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六十年纪行-100 皇家行宫和大型皇家园林--颐和园
颐和园是我常去参观之地,早在1954年我上初中时,就第一次参观了它,并在昆明湖游泳,以后去北京出差时,也曾陪大哥、小女儿等亲人前去游览。给我留了深刻印象。
颐和园以万寿山和昆明湖为主,昆明湖占颐和园总面积的四分之三。除了湖山,还有殿堂景区、耕织图景区。重要建筑集中在万寿山南北中轴线上。万寿山分为前山、后山两部分,前山自东向西有养云轩、无尽意轩、介寿堂、排云殿、清华轩、宝云阁、共一楼、听鹂馆、画中游等知名景观。后山南北中轴线为规模宏大的汉藏风格寺庙殿宇,包括四大部洲、须弥灵境、香岩宗印之阁等等,周围点缀以数座小型山间园林,有苏州街、寅辉城关、花承阁、赅春园、绘芳堂等建筑。昆明湖中有三座岛屿,分别名为南湖岛、藻鉴堂岛、治镜阁岛。昆明湖由一条西堤将大湖一分为二,光绪时建立围墙,修筑起了东堤。
颐和园的主要区域可包括六个部分,分别是殿堂景区(是帝后料理朝政和住宿所在)、万寿山景区、昆明湖景区、耕织图景区(独特的农牧色彩)、长廊景区和中轴景区(起于前山云辉玉宇牌楼,止于后山慈福慧因牌楼)。作为一座知名园林博物馆,拥有丰富制式的园林建筑和景观营造手法,涵盖了中国传统名著中的亭台楼阁,轩榭台堂
仁寿殿:在颐和园东宫门内,是慈禧太后、光绪帝夏天住在颐和园中临朝听政,接受恭贺,以及接见王公大臣和外国使节的地方,这里也曾经是光绪皇帝颁诏实行变法维新的地方。始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命名为勤政殿,意为不忘勤理政务。咸丰十年(1860年)遭到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二年(1886年)慈禧太后重建时,改为现名,意为施仁政者长寿之意,是颐和园听政区的主要建筑。殿为东向,面阔九间,单檐卷棚歇山顶,两侧有南北配殿,前有铜麒麟、寿星石,以及铜龙铜凤的雕像,排列在仁寿殿外。是皇帝,皇后在举行朝会大典时会点燃檀香。在中国古代龙就是皇帝的象征,凤就是皇后的象征。按照惯例是龙在上,凤在下,但是自慈禧太后掌权之后,就将龙,凤的位置给颠倒变成凤在上,龙在下,借此来显示出慈禧太后的权威。殿外悬挂着“大圆宝镜”的匾额,意为当政者的智慧如同大圆宝镜一样,能够洞察一切。殿内则是高悬著“寿协仁符”的金字匾额,意为仁与寿君子兼而有之。正殿内设置慈禧太后,光绪帝召见王公大臣时的宝座,宝座是用上等的紫檀木雕刻而成,椅背上刻有九条金龙,宝座的旁边设有掌扇,鼎炉,鹤灯。东为仁寿门。殿北有水井“延年井”,殿后为巨大的狮子林假山,仿苏州狮子林,堆山所用的剑石、石笋为圆明园正大光明殿后假山遗物。
仁寿殿:在颐和园东宫门内,是慈禧太后、光绪帝夏天住在颐和园中临朝听政,接受恭贺,以及接见王公大臣和外国使节的地方,这里也曾经是光绪皇帝颁诏实行变法维新的地方。始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命名为勤政殿,意为不忘勤理政务。咸丰十年(1860年)遭到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二年(1886年)慈禧太后重建时,改为现名,意为施仁政者长寿之意,是颐和园听政区的主要建筑。殿为东向,面阔九间,单檐卷棚歇山顶,两侧有南北配殿,前有铜麒麟、寿星石,以及铜龙铜凤的雕像,排列在仁寿殿外。是皇帝,皇后在举行朝会大典时会点燃檀香。在中国古代龙就是皇帝的象征,凤就是皇后的象征。