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游记(一)
作者 毛爱国
入 藏
离开喧闹的城市,怀揣着虔诚的信仰,坐上火车,过长江,越黄河,穿秦岭,过昆仑。戈壁,草原,雪山,荒漠……怎能阻挡对圣土的向往,一路向西,来到离天最近的地方。出了车站,热情的扎西就用人力三轮车把我接上,拉着我穿街走巷,来到一家离布达拉宫最近的旅店。推开旅社的大门,“扎西德勒,欢迎光临。”一对穿着深色藏服的卓玛异口同声地说着,满头的小辫,可爱的高原红,浅浅的酒窝,热情的笑脸,正双手捧着洁白的哈达,欢迎我们这远方的客人。“阿弥陀佛,扎西德勒秀。”我弯曲着接受她们献上的哈达,并高兴地回复道。满是藏地特色的旅社,热情的卓玛,让我有了温馨的感觉。站在落地窗前,望夕阳西下,金色的光照在不远处的布达拉,是那么的美丽又庄严!
大昭寺
第二天,起了个大早,来寻找大昭寺。要找大昭寺,必寻八廓街。如今的八廓街己是集商业和朝拜为一体的繁华街道,两边商铺林立,兜售着各种工艺品,中间的转经道,总有信徒在朝拜,磕头。是啊,通往极乐净土的道,正是这八廓街的转经道,他们正以顺时针方向转经,对供奉在大昭寺的释迦牟尼佛像朝拜着。转经筒的声音呦,如佛号飘荡在八廓街的每一个角落,一次次顶礼,匍匐,只为种下这解脱的因缘。每一次俯身贴地,都是一次轮回,轮回到千年前。唐蕃会盟碑前,公主亲身种下了柳树,把十二岁等身释迦太子像贡奉在寺庙里边。先有大昭寺,才有拉萨城。寺庙建立在莲花生大师时期,当时藏地的版块是个罗刹女的形状,为了镇压罗刹女,莲花生大师在眼耳鼻舌身口心足处,都建了寺庙,大昭寺就建在罗刹女的心脏位置。大殿分三门,寓意佛法三乘,即大乘,小乘,金刚乘。也有三乘同昌的意思。许多的信徒在正面的山门前,磕大头,做曼扎,做仪轨……表示对佛的尊敬和仰慕。进入山门,随着人群,我也来到主殿,顺时针绕殿瞻仰参观。大家顶礼,瞻仰,参拜莲花生大师,观音菩萨,千手观音,强巴佛(弥勒菩萨),来到大殿的中部。主供觉沃佛,即十二岁释迦太子像的地方。赶巧,这里正举行给佛贴金仪式。只见一个喇嘛上前,顶礼膜拜,然后摘下由20斤黄金打造的天冠和胸牌。这天冠和胸牌,是由宗喀巴大师亲率格鲁派所有僧人,募捐和化缘而来的20斤金子打造而成。喇嘛随后又脱下华丽的衣裳,露出略显福态的肚子。喇嘛手捧盛着金粉的碗,用笔轻轻地涂着全身。然后给佛穿上新衣裳,戴上满是珠宝的胸牌。觉沃佛又坐在殿前,享受着顶礼与朝拜。我随着人流,来到自然映像出的药师佛像前,顶礼膜拜。看旁边有一个眼的空心石鼓,传说心诚之人可听到潮水声。许多人侧耳听着,看着有的高兴点头的,失望摇头的,引起我的兴趣。我也趴在石鼓上,侧耳听着,"哗,哗"的声音,虽然很小,但却真彻,仿佛菩萨踏浪而来。阿弥陀佛,真是有缘啊!顺着人群,我出了大殿,登上二楼,我环视四周,八廓街热闹辉煌,正门前方,神圣的布达拉宫就在眼前。沾着觉沃佛的福气,享用佛陀至善的福德,我又行走在八廓街上。信徒们依旧绕着八廓街转,大昭寺门前,礼佛,拜佛的队伍还是那么长。
天葬台
