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版|黄简讲书法:739草书释读33

3.11动物

  有关植物的字已经讲过不少,这些字归入一些部首。如草字头、竹字头、木字旁,还有禾部、米部、豆部等。

  今天讲动物,动物的字很多,部首也不少。古人常说六畜,马牛羊鸡犬豖,其中鸡属于两个脚的禽,其他都是“四足而毛”的动物,我先讲这一部份。

  

  “马”字,从形体上说可分上下两部分,上面部分都是横竖,跟上一课的“塞”“寒”中间部分一样。皇象把上面简化为横竖竖,奋笔势移位。王羲之简化为横横,奋笔势。邓文原简化为一个鸡头势,其实是皇象写法略作变形。

  这时三种写法只是举例,并非这三个人发明或专用。

  “马”下而本来是一个驼头势,草书把四点连为一横。狮口中加点可一横,都是驼头势。

  “马”在一个字的下面,如“驾”字。草书写法常用王羲之那种,即奋笔势加驼头势。用皇象、邓文原两种写法也可以,只是比较少而已。智永墨迹本奋笔势下面一横写得非常小。这是因为从整个“驾”字来看,作了二次取势:上面“加”字的“口”用一横替代,和“马”字第一横组成奋笔势;这样一来“马”字余下的是飞带势。整个“驾”字三个笔势,钩裹倒笔势、奋笔势、飞带势。

  

  “马”字在一个字的右旁,如“冯”。可以看到,皇象这次写“马”不是取横竖竖,而是取横向的奋笔势。王羲之的写法应该出于《急就章》。而皇象《急就章》出之于史游。史游也只是整理前人的写法。皇象这“冯”字左边两点取龙爪势,右旁一横加有雁尾。明显是作了停顿,所以可说是一横加飞带。

  

  “马”在一个字的左边,马字旁,写法不变。如索靖《月仪帖》“驰”字的马字旁,用了两种写法。一是鸡头势加驼头势;二是奋笔势(或一横加飞带如“冯”),智永也是这写法。右旁的“也”,索靖是补回一点,智永省略。

  

  “牛”字,很多有关动物的字开始都是画图。孔子曰:“牛羊之字以形举也”,“牛”字就画个牛头。我们现在写的“牛”字是简化这牛头,加以符号化。这从甲骨文就开始了,金文、小篆都是这样。简写保留牛角,牛耳,而牛脸就是一竖。民间写起来,这牛角有用一笔、两笔,甚至三笔的。最后一笔写牛角胜出,汉隶如《熹平石经》等都是用一笔的。真书把牛角写成撇横两笔,比隶书多了一笔,繁化了。但也有把牛角写成一折的,如《石门铭》、禇遂良《倪宽赞》等。

  

  

  “牛”字草化,取楚简、汉隶写法。牛角用一折,加上牛脸、牛耳整个字只有三笔。因为章草最后加雁尾,所以要横笔结尾。这样草书上“牛”取两个笔势:竖笔势一开,竖横反十字。竖笔势一工,就是一折,孙过庭写折,节点上用三面换,这是笔法动作,就笔势而言,还是一折。

  “牛”在一个字的左边,牛字旁,如“物”字。这个牛字旁也可以看作马桩势加一策。实际写起来,这一策可以归入右旁,如索靖所书。先取马桩势,然后一个狮口,最后三撇贯鱼势。

  

  如果不用贯鱼,如皇象这样取竖笔势或者向背势都可以。智永最后取竖笔势两开半,其实就是三撇变形。

  智永的牛字旁,马桩势第一撇缩小成一个起笔动作,左边看上去很像提手旁,戈法化势。但右旁的“勿”没有省略笔画,所以不大会和其字混淆。皇象右旁省了笔画,但左边的牛字旁清清楚楚。所以说写“物”字,至少有一边是完整不省的。怀素左或两边都省笔,左边直接有戈法化势;右旁狮口中只用一折,写出来变成了“拘”字。草字不能这里减几笔,那里小写点,随心所欲,结果变成另一个草字。

  

  复合笔势由单一笔势组成,单一笔势主要是永字八势。“牛”字和牛字旁可能会遇到三个笔势:一是竖加横,这是反十字势,或称十字倒笔势。二是竖加捺,这是骑人势。三是竖加策,位置在下面是斫钩势,移动到上面就是斫钩势移位。。

  

  “羊”字和“牛”一样是羊头的简化,不过“牛”字角往上,“羊”字角往下。金文“羊”字下面加了个三角形,应该是羊之鼻口。其他还有画出羊眼等写法,都不如这个传神。

  

  这三角形肥笔,后来变成一横,楚简、小篆写法都保留上面的羊角,下面两横一竖。秦简、汉隶,羊角隶变为两点一横。

  

