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小学生减负,必须搬除这个绊脚石
“减负”对孩子们来说不是一个新词,仿佛“曾经”的“减负”总是无疾而终,“减负”为什么减不下来?究竟什么是“减负”的绊脚石?这次的“双减”政策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期待?一起来看这篇文章~
年龄稍长一点的老师和家长都知道,“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不是最近才提出来的,它是一个多年未能解决的难题,此次“双减”还增加了“减轻校外培训负担”方面的政策,让我们又充满了期待。
减负的好处和重要性不言而喻,减负过后,孩子会有更全面、更长远的发展,身心也会更健康,是明摆着的好事。但只要涉及了自己“一亩三分地”时,大家又似乎不约而同选择了不肯放手,都觉得自己的孩子或学生今天不能输,一定要给自己的孩子或学生不断加码才放心:自己的学校能晚放学一会儿就晚放吧;自己的班级今天能加一张练习卷子就加一张吧;自己的学科能多占点学生的课后作业时间就是赚到;自己的儿子或女儿能多上一个课外补习班就能超过多少个孩子……每个人都不放过自己的孩子或学生,总是希望别的孩子或学生减。纵观“曾经”的“减负”,每一次都有相当的决心和力度,但最终都在每个个体满是眼前利益的考量面前败下阵来,总是无疾而终。为什么?
有人将学业负担减不下来归因于中考及高考,确实有一定的道理,但并不是全部的原因。小学生离中考、高考还较遥远,但他们的生活也并不轻松,总是忙得有如陀螺一般,让人看着着实心疼,他们的学业负担也是中、高考带来的吗?小学生的学业负担,有的是家长给的,有的是老师给的。老师为什么要给学生加码?是老师在为孩子将来的中考、高考做准备、打基础吗?可能有一些这样的因素,但不是决定性因素,最根本的还是不少地区都有一套建立在考分基础上的考评机制,在这些区域内,即使是小学,学生的分数还在左右着教师和教育,使得教师不敢有丝毫懈怠,最终只能把压力全面向学生倾泻,逼孩子。不同地区的“分”也可能会有不同的形式,小学低年级或许没有明面上的考试,但会有学业测试、学业摸底、学力评估等活动,最后都会弄出一个成绩,把学生、老师、班级和学校分出个高下,这些各种各样的成绩本质上都是“分”。有些地方明确表示学生成绩不会搞排名,不公开成绩,但最终这些分都将明里暗里与教师评先评优、职称职务晋升和绩效工资等紧密挂钩。同样,学校及区域也存在着竞争关系,有着各式各样的机制,把学校、区域分出高下,最底层的依据都是“分”,都会把考分或竞赛名次当作唯一或最重要的评价尺度和依据。而在学校和老师的督促下,家长也不敢怠慢,常常会鞭策自己的孩子,至少不要给老师、班级和学校拖后腿。
减负,首先要从小学生抓起,要想在小学阶段成功减负,首当其冲的就是要搬除以分数为核心的单一评价机制这块绊脚石!但要知道,唯分数论的影响比我们想象的要严重得多!它已经浸入了小学教育的体制中。
很多教育管理者认为,要找到一种依据去评判教师,分出高下,才能奖勤罚懒,最终激发教师的进取心,创造出一种努力上进的工作氛围,因此必须找到一种能够把教师区分开来的东西。而长期以来,分数就一直扮演着这样一种角色,及至今日,我们的小学教育理念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倡导儿童要全面发展,要进行素质教育,要给学生更大的学习自主性,要用核心素养作指导去教育孩子……但小学教师的评价制度在实际工作中依然还没有变化,会习惯性地用期末语文学业测试的成绩去评价一位小学语文老师,用期末班级数学平均分把同一年级数学老师排个队,因为我们一时找不到其他更好的方式来把教师的工作分出等次。
但我们要认真反省一下,我们必须把教师分出等次吗?怎么评价才更科学?教育是慢功,是内功,有可以评价的部分,也有很多难以评价的部分。我们要做的就是更加信任教师,多鼓励他们;但要严把教师职业入口,让特别有责任心的人来做教师。教师职业是一个良心活儿,必须激发教师心底的自主性,让他们爱学生胜过爱分数,他们才会更愿意按照教育规律办事。
当然,去除唯分数论并不等于不要分数。有些地区的小学中低年级已经开始探索完全不考试(包括各种形式的学业测试),而代之以游戏过关式的简单测验和描述性、个性化的期末学生评语,但据说部分学校的教学质量出现了下滑。完全没有了考试和分数参照,学业水平也就不能被精确地反映出来,后续的教育教学也没办法作出相应的调整,教学也会陷入盲目。分数是一种教学上的需要,但也应只限于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的真实水平等具体的场景,不能处处都拿分数说话,不能拿学生分数作为评判教师的唯一依据。
无论如何,破除唯分数评价,让教育回归本位,转而真正关注学生成长与发展,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多元评价体系,都是要迈出的一步,小学必须先行一步,探索出一条不唯分数的教育发展体系。特别是要研究如何通过激发每位教师的内在责任心,来达到真正按教育规律办事的目的;如何在教学上通过引发儿童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来提高教学质量,等等。
小学生是最需要减负的,因为他们小、弱,能力有限,承受能力差,重负对他们身心健康影响更大;他们需要更多的玩耍和交友,这是他们的天性;他们还需要更广泛的视角,接触更多的领域以发现今生至爱,因而他们更需要大量自主探索的时间和机会。这次的“双减”政策让小学生再次看到了希望,我们不能再次错过!
文章作者 | 崔恒清
来源: 人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