合文本实际的回答。因而这种还原,不是毫无意义的原生态的回归,而是研究者特定视角的原生态考察研究,通过“由表及里,由外及内”“贯散成统”的梳理,得出符合形象和文本实际的结论。
下面,拟以几篇著作作为例证,看敬圻先生还原批评方法的运用。
《明清小说补论》
《贾宝玉生存价值的还原批评》(以下简称《贾宝玉》文)是敬圻先生“还原批评”的代表作。此文因其创见,当时已不刊《红楼梦》研究文章的《文学评论》决定发表,因为时间的阴差阳错,终被《红楼梦学刊》捷足先登,刊于1997年1期头条。[7]
贾宝玉形象研究论著累百成千,“还原批评”为何能别开生面?细审方知。文章开宗明义,把论述内容限制于贾宝玉作为“男人的生存价值”,确立了独特视角。
而后分两大部分展开:《贾宝玉生存状态的还原考察》《贾宝玉文化归属的还原考察》。“生存状态”部分,作者先拽出一个“原生态”的参照系,这就是那时代占核心位置的儒家文化对男人的人生期待,包括人生目标,修养要求和实现途径。
而后,“将文本中已经提供的眩人眼目的现象梳理成三种相互依存的线或面,即:他拒绝什么?他忙碌什么?他向往什么?并略加透析。以求把一个还原到文本的贾宝玉奉献给读者,以期对某些浪漫结论做出补充。”
这里,我们看到本文的不同思路:她不是像过去许多人做的那样,依据现行某种理论模式去分析套弄,或得出“叛逆者”“新生代”(新人)之类的“浪漫结论”,或者从另一面得出“不是叛逆者,是享乐主义者”,“颓废的典型”的极端结论,或者用模糊语言描述“一个充满了矛盾的复杂的典型”,“一个多方面的内在联系着的各种思想,情欲,能力,美德,恶习的统一体”。[8]
《说诗说稗》
而是把人物放回到他所处的时代,从其对主流文化,家族期待等的所作所为及习惯性反应,看贾宝玉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参照系的设置,实际上是确立“共时性”与“历时性”研究的坐标。坐标的“还原”,是“还原考察”的基础。
文章归纳出见宝玉“不喜欢什么”的“六不”(不读“四书”之外的正经书;不愿与一般的士大夫诸男人交往等等)归纳出贾宝玉“忙碌些什么”的四种忙法:
1,有一定的精神文化生活,以读书为第一位;2,有一定的社交往来,包括官场社交,纨绔社交,与平民和贱民社交;3,惯性生存状态之一的“无事忙”,“周旋于姐妹中表及侍儿之间”的“情不情”;4,惯性生存状态之二,消解着生命质量的“富贵闲人”模样。
“以上四种忙法,再加上与林黛玉之间那份极天然极纯粹而又极病态极沉重的情感纠缠,便是贾宝玉的主要生活内容。”“向往着什么”,文章归纳出贾宝玉对最佳生存方式和最佳死亡方式的浪漫设计。
在具体论述中,作者不回避矛盾和对立材料,不用自己语言“提纯”而用“原汁原味”的“原材料”作为例证,其转述或评述归纳语言,都尽可能贴近事物的原貌,显示出求实精神和思辨睿智,而又清新灵动,独具一格。
《困惑的明清小说》
如,关于贾宝玉读书,一般论者都强调“杂学旁搜”,但此文却特别引出73回应付贾政时的宝玉自检一段,看出“贾宝玉对<四书>的熟知程度相当可观,其中有三种已达到滚瓜烂熟的境地”,说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书面文化……分别以必修课与自选课的方式进入到贾宝玉的视野与生活当中。无论被动接受还是主动接受还是顺乎自然的接受,最终,他还是兼收并蓄了它们”。
又如,贾宝玉社交,“不愿与一般士大夫诸男人交往”,但文章同时又指出有“虽属被动参与但却也踌躇满志的官场社交”一类,例证是:“与北静王的相互倾慕与多次过往,对梅翰林,庆国公等的礼仪性拜访等……在这类场合中,贾宝玉绝无格格不入形单影只的苦闷,相反,还或浓或淡地流淌出按捺不住的备受宠爱备受赏识的得意之态(见第14,15,24,43,78回有关论述)。”
作品中“无事忙”和“富贵闲人”,似乎是同一内涵,但作者却通过“忙”与“闲”的具体事例,精辟地分析出其中包含着贾宝玉生存状态的正价值与负价值的不同内容。
最后得出关于贾宝玉生存状态的结语,印证了脂批所说的“古今未有之一人”“囫囵不解之人”:
