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课程思政”优秀课程建设经验分享(二)|新材料与加工技术导论
编者按
课程思政建设是全面提高人才培育质量的重要任务,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按照《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天津大学先后开展了两批课程思政建设立项,通过以点带面、示范带动的方式,涌现出一批优秀的“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为此,天津大学教务处特别推出“课程思政”优秀课程建设经验分享,陆续展示各类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工作的经验和做法,敬请关注。
一、主讲教师介绍
何春年,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二、课程介绍
《新材料与加工技术导论》课程是18-19学年第1学期针对材料学院所有大一年级学生新开的一门材料专业导论课程,前身是《材料科学导论》,已经授课人数283人。
课程主要采用讲座的方式,而最终采用的考核方式是学生的文献调研报告,学生选择一种感兴趣的材料领域,通过文献调研以期达到对该领域有一定初步认识的目的。从试卷分析可以看出,学生的课程达成情况较好,平均分为83分。所有授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能够从自己熟悉的材料领域入手,重点讲解材料四要素在该领域的应用与意义,并引入相关领域的国际前沿和重要应用,并兼顾材料工程与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授课效果较好,达到了课程目标和毕业要求。从学生的调查问卷可以看出,学生对课程满意度很高,认为教师授课过程中难度总体把握较好,并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同时,学生希望进一步加强课程研讨,增加实验或参观,并优化教学内容,进一步提升学生满意度。
本课程拥有一支强大的师资力量,由金属、高分子、无机非金属、焊接、新能源等方向的6名材料专家和教授组成,包括国家级教学名师赵乃勤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李悦生教授、国家精品课程负责人杜希文教授、以及季惠明教授、胡绳荪教授、何芳教授,这些教师不仅在教学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和积累,还在材料科学各个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和成果。
三、课程特色与创新
课程团队建设再丰富
本课程为我院新材料与加工技术类工科试验班学生步入大学后的第一门专业类课程,也是学生首次从专业角度理解我校“家国情怀、全球视野”的培养目标以及材料人应担负的社会责任和应具备的工匠精神。为此,学院高度重视该课程的建设,组建了由教学副院长作为课程负责人,各专业(方向)教学主任作为课程管理团队成员,专任教师作为课程工作团队成员,国家教学名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高层次人才、资深教授和青年骨干教师等作为课程主讲教师,以及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作为课程共建教师的课程团队。
课程教学大纲再修订
结合我校新工科建设“天大方案”、学校2019级本科综合培养方案制订要求以及我院各专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针对所设定的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对本课程的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了再修订。通过将课程德育目标与课程原有教学目标的有机结合,在新修订的课程教学大纲中对课程目标进行了调整与优化,突出了课程目标对于毕业要求中“天大品格”的支撑,并明确了相应的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考核方法与标准。
课程教学内容再优化
根据修订后课程教学大纲中关于教学内容的设定,主讲教师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不只是讲述了料科学与工程所涉及到的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功能材料与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等主要专业方向的相关基础知识;同时还通过实际工程例子让学生了解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材料人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课程考核要求再细化
针对所设定的3个课程目标,通过对原有课程考核内容和考核标准的进一步细化,制定出了较为明确且可实施的课程考核与评价方式及标准,从而实现了对课程目标达成及教学成效的有效评价,特别是其中德育渗透教学成效的有效评价。
四、取得成效
教师垂范以彰显良好师德师风
如前所述,为了保证该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的高质量运行,以教学副院长为课程负责人,建立为课程的管理团队、工作团队和课程主讲教师团队。课程建设各团队教师均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丰富的教学经验、较高的学术造诣,并能够积极投入此次“课程思政”改革。根据学生及听课教师的反馈,均体会到了本课程主讲教师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师德师风,课程教师体现了新时代高校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和以德施教。
课程大纲修订以融入思政教育
结合我校新工科建设“天大方案”、学校2019级本科综合培养方案制订要求以及我院各专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我院三个专业均制定了相应的毕业要求(均为14条毕业要求),其中第一条均为品格方面的要求。在本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过程中,针对毕业要求、课程思政教育、专业知识引导等多重要求,制定了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并结合课程的教学内容实际,明确了思政教育的融入点、教学方法和载体途径,以及相应的教学成效评价标准与方法。
教学内容优化以培养家国情怀
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衔接和融合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进一步的优化。根据所设定的教学大纲的要求,课程的教学内容不只是对材料科学与工程所涉及到的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功能材料与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等主要专业方向的相关基础知识进行介绍和引导,更是通过相关以材料为先导的实际工程介绍,特别是国家重大工程介绍与讲述,使学生了解作为中国材料人应当掌握的专业知识,以及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同时通过对世界材料相关领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以及我国在该领域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等的介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教学成效考核以评估课程目标
为了有效评价课程的教学成效并使学生了解科技论文的基本写作规范和要求,课程制定了明确的课程考核与评价方式及成绩评定标准。目前课程的考核以文献报告的形式进行,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爱好,以某一实际应用需求为切入,选择一种材料或加工制造技术,通过图书与文献阅读、网络调研等方式,谈谈对此类材料或材料加工制造技术的认识。同时,参照学校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模板,制定了本课程考核文献报告模板,让学生在完成报告的同时了解科技论文的基本写作规范和要求。
编辑:姚颖
审核: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