按照惯例是龙在上,凤在下,但是自慈禧太后掌权之后,就将龙,凤的位置给颠倒变成凤在上,龙在下,借此来显示出慈禧太后的权威。殿外悬挂着“大圆宝镜”的匾额,意为当政者的智慧如同大圆宝镜一样,能够洞察一切。殿内则是高悬著“寿协仁符”的金字匾额,意为仁与寿君子兼而有之。正殿内设置慈禧太后,光绪帝召见王公大臣时的宝座,宝座是用上等的紫檀木雕刻而成,椅背上刻有九条金龙,宝座的旁边设有掌扇,鼎炉,鹤灯。东为仁寿门。殿北有水井“延年井”,殿后为巨大的狮子林假山,仿苏州狮子林,堆山所用的剑石、石笋为圆明园正大光明殿后假山遗物。
乐寿堂:是慈禧太后在颐和园中居住的地方,始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咸丰十年(1860年)遭到英法联军烧毁,光绪十三年(1887年)重建。门外有水木自亲码头,有牌坊,是清宫中最早安装电灯的地方之一。院子分为三路,中路乐寿堂为慈禧太后的居所,中部为起居空间,里面设有用上等木材紫檀木雕刻而成的“御案宝座”后面放着十五折的玻璃屏风,两侧设有羽毛掌扇,羽毛掌扇不但装饰精美,也可以显示出慈禧太后的威仪。西间为寝宫,东间为更衣室。堂前陈列铜鹿、铜鹤、宝瓶,取“六合太平”谐音。寝宫内的文物有用珍珠、玛瑙、翡翠制成的花篮,用金银和各种宝石镶嵌的四季花卉壁画等。乐寿堂前有明代米万钟遗留的“青芝岫”巨石,院中栽培玉兰、海棠、牡丹,取“玉堂富贵”之意。后院原有乾隆时期遗留之古玉兰树,2005年枯死移除。东跨院后半部称“永寿堂”,为太监总管李莲英住所。西跨院北部有假山,以及坐落于山上的扇面殿“扬仁风”。扬仁风院落西南角即长廊入口。
排云殿:在万寿山前山中部的建筑中轴线上,原址为大报恩延寿寺,1892年重修,是慈禧太后做寿时接受贺拜、举行庆典的地方。“排云”二字出自晋朝人郭璞“神仙排云出,但见金银台”的诗句。排云殿正门为排云门,门前有云辉玉宇牌坊,两侧有十二属相石。排云门和二宫门之间有方形的莲池,池上架金水桥,两门内分别有紫霄、玉华、芳辉、云锦四座配殿。排云殿正殿为颐和园内等级最高的建筑,建在九级汉白玉台基上,七间五进,重檐歇山顶,黄琉璃瓦,左右两侧有耳殿,各殿之间有复道相连,横列共计二十一间。排云殿之后为德辉殿,再后为高42米的石砌高台,沿台前八字楼梯“朝真磴”可向上通往佛香阁。排云殿东为介寿堂,西为清华轩,清朝时均为命妇退居之所,现被颐和园作为别墅出租,不对游人开放。介寿堂内有连理柏和紫玉兰各一株,颇为名贵。
文昌阁:得名于文运昌盛,是一座城关式的建筑。清漪园时期,文昌阁为其东南门,上有三层高阁,重建颐和园时改为两层建筑。清漪园时期,文昌阁城关是从东、南方向入园的一座重要城门。城关上原是三层阁,光绪年间改建成两层阁。文昌阁旁有新建的文昌院,展出颐和园文物。
西堤是仿照杭州西湖的苏堤建造的,一共有六座桥,分别是,界湖桥,豳风桥,玉带桥,镜桥,练桥,柳桥。还有一座景明楼。
界湖桥:是昆明湖与后湖两湖之间的界桥。
豳风桥:原名桑苎桥,为避咸丰帝名讳而改名。桥上有亭。
镜桥:始建于乾隆年间,光绪时重建。桥名出自唐代诗人李白“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的诗句。
练桥:名字出于南朝诗人谢眺《晚登三山远望京邑》:“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的诗意。
柳桥:名字出自杜甫诗句“柳桥晴有絮”,在西堤的最南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