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影响了中国整个互联网的人,家里美到能逛一整天

刘钢的家,

在北京五环外的一个别墅区,

三层楼,摆满他近30年的艺术收藏。
刘钢在家中

刘钢,北京人,1983年北大法律系毕业,

90年代创办私人律所,

是资本律师界从业30年的“明星”。

2000年,他设计出投资界著名的VIE结构,

帮助新浪、网易、搜狐等

中国第一批互联网公司,

先后到海外融资并上市,

打开了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轨道,

也更进一步点燃了国人互联网创业的热情。

根据统计机构Fredrik的数据,

超过一半中国企业,
通过刘钢设计的VIE架构在纳斯达克上市,

VIE还几乎是国内互联网企业在海外上市的唯一方式。

当时,刘钢因此被圈内人称为“中国互联网教父”。

早在1993年,刘钢就开始收藏艺术品,

至今已收藏400多件,

90%是中国经典油画,

从18世纪到21世纪,跨度300年。

9月下旬,一条到刘钢的家拜访,

他和太太、一儿一女,一家四口生活在这,

家中的每一面墙都挂满了藏品,

地下一整层,更被他打造为一个四面封闭的展厅,

内部媲美“私人美术馆”,作品件件珍品,

比看一个展览的信息量更大,

可以好好地逛一整天。
撰文   叶荔
从首都机场驱车过来不远,拐进顺义一个“古早风格”的别墅区,我们就来到了刘钢夫妇的家。
别墅地上两层,地下一层,总面积680多平方米。20年前,一家人拎包入住,开发商自带的软装保留至今。

刘钢藏品

一进门,满眼的震撼——林风眠、吴冠中、赵半狄、高小华、郎世宁……一件件博物馆馆藏级别的油画作品,应接不暇。这是刘钢积累了28年的艺术收藏,作品跨度长达300年,从清朝、民国、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各个时期都有经典作品支撑,藏品总量超过400件。
“我喜欢把作品都挂在墙上。尤其是有年代的作品,跟它们朝夕相处,每时每刻都好像在跟作者跨时空交流。”
 地下室“美术馆” 
整栋房最大的亮点,也是最大的高潮,在230多平的地下室。
沿着扶梯一步一步向下,昏暗的环境中射灯亮起,每一面墙上,一幅接一幅油画互相挨着,大大小小,密不透风,每一幅都有一个复古金属画框相称。刘钢拿出最厉害的藏品,把地下室布置成专属的“私人美术馆”。对着这些作品早上看,晚上看,早已成为了生活习惯。有时候,他一边观赏藏品,一边听音乐,一个人独自漫步,享受着艺术的时空。
稍加留意还会发现,在这个稍显逼仄的空间,墙壁的颜色也依序换了三次,暗红和浅绿的色调,据说分别参考了卢浮宫和英国国家美术馆古典油画陈列区的色调。
90%是中国油画,囊括了从油画史开端,到当代画家的创作。无论哪一件拿出来,刘钢都能为我们说起收藏研究背后的趣闻,比美术馆导览信息量更大。他选了最重头、最珍爱的三件,与我们畅谈。
《乾隆妃子肖像》郎世宁,18世纪

亮点:媲美故宫收藏,油画源头

这幅挂在过道上的油画,刘钢极为珍爱,是他所有油画收藏里历史最早,也能称得上中国油画源头的一件作品。
他介绍说,郎世宁在清宫廷为乾隆皇帝画妃子,目前知道的只有三幅,北京故宫有一幅,台北故宫有一幅,还有一幅,就在这里。
这件作品画在高丽纸上,根据女子头戴的伊斯兰风格的珠宝,刘钢猜测这应该是容妃,也就是香妃的肖像。从侧面看,女子脸部有一种发荧光的效果,因为颜料里掺合了珍珠粉,非常别致。
而女子手中折扇上写的两个字“爱天”,因为“天”写的是古体字,只有少数人认了出来,刘钢笑称,就这两个字帮了大忙,“使我少了很多竞争者,少花了很多钱。”
《重庆大轰炸》吴作人,1940年
亮点:参与1942年抗战义卖的重要作品
1940年战时,一次日军轰炸,吴作人就在重庆对面的一个山坡上,他目睹了整个轰炸场面,通过素描把熊熊大火的现场记录下来,之后创作了这件《重庆大轰炸》。
为了这幅作品,刘钢趁着到纽约出差的机会,特意到MoMA档案馆查到了当年的展览记录。

