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印象中的科布尔:站在草原望北京
本文作者:王建明
有人说过,童年时代对事物朦朦胧胧的认知才是最美的,美得令人陶醉,美得令人无法形容,美得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只有在童年的记忆中搜寻,才有答案。
中旗政府大楼前的喷泉广场,夏日晚上市民多聚集此
儿时我们村里人上街镇买东西叫下街,村里距离最近的集镇就在旗政府所在地——科布尔镇,大约有20华里。这个距离的误差可能不小,在老家外地人问路,明明已经走过了好几个村庄,再问距离街镇还有多远,回答总还是20里。反正上学时骑自行车走一个小时,步行走两个小时是雷打不动的。
小时候能够跟大人下街一趟是非常开心的事情,谁要是能够跟大人下一趟街,足以有资本在小伙伴中间吹上一阵子啦,直到有另一个小伙伴下过街代替“吹牛”才结束。因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交通还不是很方便,全村自行车也没有几辆,大部分人下街还是靠步行或坐村里集体的马车。步行距离太远小孩走不动不会带,坐马车办事的大人们很多,办的事也多,马车拉的人是有限的,小孩也不会轻易带。村集体的马车要出动下街时,一群有自己亲人下街的孩子只能早早地站在一边等,看能不能挤上车,挤上车是侥幸,如果挤不上,只能失望地跟在马车后面跑上一段路,直到小腿实在跑不动了,又目送马车直到转过山弯儿看不见了,一群孩子才一路玩耍着走回村子。估摸着下街车快回村时,一群孩子又迎接出去一里多地,望到马车转过山弯儿时,兴奋地又喊又叫,车上有自已的亲人跑上去,看大人给自已买了什么好的东西,如果没有自己的亲人,看能不能和自己要好的伙伴分享一块糖,如果分享不到,也没什么,照例小跑跟着马车回村。
从我五、六岁具备能力挤马车,就开始像其它小伙伴一样,只要大姐或妈妈下街办事,我就挤马车,好长一段时间我都没有挤上,因为有能力不等于能力强,挤车的本事还是比不上比我年龄大一点儿的孩子。逛不了街就听别人讲关于街上的事儿:转角商店有满盘子的牛奶糖买,新华书店新来了《三国演义》的小人书,国营饭店有人打架打得头破血流,吉黍子赶着驴车满街吹口哨;交流会上演的马戏能空中飞人,陶林县有名的大月饼近几年不卖……听得让下不了街的小孩子们更加神往,不次于未庄人听阿Q讲进城的故事。
科镇人在此安居乐业
农村的孩子早当家,上山砍柴、打猪草、挖药材是我们这一代的必修课,听大姐她们那一茬的姐妹们讲,在我们村东边好几里处最高的山上,好天气的时候能望见中旗街上的风景。于是伙伴们私下悄悄地约定,瞅个好天气磨缠上少勇他妈妈带我们去放猪,趁机到远处那个最高的山顶望上一望街上的风景。有一天,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
距离我们村庄东面约五六里地的山坡上,有三个不知是天然还是人工堆砌的小山包,形状倒是差不多,经常有飞机从上空飞过,最高的一个山包上还立着三角钢焊的铁塔,大人们说是给飞机指路用的。这三个小山包应该是方圆十几公里的最高点。没有大人陪同的情况下,孩子们单独去是不放心的,因为已经脱离了村庄的安全距离,虽然好多年不见狼了,据传说它们还有少数在草原上游荡。
与我同岁的伙伴少勇的妈妈有一段时间负责给村集体放猪,人缘好,和孩子们的关系不错,经不住我们这些孩子的软磨硬泡,有一天终于答应带我们上山了。小伙伴们前一天晚上得知消息就兴奋得睡不着觉,出发的时候,五六个小不点儿还装模作样地拿上挖药材工具,挎上小萝筐,我们老家的山坡上有很多黑柴火,小孩们也可以挖一点儿补贴家用。
这一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正是观察远处的理想天气,当我们几个小不点儿快爬上最高的土包时,发现此处由于人迹罕至,几枝荨麻草正神色严峻地等待着我们,剩下全是一些不知名的草木和野花,时不时地有马蜂在上面嗡嗡地叫着,当然也少不了色彩斑斓翩翩起舞的蝴蝶,草高的地方说不定还有蛇在隐藏。我们当中几个胆子小的早吓得退了下去,胆子大的也不敢再往上爬了,观察了一小段时间,发现上面的生物也没有主动攻击我们,大家才你推我搡,战战兢兢、一步一顿地上了高台。
人们说得没错,站得高,看得远,这个高台上东面是一片崇山峻岭,可以说是方圆几十里的最高点,很多村庄都清晰可见。中旗街在它的西北方向,看到的景象确实与众不同,其它的天空是瓦蓝瓦蓝的,我们看到中旗街上空的天是青蓝雾罩的,有高楼,有宽阔的街道和很多很多的房子,甚至可以看到飞驰的汽车。幼小的我们觉得它就是大人们所说的风水宝地,它就是传说中的海市蜃楼,那里意味着数不清的糖果、喝不完的汽水、看不完的小人书和电影……
美丽的东山公园是科镇人晨练、休闲的好去处
以后每当上山挖药材,总会上高台上看一看县城的风景,虽然大人们所说的转角商店、灯光场、电影院、新华书店、国营饭店、粮食局、汽车站、物资交流大会我长大了都去过,远没有站在高台上看它那样美丽,那样令人神往和陶醉。
现在每当听到快手或抖音唱起“瓦蓝蓝的天上飞雄鹰,我在高岗晀望北京,侧耳倾听母亲的声音……”这首歌的时候,我也会哼上几句:瓦蓝蓝的天上飞雄鹰,我在高岗晀望县城,科布尔镇是养育我的母亲,放眼欲穿崇山峻岭,我在厨房歌唱县城,谁的眼晴掠过了风景……
文中图片由常淑兰提供
该文作者为察右中旗人,1972年出生,1992年毕业于察右中旗一中,现供职于呼和浩特如意开发区一家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