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踪夏朝5:华夏文脉万年一系
追踪夏朝5:华夏文脉万年一系
文|黄饮冰
前些时候,网上流行过一篇文章,叫做《为什么孔子之后无孔子,苏格拉底之后多柏拉图? 》。为什么提这篇文章呢?因为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构成的文章很多,这篇文章就是典型。孔子之后无孔子,这很正常,孔子不能复生;但是以孔子之后无孔子与苏格拉底之后多柏拉图对应,就不正常。为什么?因为孔子之后无孔子,苏格拉底之后也无苏格拉底。但是你一面强调孔子之后无孔子,又故意说苏格拉底之后多柏拉图,就是挖空心思地瞎对比。
苏格拉底之后多柏拉图,孔子之后不是也多孟子么?
今天写这篇文章,也是被问题推着走。我没想写那么多文章。我一个不读书的人写这么多,太累了。但是面对一些似是而非的文章,面对一些似是而非的发问,不写也不行。
我今天著文,要面对的就是2个问题:
1、楔形文字→古印度文字→商的甲骨文。楔形文字→古埃及文字→周的金文。
2、楔形文字→古埃及文字→商的甲骨文。楔形文字→古印度文字→周的金文。
这两个观点,都是把苏美尔的楔形文字当做文字的祖宗,楔形文字跑到古埃及和古印度,然后跑到中国,变成了商的甲骨文和周的金文,亦或相反。反正不是古埃及是夏朝就是古印度是夏朝。
这实际上与《为什么孔子之后无孔子,苏格拉底之后多柏拉图? 》一样,对中国就割裂孔子和孔子继承人的关系以诋毁;对古希腊就用苏格拉底之后有柏拉图来忽悠。
这种割裂传承关系的手法,在华夏文字上也这样搞,因为孔子之后没有孔子,那么商的甲骨文就只能商代用,周代不能继承商代的甲骨文。这样一割裂,那么商的甲骨文就来自古印度文,周的金文就来自古埃及文。在讨论中国上古人群的时候,夏人是夏人、商人是商人,周人是周人,夏人、商人、周人都没有传承关系,所以他们只能一波一波从西亚来。
这些观点的障碍,就是中国自古至今一脉相承的传承关系,从文明到人种的一脉相承的传承关系。为了消除中国自身的万年一系的传承关系,就只能用割裂。
实际上,现代埃及人与古埃及人八竿子打不着;现代的印度人,与古代的印度人,也八竿子打不着。苏美尔自己也不知道从哪里蹦出来的。
一、中国古代就有考古学——金石学
中国古代的考古学就是金石学,或者说金石学就是中国古代的考古学。别奇怪。有些人制造外说,就是没有想到中国古代也有考古学。
中国古代的金石学是以古代青铜器和石刻碑碣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偏重于著录和考证文字资料,以达到证经补史的目的,特别是其上的文字铭刻及拓片。广义上还包括竹简、甲骨、玉器、砖瓦、封泥、兵符、明器等一般文物。
中国金石学在汉代已经出现,形成于北宋时期。欧阳修是金石学的开创者,赵明诚的《金石录》提出“金石”一词。到清代王鸣盛等人,正式提出金石之学这一名称。
在金石学的著作中,保存了许多有价值的古代铭刻资料,有的书籍还辑录了一些器物的图像以及其名称和用途,金石学保存下许多有价值的铭刻资料。所以金石学的著作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近代考古学传入中国后,仍有学者进行金石的整理和研究,但独立的金石学已不再存在,金石学变成考古学的组成部分。
由于有金石学的存在,中国古籍是经常被用来对照金石铭文的。所以象《诗经》《尚书》这样的古籍,是被对照过多次的。
青铜器在汉代就已经有出土。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就有古代器物出土,这在《史记》中就有记载。早在汉代,就发生过《尚书》的古文经和今文经之争论,《尚书》今日还在。还有一本命运多舛的古书,就是晋代出土的《竹书纪年》,辗转遗失,现在经常被指作伪书。正是因为有金石学的存在,我本人从不把《尚书》《竹书纪年》当做伪书。
我以前就说过,在西方挖空心思把《圣经》中的神话还原成历史的时候,中国在2000多年前就已经完成了把神话还原成历史的工作。完成这个工作的是春秋战国时代的诸子百家,集大成者是伟大的司马迁。这个伟大的工作,能够离开考古吗?不能。写一部《史记》,司马迁参考的文献有80多种,在全国各地都进行过现场考察。只是那个时候,没有大规模的挖祖坟考古,但是查阅文献、对文献进行考证,实地考察,这些能用的手段,司马迁都用了,岂不是司马迁式的考古?
