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人们春节谈热门小品,为什么现在更愿意讨论贺岁电影了?
今年春节,春晚的话题持续度比较短,而后,从初一开始,《流浪地球》和其它几部贺岁片就成为新的话题。甚至,还有这样的文章“果然,能拯救地球的,只有中国人!”给本已火热的话题又添了一把柴。
实际上,中国科幻,中国拯救世界,中国电影大片,这些话题本身就足够有吸引力,而“北京市第三交管委提示: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这些梗,又让整部电影格外亲切。
而除了话题外,市场价值也是十分可观的,2018年春节电影票房,6天破55亿,而2019年春节,三天时间已经达到33亿,很可能超过55亿的前值。
为什么春节期间,电影市场这么火爆呢?记得过去人们春节愿意谈热门小品,为什么现在更愿意讨论贺岁电影了?我们不妨来分析下其中的原因。
首先,电影的消费支出低,新奇度高。虽然今年电影票价格大幅上涨,但不得不说,两个人看场电影,可能130元钱也就够了,看两场,240元也差不多了,这在春节期间,不得不说是相对低廉的娱乐支出。
有朋友在小影院看的电影,俩人电影票70,两场150元,自带矿泉水,公交出行,简直节省到不能再节省。但实际上,获得的观影感受也是不差的。
其次,电影成为话题的源泉。以前春节,春晚的小品经常会成为话题,并且连续讨论很多天。但现在,一来小品的形式还是相对简单,展现的内容和信息不够,只通过语言台词,没有夸张的画面,也难以让人记忆深刻,二来这么多年的笑料挖掘,确实让大家有些审美疲劳了。
而电影,是声光电加剧情加表演的总和,还会有意外的反转,只要准备的作品水平有保证,就会给人很强的冲击。因此,电影作为春节话题的源泉更为合适。
第三,很多服务业都已停工。春节期间,虽然有很多人还在坚守岗位,但跟多的服务行业的人,已经回到老家过年,因此,即使可以享受到服务,其服务水平和平时也是不能相比的。
但电影行业有很多优势,拷贝都是准备好的,每场播放需要的服务人员很少,大家都已经很习惯观影顺序,也不会像演唱会一样大费周章的维护秩序。一切都很方便,消费者方便,商家也方便。
第四,其它平台好节目有限。可以说,年年晚会,电视台都会十分用心,但毕竟形式比较单一,不可能天马行空,而接下来初一到初六,安排大型节目更是有很大风险和难度。
同时,电影春节档的阵容则越来越强,不仅影片多,大咖明星也多,而且都是那种票房明星,而非流量明星。以今年为例,黄渤、沈腾、吴京、熊大、佩奇,以及银幕外的刘慈欣、周星驰、宁浩等,可谓阵容强大,竞争激烈。
而且,以《流浪地球》为例,其成本达到3.2亿,再创新高。但更为震撼的是,可以肯定《流浪地球》不仅可以收回成本,而且还会大赚特赚。
那么,这一新趋势对于互联网公司有何影响呢?
可以看到,这一市场依然有巨头的身影。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电影在片头,都有阿里影业的影子,可以说,阿里影业在开始几年没有摸清用户喜好之后,现在已经逐渐了解用户对什么更喜欢了。而背靠腾讯、美团的猫眼娱乐,也在大年三十在香港上市,开启了新的征程。可以预见,BAT巨头们对这一市场的争夺和影响将日益扩大。
此外,就是相关APP的直接火爆,比如豆瓣,已经成为点评评价的核心阵地,而朋友圈和微博也获得了部分热度,新闻APP上的评价也极多。各家都在找机会,希望能从热点话题上分得一分关注,竞争还将继续升级。
而更让资本关注的,就是如何进入到上游制作领域了。我们都知道IP巨头是阅文集团,但其作品是否适合大银幕,能否引起足够的商业价值,还不好说。这次两部刘慈欣作品登上银幕,已经表明顶级作家的巨大号召力。网文作家,是否也有如此实力呢?
同时,作为作家的韩寒,已经证明了自己在导演上的实力,这又是否说明,原有的导演培养体系,是到了该变革的时候了呢?
可以看出,电影产业虽然规模不小,比如一年超过600亿票房,但却是一个完全协同合作的产业,一家无法获得大部分红利。而要想扩大这一市场,不仅需要在国内提升票房,也需要有效的走出海外,这可能是《流浪地球》此次被如此看重的另一个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