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汇昆:立校为国,人文衡中——衡中灵魂级教师采访记

立校为国,人文衡中

——采访衡中突出贡献者张宪辉老师记

文/金汇昆

“喂,哪位呀?”张老师雄浑、缓慢且带着点儿温柔和疲惫的声音在电话那头响起。

“张老师,我是汇昆,前两天我跟您说要采访您。”我有点儿紧张地说。

“汇昆,您的那几个问题我看了,但是我感觉自己没有思想呀。”张老师马上谦虚地说,这也是我有点儿紧张的根本原因。

“张老师,我的采访是现场采访,这样我过去找您聊聊,您没课了吧。”我赶紧这样说。

“今天上午没课了,您在哪里,我去找您。”张老师十分客气和热情。

“不,我在南区,我去找您。”我诚恳地说。

“好吧,我在奋进楼三楼,我等您。”张老师说完,我就赶紧准备好东西,笔和纸。

当我站在张老师面前时,他并没有察觉我的到来,而是专注地备课,顺着他眼睛所看的方向,我看了看他的试卷,上面密密麻麻做满了标记。

“张老师。”我喊出的声音有点儿激动。

“啊,汇昆,好久不见。走,咱们去旁边的屋,这边不方便说话。”说着,张老师带着我走出宽敞的备课区。

我们到了备课区北临的会议室,里面没人,我们就在那里展开了采访。一开口,张老师就让我感到很意外,他满心所想的都是教育,在一个教龄达38年之久的老教师面前,我瞬间感到了自己的渺小。对于教育,我做的真的太少了。

“今年本来我想去高一,而不是教高三,因为今年要用新教材,老教材马上就要淘汰掉了。”刚坐下,张老师就这样说。

“对,我知道,虽然现在高二、高三没有用新教材,可是眼前的高考其实在考新教材里面的内容,比如语文,19年作文考的是劳动这个话题,而新教材第一册的第二单元就是劳动。那您为什么要接触新教材呢?”我好奇地问。

“做老师,业务是立身之本,想不想做是一回事,能不能做是另一回事。我觉得接触新教材是一种学习和提高。”张老师刚说完,我马上肃然起敬。

“那您如何看待新教材呢?”我继续追问。

“我认为新教材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的国家战略和家国情怀。教材在不断地改革,这里面的根源其实就是紧随时代与世界的发展,甚至要引领时代与世界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维护家国,光耀民族。我们的教育首先要为孩子们注入国家与民族的精神,在以往的某段时间,这种精神是缺失的。其次,才是所谓的创新。”张老师很认真地说。

“对,所以我们对于教育的思考要更广、更深,比如面临教改和考改,我们不仅要研究新背景、新形势下如何拿高分,还要研究教育的顶层设计。”我随着张老师的话题说。

“郗校长说的对,我们要有一个大教育观,大课程观。教育本身也是一种学习,而且是动态地学习,一旦静止,教育就可能出问题。我当年刚上班时,读了很多的书,尤其是心理学书籍,比如弗洛伊德、萨特、荣格等,可以说一个合格的老师就是半个心理学家,后来又读了佛家、道家、儒家的学说。这些书是必须读的,因为教育是一件善事。”谈起教育,张老师俨然是一位资深智者。

“真的很佩服您,您教的可是化学呀。”我感慨道。

“能不要孩子犯错就不要让孩子犯错,能不让孩子走弯路就不让孩子走弯路。因为我们的教育是养成教育,一旦犯错,一生都会有影响。所以,读书,必须读书,读书可以找到办法让孩子尽量少犯错或不犯错。教育是善事,天道轮回,害人的事情,不能做,尽心做事,坦荡做人。”张老师很感慨地说。

本来设定了几个问题,但与张老师聊起来,我发现离既定话题有点儿远了,不过效果却比预想的好。但是,原定的问题还是有几个很不错的,于是我又把话题拉回来。

“张老师 ,您工作多少年了?期间,您对做什么工作印象最深?”我看着文稿说。

“我是1982年工作,已经快40年了。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当班主任。”张老师边想边说。

“为什么呢?”我追问道。

“第一,我是一个特别想求新的人,凡事都想与别人不一样,班主任工作必须创新,因为情况会很快改变。第二,做班主任是做善事,我们的工作对象是未成年人,他们要在我们的庇护下不断成长。这个过程很复杂。总之,要记住八个字,明察秋毫,难得糊涂。这八个字对于我们成年人来说很重要,对于学生更是如此。”张老师很认真地说,我感觉到张老师的光芒在放大。

“这么多年来,尤其是从近几年来看,在您的衡中任教生涯中,您最大的感触是什么?”我们的采访深度逐渐加深。

“我认为衡中更加的人文化,更加接近教育的真谛。近些年来,我们越来越认识到,教育不能忽视人,没有对人的关怀,教育是没有灵魂的。如今在郗校长的带领下,咱们衡中的人文气息越来越浓厚,这一点非常好。”对于我的问题,张老师脱口而出,看来张老师是深思熟虑的。

“您被评为衡中腾飞突出贡献者,您如何理解这项荣誉?”我很高兴地抛出这个问题,因为我想听到不同的回答。

“我认为这项荣誉是一种责任与担当,是对学校的一种守护。”沉思片刻,张老师严肃地说。看着他坚定的目光,我欣然会意。

“您觉得衡中还在腾飞吗?为什么?”我顺带着问。

“目前来看,衡中腾飞的空间依然非常广阔。至于原因,我觉得应该把重点放在学生上面,学生还有很多发展空间需要开发,比如思维空间和精神空间。”张老师认真地说,却一语中的,至少我是很认可的。

“张老师,您的观点对我启发很大。您如何理解衡中的精神与文化?”我依然很期待地问。

“郗校长说衡中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这是很正确的。我们每一个衡中都应该感谢衡中。在我看来,衡中精神与文化的核心要超越事业,而是家庭。只有一个家才会有如此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张老师很准确地说到了我的心窝里,听了他的话,我心里无比舒服。

“最后,张老师,70年校庆,您想给学校说些什么,一句话也行。”说出这句话时,我有些不舍,不舍得让采访停止。

“祝愿衡中的教育与家国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祝愿衡中的发展道路越来开放。”张老师深情地说。

采访结束了,辞别张老师,在奔赴下一个采访地点时,我心中涌出八个字:立校为国,人文衡中。

榷山

辛丑巧月(8.25,采访稿写作时间为2020年秋)

于湖城湖畔

【作者简介】

金汇昆,笔名江一,1988年生,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青年作家,诗人,现为河北衡水中学教师,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衡水市作家协会会员,出版作品有《渡缘》《桃花坞雨》《艺术里的童颜》《美的唤醒》《情境之门》等。教育与写作理念:师德是知与行的合一,信仰中文,写作育人,让灵魂的启蒙不断发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