对于司马迁写《史记》参考了80多种文献,我是相信的。因为在读《史记》的时候,我就发现,《史记》的很多篇章,实际就是直接抄录。仔细读,是可以看得到的。
《秦本纪》中有【桓公三年,晋败我一将。】,这就是抄录痕迹。为什么呢?司马迁写汉朝当代史的时候,可以用“我”,因为他可以以他自己的口气代表当时的汉朝,但是他不能用“我”代表秦国。为什么在【桓公三年,晋败我一将。】出现了“我”呢?因为司马迁使用的文献就是秦国的历史文献,在抄录时一时疏忽没有改过来。
这样的疏忽,在《史记.卷四十.楚世家第十》出现最多。
【肃王四年,蜀伐楚,取兹方。於是楚为扞关以距之。十年,魏取我鲁阳。】
【(威王)十一年,威王卒,子怀王熊槐立。魏闻楚丧,伐楚,取我陉山。】
【(怀王)十七年春,与秦战丹阳,秦大败我军,斩甲士八万,虏我大将军屈匄、裨将军逢侯丑等七十馀人,遂取汉中之郡。】
【(顷襄王横)二十一年,秦将白起遂拔我郢,烧先王墓夷陵。楚襄王兵散,遂不复战,东北保於陈城。二十二年,秦复拔我巫、黔中郡。】
【二十三年,襄王乃收东地兵,得十馀万,复西取秦所拔我江旁十五邑以为郡,距秦。】
所以《楚世家》实际上是对楚国史书的抄录。
二、金文不是周的金文,是指商周青铜器上铸造的铭文
前面说了金石学。那么金文是什么意思呢?金文是青铜器上的铭文,就是青铜器上的文字。所以金文不是周的金文,金文不是说的文字的种类,如英文、德文、中文之类的概念。所以把金文说成是周的文字是不对的。
金文是根据铭文的载体青铜命名的。中国古人把铜叫做“金”,所以青铜器上的铭文就叫“金文”。
金文也叫做钟鼎文。商周是青铜器时代。青铜器中,礼器的代表是鼎,乐器的代表是钟,古人以钟鼎为青铜器的代名词,所以金文也被叫做“钟鼎文”。
金文或钟鼎文,是商代、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的总称。
金文或钟鼎文,是金石学概念,不是“谁的文字”的概念。金文有商代金文,有西周金文,有东周金文,还有秦汉金文。
与金文同时存在的,现在考古发现的春秋战国竹简文、帛文等,其得名都与文字的载体有关,是同样的上古华夏文字,或上古汉字。
由于殷商甲骨文的名气很大,好多人以为商代没有金文,实际上商代青铜器上就有金文。所以金文不是周代的专利,而是起源于商代。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不在铸铭文于钟鼎之上,金文就逐渐衰落了,到汉代,民间多铸于铁器之上青铜器不再使用,金文也就消失了。
明白了以上道理,古埃及文字或者古印度文字要变成周的金文,就很难了,因为古埃及文或者古印度文必须先变成商的金文,才有资格变成周的金文。
金文是古汉字的一种书体,不是另一种文字。如果金文是一种文字的话,那周代人写在竹简上、帛上的文字是什么呢?所以金文不过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罢了。
金文书体,是大篆或者叫做籀书,也有称之为古籀(zhou)的。
金文铭文是按照墨书的原本先刻出铭文模型的陶范,再翻范铸造而成。所以金文也是先书写的。
三、甲骨文不是商的甲骨文,是指刻写在甲骨上的文字
什么是甲骨文呢?甲骨文是指商朝和周朝契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的内容多是占卜记录。
甲骨文同样不是另外一种文字,也不是商代人的专利,周代人也写甲骨文。所以“商的甲骨文”也是错误的概念。
