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中国人的情人节
小时候,我一直把牛郎织女的故事与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葫芦搅茄儿混在一起,这也难怪,两个故事中女方都是比较边缘化的皇亲国戚,都是纺织女工,都喜欢工作之余下凡洗澡。
黄梅戏《天仙配》
男方都是孤儿,光棍一个,穷苦无依,而且追女人的手段都是趁人洗澡时抱走衣服(《天仙配》是后来改编的,作了很多删节,挖去中间的调戏、结伴、傅员外的善人形象等情节。当时的戏班为招徕观众,会着重演偷衣服一段,有的戏班宣传的噱头就是“有仙女洗澡”),而且媒证均非人类(一为老牛,一为老槐树),结婚生子后都被拆散,女方被迫回到天庭,只不过牛郎织女的鹊桥相会算是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桥段。后来翻书方才发现,原来最早牛郎和董永遇到的都叫织女,这样问题就来了,一女嫁两夫,神仙也不行啊。尔后在唐人所写敦煌残卷《董永变文》中,织女成了三个,牛郎和董永成了连襟,算是解决了这一伦理问题。但仍让人感觉有点缠夹不清,谁是姐夫谁是妹夫?到了宋话本《董永遇仙传》中,董永所遇的仙女第一次确定为“七仙女”,从此牛郎与董永各有所安了。但问题又来了,《史记·天官书》载:“织女,天女孙也。”而七仙女据说是玉皇大帝的第七个女儿,牛郎得管董永叫七姑父。
牛郎织女神话产生于先秦,《诗经·小雅·大东》:“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这是最早提到牛郎织女的诗文,欧阳修《诗本义》释为“天虽有织女,不能为我织而成章;虽有牵牛,不能为我驾车而输物。”成诗于汉代的《古诗十九首》中,有一首《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涕泣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牛郎织女星已经被人格化了。牛郎星即天鹰座的河鼓二,其两侧有两颗较暗的星——河鼓一、河鼓三,故又称为“挑担星”。后人将河鼓一、河鼓三附会为牛郎的一儿一女,由牛郎用扁担挑着。织女星是天琴座最亮的一颗星,其下方有四颗较暗的星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看着像块织锦,故称之为“织女星”。
牛郎织女星
天琴座的织女星、天鹅座的天津四及天鹰座的牛郎星组成“夏季大三角”
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载:“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相传七日鹊首无故皆髡,因为梁以渡织女故也。”
鹊桥相会
说明至迟到东汉,牛郎织女的故事就已经成型了,一年一度鹊桥相会的日子也定在了七夕。
鸦鹊(请注意它的头)
民间传说七月七那天鸦鹊的头秃了,是因为搭鹊桥让牛郎织女踩踏的,实际原因可能是鸦鹊正处在换毛季吧。
但最初的“七夕节”与牛郎织女并没有什么关系。古人喜欢搞数字崇拜,特别对重叠的数字有浓厚的兴趣,在传统习俗中,正月正、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九月九,都是节日,从这点看,古人简直可以称得上“数字控”。农历七月初七称为“七夕节”,又称“乞巧节”。据信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彩女就是俗称的“针娘”“绣娘”,是以针线活为营生的女子。据此可知,早在汉代,彩女们就会于七夕穿七孔针以乞求巧艺。但此处只言乞巧,未言及牛郎织女事,而且七月七除了乞巧,还有曝衣晒书的习俗,《世说新语·任诞》:“阮仲容、步兵居道南,诸阮居道北;北阮皆富,南阮贫。七月七日,北阮盛晒衣,皆纱罗锦绮。仲容以竿挂大布犊鼻裈于中庭。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复尔耳。’”《世说新语·排调》:“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卧,人问其故,答曰:'我晒书。’”这两处讲到七月七日,都没有提到牛郎织女。此外七月七日这天尚有制药、求仙、宴游、登高等诸多民俗活动。