如果一定要把这种难以一语论定的生存状态加以道破的话,则可称之为:一个对列祖列宗的价值期待既有背离又有认同,但背离大于认同,积极背离又略大于消极背离的良性不肖子弟。
刘敬圻教授
这样,人们就看到了对贾宝玉生存状态还原批评的结果。
它越过了“新红学”文献考证和当代红学种种理论模式的抽象和标签式结论,以及各种模糊不清的表述,通过文本原生态材料的梳理列举分析,用明确定性而又大体定量的描述性语言印证和清晰解说了作者亲友脂砚斋的论断,实现了古今红学的还原对接。它是还原,又是创新。
在第二部分《贾宝玉文化归属的还原考察》,作者通过“贾宝玉与儒家种种”,“与老庄,与禅”,“与古已有之的逸士高人传统”,“与明中叶以来的人文传统与市民情绪”等多面考察,得出关于文化属性的结语。
《20世纪中国古典文学学科通志》
最后,在《余论》部分,作者写道:
如果一定要为贾宝玉的活法来一次价值定位,可以说:一,修齐治平的价值系统已失去了对他的感召力与约束功能,尊重人与尊重个性已成为他的思维定势与行为惯性;二,作为一个活泼泼的生命个体,他赖以生存的脐带还绾结在以君父为纲的儒家伦理价值系统之中,他还不是拥有独立结实挺拔的人文主义精神的新人;三,他是什么?他是一种伟大的过渡。是从《三国演义》的诸葛亮(实现传统价值达到极致的典型)到鲁迅笔下的狂人(怀疑传统价值达到极致的典型)之间的一座眩人眼目的桥梁。
虽然这个结论并没有突破贾宝玉研究的已有范畴,但它通过作者独特的还原批评方法(还原坐标系,还原文本材料,横剖纵剖研究,还原形象独特性)使之更具体贴切;较之纯理性的逻辑语言,作者独特的描述性与本质性融合的结论语言更符合文本创造的形象的客观实际,因而也更使人信服。一个熟滥的论题变得充满新鲜感。
3
《红楼梦与女性话题》
作为经典的小说文本,是一座思想和艺术宝库。敬圻先生的还原批评,不是为回归文本而回归,而是为了更准确深入地揭示文本蕴含的思想的历史浑厚性和艺术的不可替代性,这才是“务实求是”之宗旨所在。
吕启祥先生在评述敬圻好用“补说”等低调词语时,异常精辟地指出:
(她)总是尊重并略过学界已有的定评,绝不重弹读者烂熟的时调,面对一个个“既腻人又诱人”的题目进行别开生面又鞭辟入里的“补说”。这种“补说”,其实是一种换了角度的‘新说’,是更进一步的‘深说’,是说人之未说,因此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
《<红楼梦>少年女仆现象补说》是一个突出例子。作者一开始就表明“不再讨论她们的不幸”,这对于已经习惯于阶级对立等级压迫等思维定势的人,无异是一种提醒:观察事物还能改换角度。因为“《红楼梦》远比这一类经典故事还要经典的多。它拥有更丰厚更深厚更浑厚的历史性的沉重内涵。”
按照唯物辩证法,矛盾双方既互相对立,又互相依存。对立的一面已经说得很多,依存的一面却注意不够。于是作者决定:
换个角度,补充梳理一下少年女仆另外一些生存现象,透过这些现象,继续洞察东方贵族的虚荣,奢靡和历史命运。
戴敦邦绘香菱
她别具只眼地揭示出,少年女仆的使用价值,除了服侍主子,还有一种重要功能——陪衬主子,丫鬟的等级和数量是主子们贵族身份的象征。
接着,文章以衣食住行的大量原生态材料作为例证,说明“衣饰的华美”“餐饮的丰足”等等,“虽不能消解少年女仆的孤苦忧戚,却结结实实成为东方贵族之家崇尚身份,崇尚名分,崇尚虚荣的活泼泼见证。”
然而,“排场已立,收敛实难,从此勉强,致成蹇窘。”以至于家族日益衰败之际,明知此虚华浮肿之弊欲改正而不能。且看王夫人对裁员建议的反应:
你说的何尝不是,但从公细想,你这几个姐妹也甚可怜了。也不用远比,只说如今你林妹妹的母亲,未出阁时,是何等的娇生惯养,是何等的金尊玉贵,那才像个千金小姐的体统。如今这几个姐妹,不过比人家的丫头略强些罢了。通共每人只有两三个丫头像个人样,余者纵有四五个小丫头子,竟是庙里的小鬼。如今还要裁革了去,不但于我不忍,只怕老太太未必就依。虽然艰难,难不至此。(第74回)
刘旦宅绘芳官
由此可见,“少年女仆现象,从一个局部,一个小小分支,一个‘子系统’,袒露了东方贵族之家的综合症”:那难以自我遏制的虚荣,那难以自我疗救的奢靡,那难以自我逆转的衰败命运。这正是人们很少注意和发现的作者描写少年女仆现象的历史浑厚性。
