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世界,世界在身边。第124,马桥文化的亭林
上海所在的环太湖流域,在新石器时代大致经历了几个阶段,都被命名为文化,按照时间前后,分别为:
马家浜文化,约距今7000年--6000年;
崧泽文化,约距今6000年--5300年;
良渚文化,约距今5300年--4300年;
马桥文化,约距今3900年--3200年;
可以看出,从马家浜文化到崧泽文化,再到良渚文化,在时间上是可以衔接的,从出土的文物来看,文明的发展基本上也是一脉相承的。但是从良渚文化到马桥文化之间有400到500年的断档,从出土的文物比较,后起的马桥文化竟然大大落后于之前的良渚文化。
后来发现了广富林文化,约距今4300年--4000年,填补了良渚文化和马桥文化之间的空白,但是从出土的文物看,广富林文化既不是良渚文化的继承者,也不像是马桥文化的源头,而且广富林文化的遗址特别少,不清楚这些人群是如何繁衍生息的。
马桥文化现在被认为是先越文化,相当于中原的夏商时期,到西周以及后来的春秋时期,生活在太湖平原上的族群被称为百越,或者东越、或者山越等等,他们应该是马桥人的后裔。
但是,在马桥文化和春秋时期的百越之间,同样出现一个断档期,时间大概有100年,那是几代人的时间,不可能是马桥人整体迁移出去,过100年,再整体迁移回来。
马桥遗址发现于1959年,1982年把这种类型的文化定名为马桥文化。1966年,在亭林镇发现古文化遗址,之后经过数次挖掘,发现其下层为马桥文化,上层介于马桥文化和春秋越文化之间,承上启下,将二者之间的缺环补上了,但亭林遗址反应的还是偏向于马桥文化更多一些,后来被命名为马桥文化亭林类型。
这个遗址现在位于亭林公园内。
大门两边是居民楼
你好,亭林先民
遗址出土的文物基本都保存在金山博物馆,一小部分在上海博物馆,原址除了这块省级的文保碑,还有几个石雕。有意思的是,石雕表现的是良渚时期的玉器,大概这个时间更悠久。
有玉璧、玉琮,还有一个大概是耘田器或者玉璜
亭林的文化人最早的大概是顾野王,元代有杨维桢和陶宗仪,后来比较少,最年轻的是韩寒,这几年似乎听不到韩少的声音了。
顾野王读书堆应该是整修好了,其伟岸的雕像矗立在顾公广场上。这次得以绕读书堆一圈,看完整了。这个土堆目前残高4-5米,上面长满了高大的乔木。越人的墓葬与中原地区不同,先是土墩墓,后来发展为石室土墩墓,目前在环太湖平原发现的土堆,几乎都是这个用途。顾野王是否在此读书不确定,但这个土堆下有古越人的墓葬,大概是可以想象得到的。
在亭林镇南1公里左右,有一个招贤浜遗址,属于马桥文化,大概也是亭林类型。《马桥文化探微》一书有介绍:
另外百度的介绍要详细一点:
根据这些介绍,谁要是能找到这个遗址,一定是天才。好在美篇有文章介绍,那位先生费了老劲才摸索到原址,多谢多谢!
不是桥港,而是祝家港
松金公路口有这个标志,我看到一个花丛,没看到海
招贤浜遗址涵盖良渚文化、马桥文化、吴越文化,也有唐宋时代遗存,以马桥文化堆积为主。马桥文化的陶器出现了少量的硬陶和原始瓷,这是马桥文化的特点。招贤浜遗址的发掘面积较小,出土遗物较少,但这些零星的发现也为了解上海地区古人类的活动提供了重要线索。此遗址是省级文保单位。
距离那座拱桥100多米有一座小房子,当年发现第一个文物的地点在那儿
从房子的正面看,住在里面的人不容易
前面的土堆大约2米高,上面种了南瓜,可能不是有意种的
亭子兄告诉我:“这个遗址的文化堆积层要枯水季节从河岸断面才能看出来,说明现今你看到的高出平地2米,可能是后期开挖河道淤土堆积的岗地,撇开历代地层堆积,良渚时期的文化层埋藏应该相对比较深才是。”嗯,现在是丰水期。
这一片土地已经出租给外来农民耕种,如同三千多年前的马桥人(亭林人)一样,他们以农耕为生。不管彼此的工具有什么区别,其实我们的目的都一样,都是为了生存,生存之余,找点乐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