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驻扎在石家庄高庄村的两名炊事...

1991年,驻扎在石家庄高庄村的两名炊事员士兵外出采购时,碰到附近砖瓦厂一群人正在争执吵闹。打算上前劝架的他们走近才发现,原来这伙人在抢夺刚刚挖出来的文物。经过一番周折,这些文物被悉数运到了当地文管所。

砖瓦厂怎么会有文物呢?考古人员随即前来探查。结果他们不但在原地又挖出一些文物,还在附近发现一座带有两条墓道的大墓。

帝王陵寝四墓道、诸侯王双墓道、列侯单墓道、平民百姓没有墓道,大墓主人一定非同一般,而出土的这些文物也恰恰印证了这个判断。

这近40件陪葬文物从器形上看属西汉时期,其中有十多件竟然评得上国家一级文物。而在清理它们的过程中,考古人员在一些铜器上发现了“食官”二字。

食官是汉代掌管宫廷饮食的官员,只有中央政府和诸侯国才有设立,也就是说墓主应该是封此地的某位诸侯王。而随后器物上发现的“常山”二字表明,墓主是西汉常山王。不过西汉历史上先后有过5位常山王,分别是刘不疑、刘弘、刘朝三兄弟,刘舜、刘勃两父子,墓主会是五位常山王中的哪一位呢?

不久,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一支规模庞大的考古队进驻高庄村砖瓦厂,大墓的抢救性发掘工作正式展开。

由于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雨,外加砖瓦厂长期取土制砖,原本30米高的封土如今只剩两米多了。不过这些残余的封土依旧花费了考古人员数月时间,期间还发生了一些土地方面的纠纷。而大墓封土好不容易清理干净,挖掘下面的填土时又遇新的状况。

这座墓的填土很反常,颜色呈砖红色,而且异常坚硬,初步判断是大火导致土中铁元素氧化成三氧化二铁。这不禁让人感到奇怪,好好的填土为何要用火烧呢?莫非是一种新的防盗措施?

怀着巨大的疑惑,考古人员继续向下发掘。然而越往下挖,土质越红越硬。大家恍然大悟,火分明是从内往外烧的。这就更令人费解了,墓室内部为何会着火?众人心生一种不祥的预感,而恰在此时,两个盗洞意外现身……

盗洞的具体年代已经难以判断,不过从现场残留的一把锈迹斑斑的铁斧来看,时间应该非常久远了,大墓内部是否已经惨遭毒手?

终于,经过多天的艰苦挖掘,墓坑露出了真容。眼前景象让人既失望又惊讶——15米长、12米宽的椁室竟被烧得一干二净,只留下厚厚一层木灰。这么多的木灰,大概只有黄肠题凑这种耗费大量木材的葬具才能做到。考古人员希望在木灰下能有所发现,然而令人失望的是,硕大的椁室竟一无所获。

联想起之前不同方位出现的两个盗洞,考古人员作出这样的推测:大墓被盗后不久,第二波盗墓分子进入了椁室。然而他们发现墓内空空,于是一怒之下便将椁室点着。两个盗洞形成空气对流,椁室内部瞬间变成了灶台。不过里面实在太干净了,干净得难以置信……

可既然烧光了,那些文物又是从何而来的?这就不得不说说这个墓葬奇葩怪异的设计了。

西汉诸侯王的陵寝基本有两种,一种是土坑墓:以黄肠题凑为椁,椁外搭配一圈储存陪葬品的外藏室,如六安恭王刘庆墓;还有一种是凿山为陵的石崖墓,如据此不远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就是刘备常挂嘴边的那位老祖宗。

此墓则雨露均沾,既有石头又有土。它以黄肠题凑为椁,而紧贴椁室外的不是外藏室,而是三圈石墙。石墙以70厘米长、35里面宽的条形长石堆砌而成。只是在大火的灼烧下,石板大多已炸裂坍塌。如此说来,此墓没有外藏室?有,不过被挪到了墓坑外了。

墓坑外围一圈陪葬坑就是外藏室,里埋共有9个大木箱。箱子已腐朽成灰,但里面的各式器物幸运地躲过了盗墓贼的毒手,据统计足足有7000多件。最早出土的三十多件陪葬品,正来源于此。

这种别出心裁、不走寻常路的设计,竟意外地迷惑住了盗墓贼。最危险的地方变得最安全,这可能就叫“灯下黑”吧……只能说盗墓贼懂西汉诸侯王陵的结构,但不懂墓主人的心,尤其是那种不按套路出牌墓主人……那这位奇葩的墓主是谁呢?

正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在出土的一件兽面透雕执炉口沿外壁,考古人员发现了“二十九年效见”五字铭文。

西汉早期至中期,各诸侯王均有自己的纪年,封国之内也都使用自己的纪年,所以“二十九年”必是指常山王二十九年。而五位常山王除了刘舜,其他四位都如过眼云烟,在位时间远远不足29年,所以墓主是刘舜无疑。

刘舜其人,史书记载他“骄纵怠惰,多有淫乱之事,屡犯法禁”,是一个完完全全的酒色之徒。不过由于他是汉景帝十四子中最为宠爱的小儿子;更重要的是,他的母亲与汉武帝刘彻的母亲是亲姐妹,这些特殊的背景让他这个混帐平平安安地做完了32年王位。

公元前113年,39岁的刘舜去世,其子刘勃承袭王位。数月之后,刘勃被弟弟举报在服丧期间饮酒作乐、私下奸淫。汉武帝不忍杀刘勃,最终将他贬到房陵,常山国也随即被废除。这不正好印证了那句话——子不教,父之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