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羽 | 社会主义与“自然”:工程与美学之间
编者按
01
社会主义“自然”观的多重维度
02
运动-工程-美学构造中的“自然”
03
“生生”与诸“自然”的统合时刻
注释
1、关于“三大革命运动的提出”,可参考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五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221、222—223页。
2、这一图式受到林春研究的启发。她提过民族主义—发展主义—社会主义的三元构造,我的分析是对她那一结构的再阐述。笔者的分析是对她这一结构的再阐述。参见Lin Chun,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Socialism (Durham: Duke University, 2006), 60.
3、唐钺:《批判弗洛伊德的思想》,《北京大学学报(人文科学)》1960年第1期。
4、在霍布斯鲍姆笔下,“短二十世纪”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为起点,引出了整个世纪的宏大主题——战争、革命、建国,1991年苏联解体则是其终点。概言之,这是一个革命的世纪。依托于中国经验并在一定程度上修正了霍氏不自知的欧洲中心论,汪晖重新界定了凸显中国之位置的“短20世纪”。这是肇端于1911年前后而终结于1976年前后的“短20世纪”,诞生于突破帝国主义体制和旧制度的双重探寻。参看汪晖:《世纪的诞生——中国革命与政治的逻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0年版。
5、毛泽东:《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五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第235页。
6、列宁:《在国民经济委员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演说(1918年5月26日)》,工人出版社编译《列宁论工会》,工人出版社1959年版,第498页。
7、列宁:《卡·马克思致路·库格曼书信集俄译本序言》,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列宁论马克思恩格斯及马克思主义》,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159页。
8、参看柳青:《柳青随笔录》,《现代中文学刊》2018年第2期。
9、[苏]日丹诺夫:《在第一次全苏作家代表大会上的演讲》,《日丹诺夫论文学与艺术》,戈宝权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年版,第9页。
10、李伯聪:《工程哲学引论》,大象出版社2002年版,第8页。
11、徐长山:《工程十论》,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9页。
12、[美]凡勃仑:《企业论》“出版说明”,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1页。
13、[美]凡勃仑:《企业论》,蔡受百译,第4页。
14、[美]凡勃仑:《企业论》,蔡受百译,第4页。
15、[美]凡勃仑:《企业论》,蔡受百译,第173页。
16、参见河南治淮总指挥卫生处著:《水利工地卫生》,人民卫生出版社1957年版。
17、张文俊:《学习中国画创作的体会》,《壮游万里话丹青》,江苏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32—33页。
18、王琦:《建设工地写生集》“前记”,《建设工地写生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19、王琦:《建设工地写生集》“前记”,《建设工地写生集》。
20、王琦:《关于速写画的几个问题》,《文艺学习》1956年第12期。
21、王琦:《关于速写画的几个问题》,《文艺学习》1956年第12期。
22、断龙山地处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县,《断龙山工地歌声》展示的是1958年前后数千土家族民工建设断龙山水线网的场景,抒发了他们的豪情壮志。
23、断龙山工地群众:《豪语(七)》,《断龙山工地歌声》,湖南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5页。
24、断龙山工地群众:《豪语(十六)》,《断龙山工地歌声》,第8页。
25、断龙山工地群众:《幸福歌(六)》,《断龙山工地歌声》,第18—19页。
26、“形式—目的因”是拜塞尔对于黑格尔“概念”的一种解释:“黑格尔跟随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的批判,认为普遍物并不单独存在,而是存在于特殊事物当中。作为内在于事物的形式,作为具体的普遍,用亚里士多德的语言来说,普遍即是事物的形式-目的因。形式因是使某一事物成为其所是的本质或本性;目的因是客体试图实现的目的,是它发展的目标。”[美]拜塞尔:《黑格尔》,王志宏、姜佑福译,华夏出版社2019年版,第77页。
27、李云富:《断龙山自述》,《断龙山工地歌声》,第44页。
28、参见Bruno Latour, Politics of Nature: How to Bring the Science into Democracy, trans. Catherine Porter (Harvard: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29、[德]海德格尔:《形而上学的基本概念》,赵卫国译,商务印书馆2018年版,第38页。
30、丁耘:《道体学引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第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