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伟:“双减”下,教师“向内求”,以“升”促“减”
李志伟,北京市广渠门中学校长、北京市骨干教师、北京市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
“双减“是一个系统工程,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体现。教育的高质量的核心指向是人的高质量,是学生的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这一任务的关键推动者是教师。因此,以”双减“为核心的教育工程落地、落实的关键在广大教师的认识和行动。我们理解,这是一个教师不断“向内求”的过程,这一过程中教师要主动自我升级,从而以教师之”升“,促学生之”减“,回应社会需求。
观念升级,让教育更有温度。有温度的教育是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让人成为人;有温度的教育是为生命的成长奠基,为生命的发展铺设道路;有温度的教育是以追求生命成长增量为质量观,帮助每个生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精彩。观念升级是教师拒绝功利化和短视化,尊重规律,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
研究升级,让教育供给更有适切。教师要研究“数字化一代”学生学习、心理、发展等特征,不想当然,不经验主义;教师要研究课程资源,跨学科、跨学段、跨领域整合,不拘泥于时间,不受限于空间;教师要研究课堂教学,要关注学什么、怎么学,要培养关键品格必备能力,不盲目、不茫然;教师要研究供给方式,虚拟与现实、线上与线下, 不感性,不虚泛。教师要研究课后学习,有效检验、素养提升、个性发展,不“躺平”,不“鸡娃“。研究升级是通过教师跳出一时一事的全局思考,全景描绘,是让教育从当下出发,向过去学习、为未来准备,从而更有针对性、更具选择性、更有价值感。
系统升级,让教育体系更完备。一定意义上说,教育者的眼界就是学生的世界,教育者的格局决定学生的结局。全方位、立体地培养人尤其需要教育者多纬度思考、综合实施的立体化育人场域的构建,并在这样的场域中实现对人成长和发展的全方位引领。因此,纵向上,我们要实现大中小幼学段的“串联”,让成长链条环环相扣;横向上,我们要实现家、校、社的“并联”,让成长平面协同联通。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将这样的“纵”“横”交织起来构建立体架构,支撑人的发展。系统升级是去平面化、去单边化的,新的教育供给体系中一定是集纳一切有益资源,穿越时间空间、穿越多种边界,多元、多边、多循环的整体呈现。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教师永远是教育价值的最核心的推动者。“双减”是釜底抽薪式治本,是以需求侧拉动供给侧的服务优化、质量升级。是对公立学校提质增效提出的新挑战,是对教育供给提出的新要求,是高质量教育的新基建和新动能。更是重振校内教育主力军“打主攻”作用的新契机。因此,尤其需要一位位师者主动升级,他们眼里有人,将当下视为未来的一个发展阶段,用将来时思维发现和培养人;他们胸中有局,站在“党之大计、国之大计”和“筑梦人”视角培育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呼唤每一位师者积极自我赋能,成为有大情怀、大学问、真本领、大智慧的大先生。
注:本文为作者2021年10月15日于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召开的“2021年初中教育发展论坛”做的主旨报告,根据发言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