  “羊”字的草书很简单,两个竖笔势:上面两点一横,上字形竖笔势;下面是一竖两横,是竖笔势移位。章草、今草写法相同。

  

  “羊”在一个字的上面,如“美”。于省吾先生说“美”是一个人,头上装饰着羊角,少数民族服饰至今还有这样的打扮。秦简的写法已经跟后世相同了,草化后用三个笔势:上面两点一横,竖笔势。中间三横奋笔势,第三横是“大”字的横,不属于“羊”。秦简中还有一个写法,“大”字隶变为火字形,所以草书也必须写“羊”,下加一个“火”字,如赵佶。怀素的“美”中间写了四横,已经包括了下面“大”字的横,则“大”字只剩撇捺,不应该理加一撇。王铎《何限倚山木吟手卷》的“美”,这是正确的写法。

  “羞”字,这是珍馐的“馐”的本字。原义是奉献一只羊,郑玄说“羞,有滋味者”,好味道。甲骨文、金文中大多省为一只羊,小篆下面变为“丑”,因为“羞”和“丑”古代为同音字。这一来“羞”字从会意字变为形声字了。但秦简上的“羞”,却是跟金文大篆的。仍是“羊”和“手”组成,汉隶《熹平石经》也是这样写。草书“羞”是跟小篆这一系,下面用“丑”不用“手”。

  

  “羞”字草化,上面“羊”字中间的长撇一分二,好像虞世南真书“羞”写法一样。上面“羊”字写成羊角势,加“王”。留下撇的一半和下面的“丑”,组成近似“田”字形。草书歌诀说:“羞见羊踏田”,形体上很相似。意思是“羊”字一面写一个“田”字,就是“羞”了。

  

  另外一个草化方法,把“羊”字长撇的下一半,和“丑”字右旁一折,组成钩裹势,而“丑”字中间的两横一竖,独立出来变成土字形。这样用四个笔势组成“羞”字,这也是很高明的方法。

  

  “义”字,甲骨文上面是“羊”,下面是类似与戈的一种武器。如果看金文和小篆,上面是羊头,下面是“我”字。

  

  “我”字,现在当作第一人称,这是假借来的用法。“我”本义是一种类似戈的武器,跟甲骨文“戈”相比,“我”和“戈”不同的,是另一边有几个利齿,好像横放的钉耙。金文写法右旁是“戈”,左边是利齿,古文写法把利齿移下了一点,“戈”和“齿”稍微分开了。另一个写法右旁还是“戈”,左边这利齿有点变形,到小篆就出现了现在通用的“我”字。草书“我”的写法是跟古文的:先写撇横,瞑人势;然后钩裹势中加两撇,合起来就是柳箕势;最后取撇捺,蟹脚势。行书“我”字是跟小篆的。“我”这个字,行书草书写法完全不同。

  

  

  回过来说“义”,草书先写两点一横,这是羊字头,竖笔势,“羊”的下半部都省去不写。下面写“我”,“我”省去第一撇,直接取曲钩势,两撇向背势,撇捺蟹脚势即可。

  王羲之的“羲”,上古用于人名,如伏羲,古代祭祀时宰杀动物以献神或祖先,称为牺牲。所以“羲”字是“牺”的初文,这用法已经是战国时期了。

  “羲”字的基本结构,上面是“义”,下面是“兮”,“兮”字上面的八字形或省略,或和“我”合用。王羲之命名式样很多,行草都有,这里讲讲草书。

  从传为王羲之章草《豹奴帖》的“羲”来看,很简单:上面的“义”就是刚才讲的写法,下面的“兮”用一横替代。这个是基本式样,今草中也是这样,如《寒切帖》的“羲”,上面是“义”,下面“兮”用两点铁铃。只有这么小小的一点变化。但智永《真草千字文》中的“羲”字,下面还是用一点。

  

  

  “羊”在一个字的右旁,如“祥”字。左边是示字旁,右旁是羊。这两个都已经讲过,合在一起就是草书“祥”。

  “羊”在一个字的下面,如“群”,上面是“君”,下面是“羊”。皇象写“群”,“君”字下面的“口”省略,中写“尹”加“羊”,就是草书“群”。索靖写“群”,“君”字下面的“口”用圈,而“羊”两个笔势省去上面两点一横竖笔势,只写下面一竖两横竖笔势。这是“群”第二种写法。智永写“群”,“尹”下面加个“手”。我们讲过,单独的“君”字草化,下面的口可用一点替代。智永把这一点转为撇,和“羊”的竖横横结合为“手”。这是“群”第三种写法。“群”字写出来字身很长,有些人把它改为左右结构,宋徽宗赵佶的草书“群”,也是左右写的。

  

  今天就讲这此,谢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