贾政与贾宝玉的父子关系,长期以来被简单化为封建卫道者与叛逆者的冲突。敬圻先生的《贾政与贾宝玉关系还原批评》从梳理贾政面对“贾宝玉现象”的心态史,行为史入手,揭示他在两种“力”——主流文化家族利益对男人(少年男子)的价值期待和亲子之情的纠缠牵制下,从嫌恶心态(无比焦躁)到绝望心态(无限痛苦)到妥协心态(无奈认同)的心理轨迹。
但作者并不止于这种已经深化了的认识,他进一步还原到文本对贾政形象和贾政与贾宝玉关系的定位,指出贾政在主流文化天平上的失败,使之成为一个平庸无作为的官员,家长和父亲。
在进入老龄化的边缘,其人生态度和教育理念都在发生变化,主流文化赋予的社会角色意识趋于淡化,而自然人的人情味增重了。
电视剧《红楼梦》中贾政贾宝玉剧照
他和贾宝玉长期存在的对抗状态,确实带有两种价值选择,两种人生追求,两种文化归属相互较量的性质,但在这种较量中,由于贾政“老派”的特别简单特别朴拙,贾宝玉的“新潮”又特别异样特别乖张,从而给这场较量的性质增添了许多模糊色彩,而未来发展也难以预期。
这种分析揭示了艺术形象的独特性即不可替代性。与此对照后四十回中,父子关系发生了不可思议不合逻辑的逆转,父子双方竟然莫名其妙甚至颇为和谐地回归举业,显得既庸俗又单薄。
还原批评,不一样的思考,不一样的结论。
4
在《明清小说补论》中,“还原,是论著的核心元素。还原,是书之魂。”不论题目是否标有“还原”二字,都贯串着“务实求是”的精神和方法。
《三国演义嘉靖本和毛本校读札记》)
从八十年代初《三国演义》学术论争中的“求是”探索起(《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的曹操性格》《关于<三国志演义>的研究方法》《<三国演义>嘉靖本和毛本校读札记》),到八九十年代对《水浒传》故事和寓意的还原研究(《<水浒传>寓意的还原考察》),对《红楼梦》主题的还原阐释(《<红楼梦>主题多义性论纲》),对《聊斋志异》宗教现象和“三言”“二拍”市民情绪的还原性解析(《<聊斋志异>宗教现象解读》《蒲松龄宗教实践寻迹》《“三言”“二拍”与市民情绪》),以及引起人们浓厚兴趣的人物深隐性格论析(《刘备性格的深隐特质》《宋江性格补论》《薛宝钗一面观及五种困惑》《林黛玉永恒魅力再探讨》)等等,吕启祥先生在其《代序》对其中几篇“红学”论文已经做了十分精彩的点评,此处难以一一例举了。
刘敬圻先生和吕启祥先生、张锦池先生等跨世纪老一辈学人,都属于成长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展身手于改革开放后的八九十年代至新世纪初的中生代学者(由于文革而耽搁年岁),作为老一代文史专家(如敬圻先生评述的老师吴组缃、吴小如)的学术传人和新一代后起之秀的学术导师,担负着既要为历史曲折造成的学术乱局和断层拨乱反正,清理建设,又要对新的学术方向和门径有所引领的繁重任务。
刘敬圻教授
在古代小说研究领域,文献考证有传统的实证方法可以继承,而文学批评却需要改弦更张,苏式阶级论甚至典型论的狭隘僵化遭到质疑,各种西方批评理论蜂拥而至,开拓了人们的视野,却又出现了“食洋不化”,“新瓶旧酒”生搬硬套之病,商品经济浪潮冲击学术领域,急功近利的浮躁之风披靡而至。
在这种形势下,敬圻先生探索以“务实求是”为宗旨的还原批评,践行“恪守谨严,力求清醒”的治学态度,就像一股扫尘的清风,一剂治“热毒”的冷香丸,自有醒世之功。
为观点寻找材料,和从材料获得观点,在逻辑方法上,分属归纳和演绎两种方式。本无优劣之分。演绎论证可以高屋建瓴,深入事物本质;但理论的“先入为主”,思维的“一厢情愿”往往导致主观“自我膨胀”,和对事物本来面目的误解或曲解。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演绎在大一统的中国具有悠久而强有力的传统。从古代演绎圣贤经典圣主旨意,到近现代演绎各种理论模式。
