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课改理念,推进有效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实施,新的教学理念已经根植于课堂教学之中,然而仍有部分教师对新课改理念的把握不够,致使课堂上缺少有效的训练,导致课堂上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的现象不断显现。因此,加强教学管理、推进有效教学是当前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那么如何适应新课改的要求,真正做到课堂教学的有效和高效呢?笔者认为应从有效备课、有效课堂、有效作业三个方面入手。
新课程改革以来,广大教师以新课程理念为引领、积极投身到教学研究与改革之中,以高度的创新精神实践了新“课程”,涌现出一大批新经验和新课例,令人欣喜振奋。但在听课观察中,我也发现少数教师的教学行为与新课程理念有差异:一是固守传统理念,如“仓库式教学”、“粗放式教学”、“结论式教学”、“模仿式教学”、“训斥式教学”等。二是产生新倾向的“形似神异”,在教学中,出现“低效”和“无效”现象,如“自主”没有落到实处,“合作”存在无效现象,“探究”没有抓住重点,“对话”理解不够全面,“赏识”需要教师真诚等。
什么是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是符合教育教学客观规律,有效率、有效果、有效益的教学过程和结果,是以学生的多元发展为本位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即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能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促进学生和教师正向、持续变化的教学就是有效教学。“有效教学”这一概念首先意味着并不是所有的教学都是有意义和有价值的,它可能是低效的、无效的,甚至可能是负效的。基于自主学习的理念,有效教学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特征:学生非常明确学习的意义;有明确的学习主题和任务;对于教学过程学生有实质性的参与;新知识的学习是基于学生已有的经验背景;将认知策略和学习策略作为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关注点。
钟启泉先生认为“有效教学的最终标准是学生成长”,为了达成这个目标,他提出:课堂要转型;教学的转型是以教师角色的转变为前提的,召唤一线教师“决战课堂”。余文森教授在《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命脉”》中明确了考量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必须综合考虑三个要素---提高学习效率、增进学习结果、强化学习体验。
有效,是教学的生命,是提升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要实现有效教学,就需从根本上转变教的方式、学的方式。
一、有效备课:集思广义 捆绑评价
提高教师备课的质量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前提,但相对而言,农村初中师资力量和水平有限,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备课的效益,我校的主要做法是:开展每周一次的教师集体互助备课,集思广义的同时,建立和实施“四定、五统一”的互助备课办法。“四定”即定时间、定内容、定地点、定中心发言人;“五统一”即统一进度、统一教学目标、统一单元知识点及重难点、统一印发资料和练习、统一单元检测及评分依据。这样就逐步形成了“分块备课、集体评议、个人修改、形成教案、注重反思”的互助备课研讨模式,使优秀的教学资源得以共享,教研氛围越来越浓厚,有效地提高了教师钻研教材、改进教法、探索学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教师集体备课发挥了团队作用,为进一步倡导合作精神,学校还以备课组为单位实施备课组教师捆绑考核评价,有效提升了单科质量。为避免出现教师为提高单科成绩各自为政的状态,学校及时出台班级协作组制度,以两个班所有学科教师为单位,设立班级协作组,组长为班级召集人,以此解决学科间平衡问题。同班级教师在召集人牵头下,定期组织班级教学情况集体会诊活动,对全班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认真摸排,细致分析,狠抓薄弱学科,极大地提高了各学科教师间的合作效率。
二、有效课堂:激情和谐 互动高效
实现有效教学,课堂教学是关键。课堂教育是实施素质的主渠道,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共同活动,要求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培养创新能力,陶冶品德和美感,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
在课堂教学方面,我们要着力构建好四种课堂:
1、情感课堂:教师上课充满激情,神采飞扬,精力旺盛,以教师的激情唤起学生参与的热情。激情是一种能把全身的每一个细胞都调动起来的力量,最好的劳动成果,总是由头脑聪明并具有工作激情的人创造出来的,激情是工作的灵魂。教学就是和学生一道分享对于学习的激情,分享发现的惊喜。好教师注视每个学生的眼睛,穿梭于课桌和学生之间,提醒所有的学生从事当下的学习,以便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让学生在课堂上“感悟”与“对话”共舞,“激情”与“理性”齐飞。
