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僧打碎的玻璃盏有多珍贵?

(博士论西游第三〇二讲,选自《西游谜中谜》(118)第四章――沙僧的受刑之谜)

通过前两天的分析,我们已经知道,沙僧打碎的是确实是“玻璃盏”,而不是所谓的“琉璃盏”!并且,在上一讲的最后,我们还提出了一个问题,玻璃盏到底有多珍贵,值得玉帝把自己的贴身侍卫贬下界,变成妖怪吗?

说真的,在中国古代,玻璃确实是十分贵重的东西,其价值远远超过黄金!

在战国时,只有玻璃珠,以及镶嵌在剑格上的小块玻璃;到两汉时,除了玻璃珠之外,才有了器型较大的玻璃璧;魏晋南北朝时,工匠已掌握玻璃吹制技术,能够吹制器型较大的薄壁玻璃容器,但是,该时期比较常见的玻璃器仍是玻璃珠、环之类的小型装饰品。

到唐宋时期,我国的玻璃技术继续发展,但是仍以进口的西方玻璃器皿为主,而在上层社会受到极大欢迎。明清时期,虽然出现了一些官办玻璃作坊,但是玻璃仍然没有完全普及民间,玻璃器皿依然是贵重物品。

从上述对玻璃制作技术的考证,我们可以看出,在我国古代,玻璃制品,特别是玻璃器皿的制作难度很大,玻璃制品数量极少,按照“物以稀为贵”的原理,完全可以想象出玻璃的贵重程度。

不过,在明朝时期,玻璃器皿到底有多贵重,本人没有查询到具体价格,但是我们可以从另外一部古典名著的相关内容,来印证玻璃器皿在中国古代贵重程度,该名著就是众所周知的《红楼梦》。

《红楼梦》第六回有段情节,在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时,宁国府的贾蓉来找王熙凤,要借她娘家王府送给她的“玻璃炕屏”,并且还告诫贾蓉,“要碰一点儿,你可仔细你的皮!”贾蓉看到王熙凤答应出借“玻璃炕屏”时,他“喜的是眉开眼笑”,连忙说道,“我亲自带了人拿去,别由他们乱碰。”

从以上情节可以看出,富贵之极的宁国府,当时也没有一件像样的玻璃制品,可见在作者曹雪芹时代,即清朝中期,玻璃制品的贵重程度!说其价值远超黄金,恐怕也不为过吧?

在清朝中期,玻璃制品就如此贵重,可以想象,在二百多年前《西游记》成书的明朝中期,玻璃制品数量会更少,价值要更加贵重,因此,作者将沙僧打碎的器皿说成玻璃盏,也在情理之中了!

否则,如果沙僧打碎的是价值普通的器皿,比如说,是我们大多数读者认为的,在当时较为常见的琉璃盏,那玉帝要将其贬下界,也就不合常理了!

不过,即使沙僧打碎了价值不菲的玻璃盏,玉帝就要把他贬下界吗?要知道,玉帝可不只是富有四海,还是“富有三界”呢!不就是一只玻璃盏吗?再贵重,也不如人贵重呀!

战国时齐威王,曾经有一个著名的典故,那就是,“不以珠为宝,而以人为宝”,从而成为战国七雄之一,难道三界之主的玉帝,他的见识还不如一个人间的诸侯王吗?

当然不!能知过去未来,具有大神通的玉帝,当然知道“贵人贱物”的道理,他把对自己忠心耿耿的沙僧贬下界去,而是有自己的特殊考虑!

玉帝到底是怎么考虑的呢?我们明天接着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