甲骨文是古汉字。甲骨文多数是长方形,少数为方形,具备对称和一字多变特点。汉字的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的“六书”造字原则在甲骨文中都有体现,是典型的汉字。不过是图文性质还较为明显,这也许是通神的需要吧?因为我们没有看到商代写在竹简和帛上的文字,没得对比。商代是“有典有册”的,并不仅仅有甲骨。看不到商代的典册,是时间太久远了。
甲骨文多用直线,曲线也是由短的直线连接而成,这与甲骨文是用刀刻决定的。
四、甲骨文和金文是承袭关系和延续关系
商代金文的书法是在甲骨文的基础上产生的。商代是先有在甲骨上刻字的习俗,然后才在青铜器上铸造铭文。
商末的金文与甲骨文一致,只是商代金文较少。在商代,甲骨文和金文不是脱节的,而是承接的。
金文的全盛期在周代。周代金文与商代金文也不是脱节的,而是延续的。周朝灭商朝后,商朝的青铜铸造匠人自然归周朝,继续为周朝铸青铜器,所以周朝承接了商朝的金文书法。
五、良渚文化文字
谈文脉,良渚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的一个环节。良渚文化对后世的影响,无处不在。山东龙山文化实际就是良渚文化北移的结果,商代文化之根也在良渚文化。
良渚作为一个古国,形成于距今5300年前。是从远古的神国发展而成的早期王国。我已说过了,良渚的神权掌握在有虞氏的手中,良渚“人兽面”图就是有虞氏的图腾。在中国上古氏族国家化的过程中,是先有神权和君权,后兴起了王权(军权),王权兴起后夺取君权,控制了神权。控制力君权和神权的王权,就是“神而帝”者。良渚显然没有走到“神而帝”这一步。对于良渚,神权在有虞氏,君权在鸤鸠氏。在王权还没有兴起前,良渚就被少昊氏兼并了。但是在少昊氏的24鸟王国中,并没有有虞氏,有虞氏在五帝时代晚期出了一个“神而帝”的虞舜,可能有虞氏并没有归并于少昊,依然在东南存在。
所以,从龙脉上讲,良渚也很重要。所谓的龙脉,就是古人说的帝系。
良渚文字的信息很多,但是很遗憾一直没有看到官方的发布的挖掘到完整的良渚文化文字。最早发现良渚文字是在1936年,发现人施昕更当时年仅25岁,从1936年12月----1937年3月,考古发掘共进行了三次,获得了大量的石器、陶片、陶器等实物资料,从科学发掘的角度确认了良渚一带存在着远古文化遗存。撰写出考古发掘报告《良渚---杭县第二区黑陶文化遗址初步报告》,在这份报告中,施昕更公布了五个陶器上的“刻划符”。
2003年至2006年考古学家在浙江平湖庄桥坟遗址发现的原始刻画符号,古文字研究专家认为这是一种原始文字,出土的两件石钺上的原始文字除正面的6个字笔痕较浅,风格略有不同外,其余字刻的方法基本一致,说明其刻字方式和笔顺较为规范,是较为成熟且初具系统的文字。
当今在民间收藏者手中存有相当数量刻有良渚文化特征神人兽面纹的兽骨、玉器等器物,其上面有少则几个,多者由数百个文字组成的成篇文章。而这些流散在民间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的器物,却始终得不到国家层面考古或文字专家的认可。
六、龙山文化甲骨文(骨刻文)是黄帝时期的上古中国统一文字
龙山文化甲骨文,是龙山文化时期在兽骨上刻画的文字。在山东集中发现,在赤峰、关中等地区也有发现。发现者是考古学家、山东大学美术考古研究所刘凤君。刘凤君明明文“骨刻文”,实际上就是“甲骨文”。
在黄河流域、淮河流域、赤峰地区发现1000多块骨刻文和8件刻字玉器、7件刻字陶片,大约3000个字符。
龙山文化甲骨文形成于距今4600年到3300年,是龙山文化时期流行的文字。龙山骨刻文流行于龙山文化时期,但是在双墩文化和大汶口文化时期已经开始使用,延伸到岳石文化和商代,与商代甲骨文具有时间上的承接关系。龙山文化甲骨文已经由丁再献系统破解,是一种可识的文字。