2、和谐课堂:教师上课要充分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积极主动创设一个富有人情味的、使学生感觉充满愉悦的、气氛融洽的课堂教学环境。“教师与学生的脸是相对的,但感情不能对立”。学生只有感受到尊重,体会到尊重,才能唤起学生对未来、对生活的乐观和希望。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师生间的和谐可以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的实施。教师要把自己和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上,“蹲下身子和学生说话,走下讲台给学生上课,自觉接受学生的评价,努力做学生喜欢的教师”。在课堂上教师要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一位学生,把尊重的话语送给每一位学生,把和蔼的微笑洒向每一位学生。
3、互动课堂:教师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积极调动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要营造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良好的教学氛围。“课堂互动”是实现学生知识建构的重要形式和过程---这是一个产生想法和发展想法的过程:你的思想会点燃我的思想,而我的思想又可能丰富、深化或修正你的思想。教师在课堂中的职责之一就是为学生创造一个尽可能开阔的思想平台,让他们独立地思考、自主地选择。“在引导下发现”和“在发现中引导”,才能充分展现课堂教学动态生成性的格局,使课堂焕发出生生不息的生命活力。同时,要合理、大胆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课堂效率的生动性、形象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4、高效课堂:传统的课堂教学之所以效益不高,主要原因在于教师效益意识不强,没有把促进学生的发展落到实处。教学有没有效益,不是看教师教的内容多,学生做的作业多,也不能简化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或“教得认真,教得仔细”;而是看在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过程的综合表现,看学生学到了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学得好不好,会不会学,看是否有效促进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多元、有差异发展。提高教学效益,要求教师在每一个教学细节,都能从深层次上关心学生的发展,积极开展行动研究和策略实施,把有效教学扎扎实实地落实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过程和结果中。我们应紧紧抓住新课改这个契机,更新教育思想,改变教育观念,坚持教学创新,在寻找新的增长点上做文章。通过优化整合教学资源,强调有效教学,改进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时间利用率,减少无效时间,实现有效时间最大化,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改善学生学习方式,实现教育质量的提高。
总之,有效课堂是每一位教师的终身追求,也是一名成熟教师的专业理想,只有进一步关注课堂、深入课堂、理解课堂,我们的课堂教学才会更加丰富精彩。
三、有效作业:教师下海 学生上岸
学生的负担重在哪里?其实就是没完没了重复无益的作业和练习。要把学生从无边的题海中解放出来,惟有把教师推下海,通过教师对题海的消化、吸收、筛选、归类和提炼,最终到学生手里的作业少而精,这样才能彻底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为此,学校要求教师布置作业前要自己先做完一遍题,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精选出一套题型绝不重复、内容绝不雷同的练习卷,每天每学科不能超过一张。
缘于这一理念,学校教师还设计推出分层次作业,注重作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即作业在题型设计上分层,设计基础题、提高题、拓展题等差异性作业;作业在容量上分层,不同层次的学生给出适量的作业;作业在完成时间上分层,根据差异来规定不同的完成时间;作业在批改上分层,本着激励的原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同时,创新作业评价机制,学生完成作业后,先组织他们在小组内相互批改,并标注出错误之处,然后由各学习小组长进行第二轮评价,最后由教师进行评价,对出现的共性或个别问题,进行集中或个别反馈。
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做好作业的布置、批改、讲评和订正四大环节,并把作业作为教学系统的一个重要的子系统,作为检验、巩固和反馈教学效果的必经之路,作为师生交流合作的重要桥梁,作为张扬个性、发挥学生创造力的渠道之一,作为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与态度、提高教学实绩的有效途径,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总之,当前最能体现新课程的理念,最能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同时有利于被学生认同和喜欢,最能有利于教师获得成功体验并逐步成长的教学就是有效教学。“有效的教学”呼唤“有效的教师”,“有效的教师”创造“有效的教学”.努力探索新课改下课堂教学的有效抓手,寻找更适宜学生被提高的切入点,我们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高效益的有效教学。
追求有效,是教育教学的永恒主题,更是我们广大教师的一种理想境界。它的实现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我们广大教师继续不断地去实践、思辨、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