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随想 || 作者 听雨赏蕉
作者前期文字链接:
《海之梦》《歌与戏——童年的记忆》《戏帽和木活——失传的手艺》《长兄如父》《电影情缘》
一种节日是一种生活方式,
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文化认同。
除夕团圆,是对家庭、亲人的责任与关爱;
清明扫墓,慎终追远,表达对先祖与逝去亲人的怀念;
端午佳节,激励人们坚守高洁,淡泊名利;
月圆中秋,感念收获,慰籍离情;
九九重阳,敬老行孝,感恩回报。
时序维新,四季更替,由春节而流远,由春节而肇始。
春节承载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记忆,积淀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品质与价值理念。
春节是一种特色鲜明的文化烙印:
每到春节,这片坚实的黄土地上便涌动着鲜明的色彩——春联的红色,寄托着人民对来年生活的美好祝愿。
新桃换旧符,展现新气象!
每到春节,这片纯朴的黄土地上便传震着清脆的声音——鞭炮的撼响,寄托着人民除邪祈安的平安心愿。
爆竹辞旧岁,祈盼和谐年!
千里冰封,挡不住回家的脚步。
南来北往的游子,旅途的坎坷,依然掩饰不住回家过年的执着和期待。
“年”把一贯千年的黄土地装扮成了动人的红色,幻化成平安的音符;人们把所有的期翼都写进这浓烈的色彩,熔进这吉祥的声音。
春节是一种文化传承的广度和深度:
在我们每个人童年琐碎的记忆中,都残留着对“年”的清晰记忆。
每逢过年,我们都能重温祖祖辈辈的生存方式---
民风淳朴,乡邻友善,
辛苦劳作,改天换地。
体味他们对这片土地独特的感情和精神寄托---
政通人和,整建家园,
坚守责任,国富民强。
体察华夏大地上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朗朗精神---
民殷国富,平安幸福,
国家统一,民族复兴。
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都延续先辈的足迹,行走在“年”文化的风景线上。
春节是维系亲情淳朴至诚的纽带:
不管身在五湖四海,还是独处天涯海角。
每逢过年,都要释放一切担负回家团圆,看望父母,拜见乡邻。
使无助的孝心得以使慰藉,使疲惫的身体得以休养。
父亲准备了香表门神,烫一壶甘甜醇香的老酒---
敬崇神灵,简表诚意,
享受团聚,大爱如山。
母亲准备了窗花新衣,备几桌乡味浓烈的美食---
勤俭洁雅,光扬家风,
山珍土味,待客款友。
将“年”的气氛烘托得更加浓厚---
这种对亲情的关怀深植于炎黄子孙的心灵,任何人都不会游离于“年”文化的感召和慰籍之外。
春节是一种笃定执着的文化信仰:
每到过年,人们总是把祭品摆上香案,感念先祖恩佑,泽被千年。
承先祖优秀遗德,启后世不屑子孙。
这种滥觞于多元化的共性风俗维系着人伦情理、薪火相传。
当我们走出“年”的氛围,回望先祖们爬涉的历境,体悟父辈指点的人生道路,我们也许能从“年”的厚重文化中读懂真正的精神回归。
这正是“年”文化作为华夏母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焕发出生生不息的光华所在。
春节就是春节,是龙的传人心目中永远不灭的文化圣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