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 | 二水居士: 太极拳,一门调控身心的学问
太极拳是一门学问。太极拳是将自己的身体作为研究课题的这样一门学问。通过一套拳架、通过四正四隅、进退顾盼中的训练,来调控自己的身体,进而调控自己的情绪。这门自我调控的学问,其实是与古人反求诸己、正心修身的修行体系一脉相承的。孟子说:“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这一层面,也相对应于王宗岳《太极拳论》中“著熟”的过程。
其次,通过太极拳推手的训练,调控自己身心的同时,还能调控对手的身心。这也是通常我们理解的太极拳中武技的成份。但是,调控对手的身心,绝对不只是简单意义上的打斗、顶牛或摔扭等的胜败输赢。老辈常常揶揄说:太极拳是“讨打”的拳。这“讨打”,就是建立在调控对手身心之上的。太极拳推手训练,说到底是通过相互的喂劲、摸劲,进而建立起一整套完整的攻防体系。对应于王宗岳的《太极拳论》,这一层面,就是“渐悟懂劲”的过程。
第三,通过完整的太极拳训练体系,能够让习练者逐渐进入到一种“太极”的生活状态。太极拳像是一个台阶,让习练者由下往上,沿着台阶,一步步的走上去,一直上到一个境界,这个境界,叫做“神明”。王宗岳说:“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这里“阶及”的阶,就是台阶。《淮南子·兵略训》曰:“见人所不见,谓之明;知人所不知,谓之神。神明者,先胜者也”。王宗岳所倡导的太极拳,也就是这样一种学问:它通过一套拳架,我们逐渐的通过练拳,来认识自己,了解别人,了解自己在自然界的位置,让我们与大自然达成和谐共处。
说到底,太极拳是一门生活的学问。
作者:江澜 ,自号二水居士,奉化棠溪人,寓居嘉兴。1987年从王清发老师学习杨式李雅轩老师一脉太极拳,1992年从蔡光圻老师学习推手。2003年初,因缘结识金仁霖老师,系统学习杨式叶大密老师一脉太极拳之拳技、拳理、拳史及教学体系至今。创立嘉兴一多庐太极文化传播公司,致力于太极拳传播与推广。受聘于新加坡传统杨式太极拳协会担任武术顾问。创立马来西亚槟城一多庐太极拳协会、马来西亚雪隆一多庐拳艺工作坊、马来西亚砂拉越古晋一多庐太极拳协会,担纲总顾问暨总教练。手谈之余,勤于笔耕,陆续在《武魂》、《太极》、《精武》、《武当》、《武术家》等杂志刊发文章数十篇,出版有《一多庐太极体悟录》、《杨家太极拳老拳谱三十二探究》、《<王宗岳太极拳论>校注》、《<太极功源流支派论>校注》、《<太极法说>校注》、《陈微明武学辑注》(包括陈微明《太极拳术》、《太极剑》、《太极答问》三册的校注)等。
【声明】作者系漾太极网站、公众号特约撰稿人,本文只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漾太极公众号无涉,本文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