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流浪地球》后的一点思考
昨日趁着兴去看了大热的《流浪地球》,确实让人意犹未尽。片中最后吴京带着空间站撞击木星的那段,着实击中了我柔软的内心,让人不禁潸然泪下。
不过看完此片,让我不断回味的有两点,一是到底应不应该保持理智,让空间逃离,保留地球文明的火种;二是如果地球真的马上就要毁灭,我们应该怎样度过最后的时光。
先来说第一个问题,片中moss说的一句话发人深省,“让人类永远保持理智,是一种奢求”。这确实是一个令人深思的话题,现在人工智能技术愈发成熟,机器已经可以代替人类开车了。技术上已经不成问题,而问题则在于伦理道德上。从概率来看,机器开车对人类的危险应该要比人类开车低不少,但是当你要把谁重要,谁不重要这样的问题,确确实实写成程序让机器执行的时候,我们的心中难免有些难以接受。是撞老人还是撞小孩,是撞5个人还是1个人。当我们不同人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会有每个人的选择判断,我们可以说我们认为是不对的,他怎么可以这么选。但是,当我们认真来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似乎没有一个答案是对的,因此我们拒绝选择。但对于机器来说,他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答案。这也许是机器不能代替人类的地方,人是变化莫测的,而机器遵循唯一的逻辑。
回到电影里的问题,应不应该放弃地球,让空间站逃离。答案很简单,既然人不可能保持理性,那就让最后作决定的人选择吧!电影里是刘培强作的选择,他选择了自我牺牲,也许换个人就是牺牲地球。不需要作这样的决定是幸运的,因为我们作不了,也承受不了结果。既然是普通人,充什么英雄呢!让英雄们去做吧,我答应在旁边无条件接受。
第二个问题,最后时刻该怎样度过。这真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总是看到电影里的英雄们,慷慨赴死,即便死了也要站着,不能是因为背后的伤而死去。死亡对于他们来说,意义重大。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死亡的意义在于这个世界上留恋我们的人,以及更重牵扯的关系。如果全人类共同毁灭,那好像死亡也代表不了什么。死亡也就不存在了,没有什么值得忧伤的。我想就是和家人在一起,普普通通的度过一天吧。看看书,听听音乐,等着爸妈烧好菜叫我一起吃饭,一大家子人,围坐在一起,其乐融融,聊我们故去的亲人,想着要跟他们团聚了也挺好。或许会为还没长大的孩子惋惜,因为本来这个世界还是很多事情值得他们去经历。当然不提这些不开心的,聊点开心的。就当一切如常,回忆过去的傻事,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只是希望当时间定格的那一刻,我在笑,周围的人都在笑。
当灾难真的来临,面对牺牲地球和牺牲地球文明的未来,你会怎么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