抗战美术品赴纽约展览 四十年代媒体报道

那是1942年,宋美龄访问美国,中国美术家协会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特意组织展览义拍《抗战中的中国》,展出100多幅作品,这件是其中主要的一件。之后先后到波士顿、华盛顿、费城等18个美国城市做巡回展。巡展之后,所有参展作品上拍义卖,拍卖后所得的资金,全部用于购买战略物资,送到中国。
这件作品最初由一个支援抗战的美国人买走,1998年被梅隆家族收藏。又过了10年,藏家过世后,后人送拍,刘钢就从这次海外竞拍中获得了这幅见证历史的作品。
《赶火车》高小华 1982年作
亮点:80年代的《清明上河图》
高小华的这件作品,刘钢觉得它的时代感特别强。“因为我是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这里面100多个人物形象,知识分子、农民工、军人……无论从颜色,还是神态,都给人呈现一种非常沉闷的感觉。当时的状态就是那样的。”
在接近3米长的作品前,刘钢特意安置了一对圈椅,可以坐着把每个人物看了又看,“每一个形象的面部表现都不一样。有点类似古代的《清明上河图》。”
竞拍《赶火车》是一场“厮杀”。2003年,当时刘钢和太太坐在拍卖现场的后排,另一位从台湾来的藏家坐第一排,两人从100多万开始,5万一口,一直加到300多万。拍到200多万时,第一排台湾藏家旁边一个女士就摁住他的手,他换了左手继续举牌。到330多万,对方左边的女士,又把他另一只手拽住了。
刘钢回忆道,其实拍到200多万时,自己太太也在旁边试图摁住自己。“幸亏只有我太太一个人坐在我旁边,要不然我可能也会像前排的那个人一样,动摇了竞拍的决心。”
最后拍下来,很贵,加上佣金总共363万。有人说,当时这个价格,足以买下一个北京二环的四合院。刘钢说当时自己的信念是,只要口袋里的钱够一定要把它买下来,“四合院,这个买不到可以买那个。作品只有一件,错过了就错过了,绝不会有第二次机会。”

高小华《赶火车》三版画稿

拍卖后,这幅作品的作者特意通过拍卖行,约刘钢见面。刘钢也有幸跟作者当面请教,为什么三张草图,一张比一张工整,当初的修改理由是什么。
客厅C位的吴冠中《渔港》
 从客厅到车库,没有一面浪费的墙 
从地下室回到生活气息的空间,一下就亮堂了。对于藏品摆放,刘钢坚持了自己的原则:选定一幅作品,找到位置,就不再替换。

主客厅,壁炉的正上方最显眼的C位,给了吴冠中晚年所作的《渔港》。

2003年,刘钢有幸在嘉德拍到,“当时只花了100多万”。近年拍卖行多次找到他,问他是否愿意出手,他都婉拒了。

左侧是林风眠50年代的作品,冷色调的天空与大地,拿树来比拟自己在逆境中不屈的性情;右侧是奥尔巴赫晚年的自画像,简约的笔触,勾勒孤傲的眼神。
一个抽象,一个具象,要细看细品,才能理解这两幅互补的深意。
同样形成互补的还有一组葛姆雷的雕塑,一个镂空,一个实体。
小客厅更多时候用来待客。重头戏是赵半狄的代表作《蝴蝶》。
这也是刘钢所有藏品中最贵的,花了2700多万,2012年在拍卖场竞得。为了支付那次的拍卖款,刘钢破例卖掉了20多件藏品,有几幅至今想来依然心心念念。
巧合的是,拍卖行把作品送过来时告诉他,这件作品的送拍者,就住在同一个院子里。这幅颇具悲剧色彩的作品,就这样,换了一个门牌号来到了这儿。

