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卖油翁》为何要删去最后一句?专家:不可以让学生看见
前言
《卖油翁》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写的一则寓言,编入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课本,故事主要想表达的是熟能生巧的道理。但对比欧阳修写的原文和教科书给出的版本发现,教科书把原文结尾的“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删去了,要说有些文言文过于繁冗,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删去一段两段没啥影响,但为什么这篇文章非要删去这一句呢?
《卖油翁》之一二事
欧阳修的《卖油翁》想必大家都学过,这篇寓言讲的是陈尧咨十分擅长射箭,在全国都找不出能与他匹敌的人,也正因此,陈尧咨洋洋自得。有一天陈尧咨在家中的院子里练习射箭,有个卖油翁把担子放下来站在那里,斜着眼睛看他射箭,似乎毫不在意,但长时间都没有离开。看到陈尧咨十箭能射中八九箭,只是微微点了点头,并没有很惊讶。陈尧咨有些疑惑,便走过来问:“你也懂射箭吗?你不觉得我射箭技艺精湛吗?”卖油翁微微一笑答曰:“这没有什么奥妙,只是你手熟而已。”陈尧咨听了后有些生气,忿忿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卖油翁便说:“你看我倒油的过程你就知道了。”
卖油翁因此从背上拿下一个葫芦,把一枚铜钱放在葫芦口上,然后取了油勺从高处慢慢地把油从铜钱中间的方形孔注入葫芦,而铜钱表面一点油都没有沾上。向陈尧咨展现了这一手艺后,卖油翁说:“我也没有什么奥妙,只是手熟而已!”陈尧咨笑笑,把老头送走了。这和庄子所说的庖丁解牛、轮扁斫轮的故事又有什么区别呢?
这则寓言用陈尧咨射箭技艺高超作为陪衬,侧重描写卖油翁倒油的技艺娴熟,来告诉大家孰能生巧的道理。故事主人公陈尧咨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其射箭技艺超群,曾经以铜钱中间的方形孔为目标,有的放矢,一箭穿孔而过。曾经在做地方官的时候为永兴的百姓兴修水利,疏通了龙首渠,因此解决了百姓的用水问题。但是他本人有些盛气凌人,不与人对付,因此经常与人发生口角,而且在处理政事上很是暴虐,滥用刑罚,为此受罪死去的人不少。
被删去的最后一句话: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
文尾这句话一共提及了两个典故,分别是庖丁解牛和轮扁斫轮,“庖丁解牛”的故事在人教版的高中教材上有详细的文章,讲的是一个姓丁的厨师因为从事这一行许久,解剖了许多牛,因此十分得心应手的故事,在这里不做过多叙述。“轮扁斫轮”的故事大家可能不太了解,这里稍稍展开叙述一番。
“轮扁斫轮”讲的是春秋时期齐国工匠制作车轮的技艺十分高超。有一天齐桓公在堂上读书,一个叫扁的工匠坐在堂下用斫木制作车轮,姑且叫他轮扁(古人常以一个人所从事的职业加这个人的名字来称呼这个人)。轮扁看到齐桓公在读书,说他读的是古人的糟粕,齐桓公听到他的说法心情有些不悦,便问他为什么这么说。
轮扁便说:“我是从我所做的事情里蕴藏的奥妙看出来的。我用斫木制作轮子的时候,手如果慢了轮子就会不牢固,手如果快了轮子又装不进去,只有不快不慢的速度才能做出好轮子。然而这个过程和其中的奥妙我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样我就无法把技艺传授给我儿子,因此我年纪这么大了还是一个人做轮子。圣人也是如此,他们所获得的人生智慧早就和他们的肉身一起逝去了,大王你现在读的书并不能说是圣人获得的人生智慧,只是圣人留下来的糟粕而已。”
这一故事旨在告诉人们两方面道理,一是尽信书不如无书,读书的时候不能执着文字表面,更重要的是其中传达出来的真正的道理,读出字里行间的深意;二是不论是做什么是都应与实践相结合,实践才能出真知。庖丁解牛想表达的是掌握规律则做事得心应手,两篇典故放在文末都是想表达熟能生巧的道理,进一步深化主题。
专家:最后一句话不可以让学生看见
我们知道教科书的编排是由一群人负责的,编入课本的内容要经过多方面筛选和考虑,结合一看,这篇文章会删去最后一句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方便学生理解。这篇文章出现的地点是人教版七年级课本,这个时候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文言文,要想彻底弄懂一片文章有点难度,需要老师的指引,而这最后一句话一下子就蕴含了两个典故,学生弄懂《卖油翁》已颇费心力,再加上这两个典故会加大理解的难度。况且删去这句话对全文主旨的理解不构成太大影响,这两个典故的作用本就是深化主题,进一步说明道理。
二是传达正确的思想。这两篇寓言都出自《庄子》,庄子所主张的道家学说是唯心主义的,侧重人的主观意识,而《卖油翁》讲述的熟能生巧的道理主张要多练习,实践决定认识,与庄子的主张相悖。为了防止学生理解成理论知识不重要,因此把这句话删去了。
结语
其实专家的担心不无道理,择其善者而从之嘛!况且教科书的主要目的就是教书育人,不利于实现这一目的的内容可以适当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