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戛尔尼访华,表面的盛世掩盖不了衰落的事实
如果问起清朝和英国之间有什么关联性的事件,很多人会想到鸦片战争,因为这场战争使得中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
不错,鸦片战争是清朝和英国之间的一次重大事件,但在这之前,英国曾经尝试过和清朝官方进行交流,这个事件就是马戛尔尼使团访华。
1792年9月26日,马戛尔尼使团从英国出发,开始了前往中国的路程。
英国为什么想要派使团来访问中国?
马戛尔尼使团是英国第一次向清朝派出的使团,我们知道英国和中国之间相隔千里,想要来访问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英国花费这么大力气派出使团长途跋涉到中国,究竟有什么目的呢?
首先,当时在欧洲有着“中国热”的背景。在马戛尔尼访问中国之前,包括英国在内的欧洲多国都想了解中国这个神圣的国家。当时欧洲为什么想要了解中国?分析之下有四个原因:
一个是因为书的影响。《马可·波罗游记》里面对中国的描述让欧洲人对中国有很高的期待和向往。中国究竟是什么样的国家?中国真的像书上写的那么好吗?中国是不是就是传说中的天堂?
第二个原因是丝绸之路。从汉朝开辟丝绸之路后,通过丝绸之路,欧洲获得了中国制造的丝绸、茶叶、瓷器等等。能产出这些东西的地方,究竟是怎样的?这个原因使得欧洲人对中国这片土地一直保持着一种好奇。
第三个原因是当时欧洲有着“中国是以孔子的理论来指导的国家”这样一种说法。孔子的治国理念在当时的欧洲很火,就连伏尔泰说也说:“在道德上欧洲人应当成为中国人的徒弟”。
第四个原因是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辉煌的四大发明。
丝绸之路
当然,想归想,如果只是想要去看一看中国是什么样,那英国没有必要派一个大的使团来正式访问。因为这样一次访问路途遥远,花销可不少,所以英国肯定有更重要的目的。是的,英国想要通过这次访华,开拓中国市场,同时进行必要的资料收集。英国以给乾隆祝寿的名义,对大清进行访问。
当时的英国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生产力提高了,能够生产出来的商品也就多了,这么多的商品要去哪?流向市场,但原来的市场就那么大,因此需要开辟新的市场。英国派出使团访华,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开辟中国市场,和中国通商,同时进行必要的情报搜集。
英国工业革命油画
马戛尔尼访华时的英国和大清的对比
英国:英国早在17世纪就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之后在18世纪60年代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中机器取代了人力,使得生产效率得到了巨大的提高,同时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大清:此时的大清正处于乾隆统治时期,处于康乾盛世之下。在1792年,清朝平定了廓尔喀,乾隆成为了“十全老人”。
乾隆皇帝画像
马戛尔尼使团到达中国后失望了
经过了几个月的时间,马戛尔尼一行人终于到达了中国,但在中国的经历却让马戛尔尼很是失望。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康乾盛世下,但马戛尔尼却看出了盛世背后的衰落。
由于事先有打过招呼,马戛尔尼使团到达中国后,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受到当地官员的热情招待。马戛尔尼经过观察,发现中国没有像《马可·波罗游记》记载的那样好,虽然是康乾盛世,但却看不到盛世的样子,百姓的生活十分艰辛:
“所经每个省的农民大都一贫如洗。就是那些受雇到船上来伺候大使及其扈从的人,情形也强不了多少。我们把吃不完的残羹剩饭以及不要的旧衣物送与他们时,每次他们都如获至宝,然后跪地磕头,千恩万谢,甚至感激涕零。北京城内屋宇老旧,街道狭窄、肮脏,平时灰尘扑面,一下雨便满地泥泞,沿街到处是行乞讨饭的乞丐,人们衣衫褴褛,面容枯槁,城内居然有大片大片的荒地,不是长满蒿草就是房屋坍塌已成废墟。”
统治阶级生活奢侈,但普通百姓的生活却很苦。实在是很难让人想象:当英国使团把吃不完的剩菜剩饭不想要的旧衣服给百姓时百姓都非常高兴,仿佛好像是捡到宝贝一样磕头谢恩千恩万谢。
关于老百姓的穿着和形象,法国作家阿兰·佩雷菲特在他的著作《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中写道:
“男人与女人的衣着没有区别,一律都是蓝布衫,宽袍长裤,男人只留一绺长发辫外,前额都剃光头。”
康乾盛世,并没有使百姓的生活得到较大的提高,依然有很多的百姓连吃饱饭都是问题。
马戛尔尼使团除了发现百姓的生活艰苦外,还发现了清军的战力不行。
马戛尔尼一行人到达定海后,定海总兵和定海知县带着军队来迎接,带着军队、让军队来摆列,目的是想展示大清帝国的军威,让清兵挥舞着长枪大刀来彰显自己的兵强马壮。
清朝官员迎接马戛尔尼一行人
想法虽好,却毫无作用。英国的军力十分出色,清兵的这些举动显然无法达到展示军威的目的。马戛尔尼观察士兵,不仅看出了清军的武器落后,也看出了清兵的散漫,没有精神。
军队对于一个国家来讲是十分重要的,清军散漫、没有精神、没有纪律,这样的军队如果打起仗来,能打赢吗?
对科技的无视,是乾隆乃至整个大清的悲哀。
马戛尔尼使团来中国有带着一堆礼物,这些礼物包括蒸气机、棉纺机、梳理机、织布机、天文仪器、车船模型、卡宾枪、步枪等等。这些礼物显示了当时英国先进的科技实力,英国在准备礼物方面是下了大功夫的,他们认为这些礼物能够得到乾隆和朝廷官员们的喜爱。
可马戛尔尼还没见到乾隆时,就因为礼仪问题与清廷发生了争执,经过妥协后方才见到乾隆。让马戛尔尼一行人感到失望的是,乾隆面对这样一堆“重量”慢慢的礼物时并没有任何的兴趣,认为这些东西都是奇技淫巧,甚至还有些扫兴。
认为科技是奇技淫巧,乾隆这种想法害了清朝。如果当时乾隆能够细细欣赏英国送来的礼物,并且派人去研究去学习,那大清将完全不一样。
马戛尔尼见乾隆时单膝下跪的漫画
马戛尔尼使团来到中国是有任务的,他们想和中国谈判,马戛尔尼向清廷提出了六项要求:
1.允许英商到宁波、舟山和天津贸易;
2.准许英商像以前俄商一样,在北京设立商馆;
3.将舟山附近一处海岛让给英国商人居住和收存货物;
4.在广州附近划出一块地方,任英国人自由来往,不加禁止;
5.英国商货自澳门运往广州者,享受免税或减税;
6.确定船只关税条例,照例上税,不额外加征
我们必须说这六项要求有一些是关于贸易的正常要求,有一些是具有殖民性质的。对于殖民性质的不合理要求,拒绝是必须的,但关于贸易的正常要求,清朝如果同意对自己也是有利的。但乾隆直接全部否决掉,对于马戛尔尼希望进行的谈判也直接回绝掉。
马戛尔尼到访的最重要的目的没有达到,就被催促着离开。无奈,马戛尔尼一行人只好离开北京。
经过了自己亲身的经历和观察,马戛尔尼看透了清朝是表面上很强大、但实际上却很虚弱。他说道:
清政府好比是一艘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它之所以在过去一百五十年中没有沉没,仅仅是由于一班幸运、能干而警觉的军官们的支撑,而她胜过邻船的地方,只在她的体积和外表。但是,一旦一个役有才干的人在甲板上指挥,那就不会再有纪律和安全了。
可悲的是,马戛尔尼希望用谈判打开中国的市场,被乾隆拒绝了;几十年后,英国就用武力的方式强行打开了中国的市场。
更多精彩:原神刻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