真正将“穿针”之事与牵牛、织女二星相联系,并指明“穿针”行为之目的在于“乞巧”的记载,是南朝梁宗懔所作的《荆楚岁时记》:“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喜子就是喜蛛儿,在谁的祭品上结网,就说明她得巧了。看来南北朝时七夕节与牛郎织女故事已经完成融合,并演绎出喜蛛儿织网卜巧的民俗,这也是喜蛛儿民间信仰的开始。南朝乐府《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即《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被赶回娘家之前对小姑子说:“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初七”即七夕,说明当时七月七已是妇女们凑到一起祭织女、乞灵巧、赛女工的传统节日了。产生这种融合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在男耕女织的古代社会,随着纺织业的日渐发达,需要一个主纺织的神,织女星的地位得到提升之后,为之安排一个节日就提上日程,而织女作为纺织之神,是天上专门负责编织云彩的,要论手巧,是无人出其右的,所以七夕晚上妇女们聚集一起穿针乞巧,从织女那里“得巧”是再合适不过的。慢慢的,七夕节就成为织女的专属节日了,其他的一些民俗活动反倒退居幕后了。
在中国古代民间四大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中,牛郎织女的影响无疑是最大的——这归功于神话传说与节庆文化的完美结合。至今在黄县民间,还有七夕当天看不见鸦鹊的传说——都到银河上搭鹊桥去了。黄县民间还有另一则传说,七夕晚上躲到葡萄架下,特别是下小雨的时候(那是织女的泪水),可以听到牛郎织女的悄悄话——这相当于神话版的“听房”了。小时候有一次正赶上七夕晚上下小雨,我躲在院子里的老葡萄树下淋了半夜,除了让蚊子叮了一身包,啥也没听到。
七月七这天,老黄县的规矩家家要炼“巧饽饽”,也叫“巧果儿”:把发酵好的白面使碱溲匀后,用刻有莲蓬、仙桃、鲤鱼、金蝉等图案的巧饽饽磕儿磕成各种形状的小饼,放锅里炼熟,点上红点后用线穿成长串,尾部缀一嘟噜沙果或一撮彩色布。巧饽饽只有指头大小,特别精致可爱,小孩子戴一串在脖子上,边吃边玩,也可互相“谝什”或比试,看谁家的巧饽饽做得更精巧。
巧饽饽
七夕过后,吃不了的巧饽饽挂在东屋家的大联儿镜两边,既是装饰,孩子饿了也可以当零食,揪两个“垫补垫补”。刚炼出来的巧饽饽香酥可口,放的时间长了就硬梆梆的,得“咯吱咯吱”啃。有讲究一点的用糖精水调面,吃起来甜兮兮的。等到二月二的时候,要把过年留的年糕煎了吃掉,顺便会把剩下的巧饽饽一块用油煎炸一下,口感会酥脆些。过去的人过日子真是一点也不会浪费啊。
不知从何时起,七夕节成了“中国情人节”,这肯定是洋人的情人节舶来之后才有的事。多情的国人嫌一个情人节不过瘾,再加上商家的推波助澜,遂对七夕节进行了山寨版包装。既然七夕节成了情人节,给情人送巧饽饽就不太合适了,改成送巧克力和鲜花,这也算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吧,只是他们没有想到,有挑着俩儿孩子会情人的吗?而且据天文学家说,牵牛星和织女星相距有十六光年之遥,如果想七夕鹊桥上见一面,牛郎挑俩儿孩子就得以十六倍光速的时速跑一年才赶趟儿,这踩风火轮也不行吧。
补记:在民俗学中,有一种民间故事范型称为“天鹅处女型故事”,是指以男子通过窃取仙女羽衣而得妻为核心母题的故事,这在世界各地的传说中都能找到。明成历年间朱名世所编的《新刻全像牛郎织女传》和清代上海大观书局的石印本《牛郎织女》,开始给牛郎织女传说复合进天鹅处女型母题,牛郎织女故事所体现的男子水畔窥浴,窃取仙女羽衣、天衣的“仙女沐浴”系列是天鹅处女型故事特有的一种类型。除此之外,印度的佛教故事,藏族的《诺桑王子传》,《满州实录》记载的满族族源传说,朝鲜的《金刚山八仙女传说》,蒙古族的《天女之惠》《格拉斯青》,直至芭蕾舞剧《天鹅湖》,都有类似的故事架构。我国苗族、傣族、彝族等三十多个少数民族,也有相似的故事传说。民俗学家刘守华认为:“男子以窃取羽衣的手段强迫成婚,乃是抢亲习俗的象征性反映。女子寻得羽衣即飞去,包含着女性对母系氏族或部落生活的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