今日起了个大早,拼了个车往城东方向开去。参拜格鲁派又一寺庙甘丹寺。五六十公里的路程,路不长,却不好走,颠颠的,摇摇的。其实人这一辈子啊,就如坐这车一样,福报大的,行走在平坦的大道上。但大多的人都如我一样,一路走来,颠颠倒倒,摇摇晃晃,走走停停,世事无常,生死无常啊。沿着蜿蜒盘旋的山路,迎着升起的朝阳,远处的甘丹寺也反射着金光。甘丹即兜率之意,主供的当然是弥勒佛,即强巴佛了。前面,车已不能通过,只能步行了,承佛菩萨和护法的加持,让我信心倍增,加快了行走的步伐。我绕到后山,看到好多的玛尼堆。听说还有一个天葬台,我得赶去看看。穿过宗巴拉大师的闭关房,却来到悬崖边,原来道走岔了。其实人有时也难免走岔道,改道而行吧。一切的顺和逆都是修行,随缘吧。前方树林里,已随处可见丢弃的衣服和佛珠了,终于看见一处开阔地,我不敢走近,只是在远处默默地看着,轻声念着阿弥陀,大大小小的鸟在这烂衣堆里翻找着……想必这些圣洁的灵魂都在四周看着,看着供养的"我”,正在供养众生,一辈子为"我"而累,为"我"生欢喜、愤怒、烦恼……如今,地、水、火、风逐步分解,四大皆空,实为解脱。人的心,手,肝,肺,肠,头……都奉献给众生吧,四大组成的色身,终将是尘归尘,土归土的。
辩 经
拉萨所有寺庙的特点,就是人特别多,总排着长队。色拉寺也不列外,人们来这,主要是顶礼马头明王的,这里的觉沃佛也非常庄严,这释迦牟尼佛跟大昭寺那尊是一样的。八大菩萨,宗喀巴大师,燃灯佛,愤怒明王等。还有精美的壁画,画的是诸佛菩萨和吉祥护法。特别是吉祥天女,分别手持代表佛陀身体的宝物。宝盖,双鱼,宝瓶,莲花,海螺,吉祥结,幢,法轮。分别代表佛陀的顶部,眼睛,舌头,讲法作狮子吼,圆满,教法可以摧伏外道,摄受本帮。法轮常转,源源流传。随后又看了一些精美的壁画,出了殿门,来到一处红色的围墙外,还没走进,就听到法音彼此起伏了,想必这就是有名的辩经场了。说起辩经,谁也比不过玄奘法师,名扬整个印度,骑象游街,接受人们顶礼膜拜。辩经的由来,就得从佛陀说起,当年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证悟之时,与九十二外道辩论教理教乘,是这一缘故演变而来的。从围墙一圆门处而入,进入到辩经院里。满院子都是穿红衣服的喇嘛,略略数了一下,大约有一百四五十人。有的坐着,有的站着,有一对一争论的,俗称一辩一。还有一辩二,二辩一,三辩一,四辩一等。一方喇嘛装成外道,形似外道的,时而舞动拍掌,作轻狂谩骂的资态,来与另一方作经典与教法上的辩论。辩论的内容,由于说的是藏语,大多听不懂。大概有医学,绘画,天文等。只见有争论着呛起来的,也有如如不动坐着的,似释迦牟尼佛般。其实这个辩场就如生活,仅仅是相上的胜利。不管遇到多大的挫折与不公,总能面带笑容接受,欣然接受所有的缘,也是一种修行。用内心,用止观,用寂静来考验自已,如佛陀在菩提树下如如不动!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毛爱国,湖南永州人,株洲联诚集团一名普通工人。一个只想把日子过得跟诗一样的人。申明:本平台部分图片、音乐和歌曲来源于网络,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让更多人获得相关内容资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本平台将尽快删除,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