丁再献从文字起源和文字构造方面,全面论述了龙山甲骨文与商代甲骨文及现代汉字的传承关系,论证龙山甲骨文是现代汉字的源头。
我要说的是,所谓的龙山甲骨文(骨刻文),是黄帝时代的文字。在《黄人、黄帝和黄帝王朝》系列中,我已经全面论述了黄人的历史和黄人之帝黄帝对上古中国的统一是从中国的东部开始的。山东龙山文化正形成于黄帝统一上古中国东部时期。良渚文化族群北移到黄淮地区也是黄帝统一上古中国东部的结果。在良渚地区。良渚文化族群是鸠尼,君主是鸤鸠氏;迁移到黄淮地区演变成九黎。所以黄帝时期,上古中国东部的文化是黄人文化、两昊文化、九黎文化(良渚文化)的融合,这个融合的成果就是山东龙山文化。
从东北(包括赤峰)到环太湖(包括良渚),在距今4600年开始,就是黄帝王朝的统治区域。黄帝代神农为天子后,神农氏所统治的西部地区(包括关中)也纳入黄帝万超的统治范围。而且黄帝代神农氏为天子后,设置东西大监,有东西大监代替黄帝监查上古中国的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东西大监就是东少昊玄嚣和西少昊昌意。所以在赤峰和关中也发现龙山文化甲骨文理所当然。因为伴随着东西大监的设立,上古中国也做了一次政治性的人口分流,有人口分流,就有文化的传播。
七、上古中国象形文字的源头是贾湖甲骨文,符号文字的源头是彭头山侧影符号
这个我已经说得很多了。不复述。贾湖出土的刻符,就在龟甲上,这是甲骨文的最早源头,有几个符号已经是象形文字。我以前就说过,文字的源头在贾湖。另外一个地方也值得重视,就是彭头山文化,符号性质的文字,源头在彭头山文化的测影符号。
八、夏朝文字可能是玉简文
在夏代的考古材料中,如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陶器上发现过许多“刻画符号”,“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均可找到相同或相似的字”。这些情况表明,夏朝有文字使用不是凿空之谈。
历史记载夏朝有文字。《五子之歌》记载“明明我祖,万邦之君。有典有则,贻厥子孙。”,这里的“有典有则”说明夏朝是有文字的。周代说殷商“有典有册”,我们看到了甲骨文才相信。夏之五子也不可能瞎说。
《淮南子·氾论训》载:“夏之将亡,太史令终古,先奔于商,三年而桀乃亡”。《吕氏春秋·先识览》:“夏太史令终古出其图法,执而泣之。夏桀迷惑,暴乱愈甚。太史令终古乃出奔于商”。
《尚书.多士》记载:“惟尔知,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殷革夏命。”说明商是继承夏的,殷商先人的册典是从夏朝继承而来的。
从以上可知:夏朝有史官,夏朝有书籍,夏朝有文字,这是不容置疑的。另外
夏朝作为一个朝代,是留下来其历史文献的,这就是《夏书》,《夏书》有《禹贡》《甘誓》《五子之歌》《胤征》。夏朝还流传下一本历书叫《夏小正》,孔子对《夏小正》还进行过考证,就下一句话叫做“杞不足征”,就是在夏后氏的后裔国杞国找不到证验。还有《夏禹书》、《禹王碑》也是夏朝文字,为夏篆。
实际上,我们也没有看到周代所说的殷商“有典有册”,因为典册是竹简,不易保存。我们现在考古中见到了竹简,见到的竹简的年代也早不到西周,一般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竹简(东周时期)。如果商代没有在龟甲上刻字的占卜习俗,我们就看不到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商代的典册也会是疑案。西周也是一样,如果西周没有“大事铸鼎”的习俗,我们也看不到西周时期的文字,西周的典册也会是疑案。