改造后的车库空间

因为太想把艺术品摆出来,刘钢甚至把车库空间的大门封上,新添了一面可以用来挂画的墙。
现在,这里是一幅大约2米5×2米5的清宫廷“通景画”,描绘圆明园的一处园林,原来可能就挂在圆明园的某处墙上,算一种壁画。既有西方的透视效果和光影变化,也有中国画的写意手法。“画一挂上去,显得这房子有了纵深感。”
这幅作品是刘钢2005年从英国拍卖而来,花了很长时间在广州找到一位装裱师,做了修复。又配了清末的榻子床放在前面。
拍卖行图录上,这幅作品没有标注落款,刘钢从图片里发现了隐藏在角落的署名:臣五德恭绘,是典型的清宫廷臣字落款。他便以比较低的价格,买到了这幅被国外拍卖行忽视的作品。
刘钢(右一)和律所合伙人在一起 1980年代
 一个投资律师的艺术启蒙 
刘钢1983年毕业于北大法律系,律师执业三十余年,是亚洲资本市场的著名律师。
刘钢在职业生涯中有一个创举。2000年时,他设计出投资界著名的VIE结构,在不违反中国法律的情况下,使得外资可以进入中国法律禁止的领域,比如新兴的互联网行业。借此,新浪、网易、搜狐等中国第一批知名互联网公司,先后到国外融资并上市。他笑称说,因此当时还有人把他称为“中国互联网教父”。

2010年,刘钢荣获国际著名法律评级机构钱伯斯(Chambers and Partners)颁发的亚洲律师界“终身成就奖”。

但刘钢对自己在律师行业取得的成绩很淡然,“没有办法跟我的收藏相比较的”。在他看来,律师所做的业务,即使是VIE结构,效能也就持续几十年。“但是一些艺术收藏品的影响力和生命力,将会持续上百年。”

斯坦福兄妹家居照片 图片由刘钢提供

刘钢的艺术启蒙,源于31岁时的一次进修。
1989年,刘钢有机会前往英国进修一年。当时极少有人有机会出国,刘钢在当地一家律所实习。除了学到许多资本市场法律的领先技能,另一个额外收益,就是艺术启蒙。
业余空闲时,他逛遍了当地大大小小博物馆。1989年春节,律所的合伙人还邀请刘钢去家里做客。一个古堡,四面墙上挂满了画,没有一块空墙。“当时我就想,原来在西方世界,真正有钱有品位的人,家居生活是这个样子的。”
这次作客他乡,在他的脑海中刻下一个“真正收藏家”的形象。

第一件藏品

而刘钢买的第一件艺术品,其实来源于一次“冲动消费”。
1992年,中国法律允许私人开办律师事务所,刘钢第一批出来,和另外两个合伙人创办了律所。半年后的1993年春天,事务所第一次分红,三个人分享30多万的利润。
刘钢清晰记得当时的兴奋劲儿,“我们仨取了现金,回到办公室。后来喝得醉醺醺,我骑着自行车回家,把我分到的10多万就放在自行车的前框上,骑几步就打开看一眼。路过一个画廊,橱窗上挂着一副油画,我当时就是一个冲动,毫不犹豫拿出3000块钱。”
这幅描摹丰收景象的油画,刘钢一直珍藏至今。
地下室收藏空间一角
之后从1993年到1997年,刘钢凭着自己的兴趣,前后买了有100多件。
直到有一次在酒店开会,偶遇拍卖现场,翻了拍卖图录才惊觉自己“收藏水准有点低”。于是,他从头开始,下工夫恶补知识,才慢慢建立起自己的眼光,和属于自己的收藏体系。