以“红学”而论,评点派的“情绪化”鉴赏方法就出现过“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的简单演绎,近代以来,用各种理论模式演绎文本材料更为普遍。对“新红学”有开创之功的王国维《红楼梦评论》也难免演绎叔本华哲学之病。
《王国维文学论著三种》
旧思想和体制的强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之难行,积习甚深,延至当代。在人文社科,文本和事例为论证理论服务,而从事实出发的科学归纳日渐式微。加上现实的“持续浮躁”,严重障碍了实事求是学风和创造精神的恢复发展。
还原批评主要运用归纳论证,通过分析原生态材料得出尽可能符合事物原貌的客观结论;因而可以克服单纯从某种理论模式出发的演绎论证的主观偏狭。
当然,还原批评同样需要理论修养,敬圻先生对新鲜信息有着极高的敏感和吸收能力,她的“横剖”“纵剖”以高度的理论修养爬梳分析材料,因而能使结论具有本质性和穿透力。归纳与演绎的综合,理论与事实的统一,有望把古代小说研究提高到新的水平。
从材料运用上看,还原批评高度重视文本,要求从文本出发,又还原回归文本。由于历史的原因,在古代小说流传史上,文本是一个与版本相联系的特殊问题。敬圻先生重视版本研究,这从她数万字的《<三国演义>嘉靖本与毛本校读札记》就可以看出用功之深。《红楼梦》的有关论文虽然没有明确注明版本,作者把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严格区分开来的态度也是很清晰的。
刘敬圻教授在讲课
但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由于对庚辰本为代表的脂本的深入研究,和红楼梦研究所以庚辰本为前八十回为底本的《红楼梦》普及本的出版,人们对前八十回的版本问题也逐渐重视。
如庚辰本与程本的“两个尤三姐”形象,被程本改造的贞洁女子尤三姐,在曹雪芹笔下是作为从“淫奔女”到“情小妹”的悲剧形象创造的,有其特殊意义。从某种意义上,也是有“陋处”的不完美的真实的女性世界的一个典型例子。
《补论》中《<红楼梦>女性世界的还原考察》十分精彩,却遗漏了尤三姐。还原批评能够在文本研究中,注意吸收版本研究的成果,一定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
敬圻先生已年登耄耋,殷殷寄望于后人。她的创造精神和方法必将启示和激励年轻一代,在“务实求是”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2019年1月12日写定于深圳
上下滑动查看注释
注释:
[1] 刘敬圻《明清小说补论》(增订本),北方文艺出版社2016年10月出版。
[2] 吕启祥《红楼梦会心录》,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459至462页。
[3] 《愿您走过半生,归来仍是少年》(黑龙江大学新闻网《立师德,树典范,甘为孺子育英才——访我校国家级教学名师,文学院教授刘敬圻先生》,2018年1月3日)
[4]参见《刘敬圻教学法在本科课堂培养学生研究思维中的应用》,载《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年12期。
[5] 《愿您走过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6] 《贾宝玉生存价值的还原批评》,载《红楼梦学刊》1997年期。
[7] 参见刘敬圻《为了永不忘却的纪念——我与<文学评论>文字往还中的温暖故事》,载《文学评论六十年纪念文汇》,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
[8] 参见李正学编著《红楼人物百家言.贾宝玉》第271页,276页,277页,278页,283页,285页,321页,323页等,中华书局200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