殷商任何事都要占卜,占卜和祭祀同时发生,所以在占卜甲骨上刻字,作用是记录和告知先祖,这是殷商的礼制。在夏代以前,曾经以陶器为礼,所以不少陶器上就有文字或刻符。
那么夏代的礼制是什么呢?夏代也占卜,可能没有在卜骨上刻字的习俗,那么如何以文字通告先祖呢?恐怕是用“玉”,夏代以玉器为礼器。
在发现的许多夏代玉器上,是有不少文字的。大家可以上网去收集。
对夏代玉器上的文字的收集和破解,目前是一批民科在做,最著名的是学者马贺山。民间的研究成果,并未得到官方认可。
这又有什么关系呢?那些鼓噪古埃及是夏朝、哈拉帕是夏朝的一些人,不也是没有谁认可吗?
九、从黄帝到夏商周,上古华夏文字书体是篆字
从黄帝到夏商周,上古文字是一个体系,一种文字,其书体是篆字。
什么是篆字呢?篆字有大篆和小篆之分。
大篆指金文、籀文(周宣王太史籀著《史籀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大篆是西周晚期普遍采用的字体,相传为夏朝伯益所创。广义的大篆指小篆之前的文字,包括金文(钟鼎文)和籀文(zhou,金文之繁化)。有当代汉字学家推算秦朝应还有甲骨文,所以秦代甲骨文也包括在其中。
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是大篆的简化字体,其特点是形体均匀齐整、字体较籀文容易书写。小篆的鼻祖是秦代的李斯。李斯,字通古,战国时代上蔡国人(今河南上蔡县)。入秦国后做了秦相,整理制定了秦代的标准书体小篆。
所谓“篆”,字划圆转,结构依六书之义,故称“篆”。唐孙过庭说“篆尚婉而通”。篆的含义有三:(一)指运笔书写。《说文解字》云:”篆,引书也。”段玉裁注:“引书者,引笔而箸于竹帛也。”(二)指汉字的一种书体。包括大篆、小篆,一般指小篆。如:篆文,真草隶篆等。(三)指官印的代称。也借指官职。旧时印章常用篆书,因用作对别人名字的敬称。如:台篆;次篆等。
在《古本竹书纪年》有这样的一句记载:【《龙图》出河,《龟书》出洛,赤文篆字,以授轩辕,接万神于明庭,今塞门谷口是也。】这里的“赤文篆字”,明确指出黄帝时代的文字就是“篆字”。
我们知道,古人本身就是认为篆书为仓颉所造,但是后人特别是自民国以来的主流学界认为不可信。《淮南子·本经训》载“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说文解字》序说:“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爪之迹,知今之可相别异也,构造书契。”“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近代和现代考古发现的3600多年前商朝的甲骨文、约4000年前至7000年前的陶文和骨刻文、约7000年前至10000年前具有文字性质的龟骨契刻符号,其书体都是“篆”。
最后说一下石鼓文。所谓的石鼓文,是指秦刻在十块鼓形石上的文字。唐初在岐州雍县南二十里之三畤原被发现。每鼓一首四言诗,十首为一组,记叙当时渔狩的情况,故亦名“猎碣”。现藏故宫博物院,一鼓已泐无字,其余九鼓亦多漫漶残损。传世著名北宋拓本有明安国《十鼓斋》“中权”、“先锋”、“后劲”三本,已流入日本。
分清字种和字体,是很有必要的,不然就会被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所误导。华夏文字从古到今是一个文字体系,不同时代书体不同,字型有变异。
黄饮冰2019年2月17日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