刘钢藏品

 研究型收藏,跨度300年 
从1998年到2006年,刘钢说自己基本上就是在拍卖场买作品。“那个时期,拍卖每年都会有精品出来,并且价格都不像现在那么贵。”
2003年前后,刘刚已经积累了一些比较好的油画作品,就确定了一个想法:要做一个系统的收藏,以中国历史为线索。
现在,刘钢的主要藏品数量达到了400件,“体系基本已经完善了”。最早从乾隆年间郎世宁的作品开始,到清末民国、抗战时期、建国初期、改革开放,一直到当代艺术,整整跨越了三个世纪。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有经典作品支撑。

王玉平《父与子》

主线之外,还有主题性的收藏,比如“父与子”系列,作品来自不同年龄,不同风格背景的艺术家:刘小东、王玉平、赵赵等。“因为我也有孩子,我总能从中感觉到很多共同语言。”

吴大羽《花之舞》

也有遗憾。
刘钢至今念念不忘的,是吴大羽的代表作,叫《花之舞》。大约是2004年,刘钢一念之差与它失之交臂,“从此之后,我连见都见不着。”
藏家圈子热闹,数得上的“研究型藏家”,刘钢是名副其实的一位。作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他都愿意花上大把的时间和精力,当学问一样去琢磨。
策划展览、在艺术媒体上写专栏之外,2017年他还出了专著《时光收藏者》,讲自己和收藏品的故事。疫情期间还尝试直播,介绍自己喜爱的抽象艺术家。
刘钢非常崇拜明代大藏家项子京,“他的很多藏品,一代一代流传到了今天,他的灵魂也融入到历史中了。”
他也认为,只有被历史记录下来的藏家,只有他的藏品能在艺术史中有地位的藏家,那才是真正的收藏家。
 与时代同步 
刘钢一直坚持不光要收藏同代人的东西,“因为人生一大遗憾,就是生命比较短,但是不同时代的作品,能帮助你体验过往的人生,把你的感觉也延伸到过往的几百年。”

十多年前,刘钢找来专攻写实主义的画家韦蓉,把夫妻俩的肖像画下来,前排则描摹了5位中国法律界的开山大佬,包括第一位大律师伍廷芳,清末变法者谭嗣同、梁启超,民国著名律师施洋,还有中国民法的奠基者沈钧儒。以示向前辈大人物们致敬。

太太陈育也是律师,夫妻俩的艺术趣味很相近,刘钢每次去拍卖场,都会提前和太太说,并征求她的意见。
“其实很多次拍卖,比如赵半狄的《蝴蝶》,吴冠中的《渔港》,都是我太太举的牌。真的,她很有运气!每次她举牌,几乎在我们的预算之内就能下来。”与此相对地,他笑称自己去了拍卖场,往往一举牌就很激烈,进入“厮杀”。
我们拜访的前一天,夫妇俩刚送学艺术史的儿子去上大学。前几年,他突然发现女儿画画非常好,但家里从来没给她请过美术老师。
和艺术品生活在一起,他觉得这样子女也会潜移默化受到一些感染。平时看展,常常是全家出动,有时买作品也会征求孩子的意见。
现在,刘钢已基本退休,一周只去事务所一次,把主要精力投入到艺术收藏、艺术品研究上。生活非常自律,每天早饭之后,遛狗一个小时,大概得走6-8公里。回来之后就是看书,午饭后写文章,有时去看展览,几乎不吃晚饭,再雷打不动地健身一个小时, “到点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天天如此。”
他感慨自己“幸亏有收藏的爱好”,因为看到自己的一些同龄人,退休后都不知道干吗,“保持心态的年轻太重要了。”
现在他也关注年轻艺术家,看年轻人的展览,和他们聊天,收藏他们的作品,“总能够跟这个时代保持同步”——而这一点尤其重要。

未来,他也考虑等疫情完全过去,找一个好的场地,办一次藏品回顾展,“多把这些作品拿出去,跟大家共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