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书》:“结硬寨,打呆仗”,做足准备、静待时机是关键

曾国藩率领湘军与太平军交战数年,不仅磨砺了意志,而且还根据实际经验总结出了一套军事理论。

在九弟曾国荃率领吉字营与太平军作战时,曾国藩在往来书信中多次向他论述了自己的军事思想,希望弟弟能够有所收获与领悟。

01 做足准备是关键

在《致沅弟·凭壕对击坚忍不出》中,曾国藩就提出了“凭濠对击,坚忍不出”的观点。

“城贼猛扑,凭濠对击,坚忍不出,最为合法。凡扑人之墙、扑人之濠,扑者客也,应者主也。我若越濠而应之,则是反主为客,所谓致于人者也。我不越濠,则我常为主,所谓致人而不致于人也。稳守稳打,彼自意兴索然。”

曾国藩把坚守阵地作为主动,认为敌人来袭是客,我守阵地是主,如果反主为客,就会受制于人。以主待客,就能稳扎稳打,最终赢得战斗的胜利。

“峙衡好越濠击贼,吾常不以为然。凡此等处,悉心推求,皆有一定之理。迪安善战,其得诀在不轻进不轻退六字。”

曾国藩从峙衡、迪安两人在战场上的不同表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也说明了不轻进不轻退的好处。

02 结硬寨,打呆仗

对于战争的胜负,曾国藩有着“三分在人,七分在天”的唯心主义思想。但这并不意味着人就可以不作为,对于这“三分人谋”,曾国藩可谓下足了十分的功夫。

他在认真总结古代兵法方略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制订出每次战斗的作战计划。

曾国藩将“稳慎徐图”“谋定后法”作为战争的指导方针,强调作战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反对贸然出兵,越濠击贼。

他曾经对将士们说:“宁可数月不开一仗,不可开仗而毫无安排算计。”可见他对战前准备工作的足够重视。

他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认为太平军人数众多,而且能攻善守,而湘军人数较少。在这种情况下不适合硬拼,而应该走稳扎稳打的路线,建设深沟高垒,反客为主,以逸待劳,这就是所谓的“结硬寨,打呆仗”。

在稳慎中求胜利,是曾国藩战略思想的核心,他并不图谋速战速决,而是要让军队养精蓄锐,做好万全的准备,看准时机再出击。

这样虽然看起来很慢,但实际上由于军士们斗志昂扬,准备充足,往往可以一击而胜。

其实,这种军事战略对我们现代人的生活也是有启发的。

我们在做任何事情时,如果没有准备就贸然行事,往往会欲速则不达。而做好充分的准备,见机行事,择机而动,才是成事的关键和前提。

03 以静制动,以稳求胜

长江是清军与太平军作战时的重要战略地点,长江之上有几个重要的码头,例如武昌、九江、安庆和江宁。

此时,武昌和九江已经处于清军的控制之下,在攻克被太平军霸占的江宁之前,最重要的就是要攻打安庆。

于是,太平军和清军便在安庆开启了激战,负责攻打安庆的便是曾国藩的两个弟弟曾国荃和曾国葆。

咸丰十年四月,曾国荃率领的吉字营围攻安庆,与太平军进行对峙。

咸丰十一年正月,湖北巡抚胡林翼前来支援安庆。太平军打算“围魏救赵”,通过攻打武昌来解安庆之围。

《致沅弟季弟·惟有一静字可以胜之》这封信就在这种局面之下写的。

曾国藩十分强调以静制动,以稳求胜。在这封信中,曾国藩指出:“凡军行太速,气太锐,其中必有不整不齐之处,惟有一静字可以胜之。不出队,不喊呐,枪炮不能命中者不许乱放一声,稳住一二日,则大局已定。”

一个静字,一个稳字,看出了曾国藩的用兵之道。

04 为何要强调“静”

“吾兄弟无功无能,俱统领万众,主持劫运,生死之早迟,冥冥者早已安排妥贴,断非人谋计较所能及。只要两弟静守数日,则数省之安危胥赖之矣。至嘱至要。”

曾国藩在信中劝告弟弟们,面对这样的紧张局面,一定要“持以谨静专一之气”“静守数日”,千万不要慌乱,不要忙中出乱、乱中出错。

在普通人看来,这种主静的学问与兵不厌诈的军事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那么,曾国藩为什么要强调“静”字呢?

曾国藩在京师做官时,曾经研究过理学,而“静”正是理学所强调的。“静”在平日里也许比较容易做到,而在紧张激烈的战争环境中还能发挥作用吗?

曾国藩在信中给出了自己的解释。

“吾之不肯令鲍军预先北渡者:一则南岸处处危急,赖鲍军以少定人心;二则霆军长处甚多,而短处正坐少一静字。若狗贼初回集贤关,其情切于救城中之母妻眷属,拼命死战,鲍军当之,胜负尚未可知。若鲍公未至,狗贼有轻视弟等之心,而弟等持以谨静专一之气,虽危险数日,而后来得收多、鲍夹击之效,却有六七分把握。”

他认为鲍超霆军的缺点在于缺少一个“静”字,因此劝诫弟弟一定要“以谨静专一之气”来应对危局,不要轻率出兵,而要择机而动。

这种观点虽然看上去有些迂腐,但这种处变不惊的心态,对战争的胜负却有着很大的影响。

从史实来看,曾国藩的这个主张是正确的,太平军最终由于自己的失误未能实现“围魏救赵”的计划。

可见,我们一定要学会静,学会稳,静观其变,静待花开。特别是在危难之时,更应该做到这两个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