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花99元买了知识付费,却依然读不好一本书

最近知识付费比较火,比如得到、分答、豆瓣时间,36氪也有,最近网易云音乐也有了,估计接下来酷狗说不定也有了,那么QQ音乐没有也说不过去。而且有可能,比如闲鱼这样的APP,也可以做知识付费吧。

这里核心是亮点,知识,以及付费。

知识,现在比较流行的就是主讲人看很多书,然后从各种书中汲取知识,再口述给听众。小学老师常用的描述是,我们把知识自己先嚼一次,然后再吐给你们,这样你们就好吸收了。

付费,就是一般一个课程需要99元,或者59元,或者199元,一次购买,天天听课。比如有人买了个经济学讲座,才199元,这要比去学一个在职研究生便宜很多,而且很方便。

付费没问题的,因为比起获得知识,99元不算什么,现在的问题是,是不是付费就能获得知识,其实也未必。我们来看看这种转述模式的问题:

1,级别只有一档,很多对事情缺乏思考的人,和已经有很多思考的人,听到的是一样的内容;

2,信息量太大,都是干货,很容易记不住,或者听了下段,忘了上段;

3,讲述者一般是一个人,其立场单一,讲述角度单一,从而并不能给人更多的参考;

4,虽然是娓娓道来,但基本上不能快进,似乎静下来只听内容什么都不做也耽误时间。

所以,核心问题不是钱,而是时间,就是这种方式是否比读书节约时间?从很多订购了后却不再打开的用户的表现上看,其不能大幅节约时间。

从一个纯理论角度,如果我们有充足的时间,就算给我们一堆破败不堪,甚至残缺不全的书,我们也能找到有用的知识。但是,如果时间很有限,就算你边开车边听讲座,可能也不能找到对你有用的知识。

这是因为,知识这个范围还是太大,而从头听到尾的知识串烧可能有你关注的知识,但却不能延伸展开,你刚感兴趣,就又到另一个知识点了。所以,这种知识传授,更多是面上的,而不是一个领域,一个点的。也因如此,这种题材最适合做一个大类的话题,每周看本好书,每天养生知识,每日财经观点等等。

说白了,这种内容就是广播,一个广播栏目,每天给你介绍大概一个领域的消息和观点。你现在每天收听广播吗?你愿意为广播付费吗?

那么?如何看到对自己有用的好书呢?如何获得合适自己的知识呢?我们都知道一个一万小时定律,如果你每天看2个小时,一年700个小时,也许15年就可以很高效的找到自己所要看的书了,这10000小时并不长,我们这么多年学习起码已经可以折合7000小时了,剩下3000小时,每天1小时,不到9年就可以精进了。这应该是最靠谱的方法吧,因为世事无捷径。

而且,话说回来,有了知识,并不等于能成功,很多人知识并不渊博,但行动力强,一样取得了成功。所以,要想在人群中脱颖而出,又不是单单听讲座,或者看书就可以的,实在是一门全方面考验的功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