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曹操麾下第一人,曹操夸他“吾之子房”, 却死于一个空盒子
军师联盟剧照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帐下谋士再多,总要有个主心骨才行,蜀国毫无疑问就是诸葛亮,吴国就是周瑜、鲁肃等历代都督,魏国也很明显,王佐之才荀彧,字文若。
先纠正个读音,荀彧(xún yù)不是苟或,好了心满意足。看到荀彧这个姓就该想到颍川荀氏,三国时期颍川四大家族“荀、陈、钟、李”,这里边的荀氏就是荀彧背后的家族了,或者说如同庞然大物的世家。
想被称作世家光有钱可不行,还得有“家学”,就是以经学传家,比如袁绍代表的袁氏学的是《易》,杨修代表的杨氏学的是《尚书》,荀氏其实也是《易》,只是各家见解不同。要以经学传家,就要求先辈出现各种经学大家。
荀家有“神君”荀淑,有“荀氏八龙”其中代表人物荀爽,荀爽从一介布衣到位列三公只用了95天,毕竟“慈明(荀爽的字)无双”。前人都是打地基,真正带着荀家走向巅峰的还是荀彧这一代,荀彧、荀攸、荀谌。
荀彧就是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年少成名却被迫娶了中常侍的女儿,这是一种妥协也是一种保护,南阳名士何颙夸他“王佐之才”,很中肯,荀彧的表现绝对超乎预期。荀彧26岁才出仕,看着在董卓那上班没前途,荀彧就弃官回乡了。
战争年代嘛,荀彧回到颍川就劝乡亲们赶紧离开这是非之地,不过只有荀家自己搬到冀州去了。本来袁绍离得就够近,袁绍的初始势力也最强,荀彧就现在袁绍阵营里混了一阵,荀彧给袁绍的评价是“这人成不了大事”。
自此荀彧离开袁绍,加入了曹操阵营,其实荀彧的离开还有些说法,荀彧代表的是颍川系士人,袁绍麾下却已经有河北士人提前卡位了,也就是说没有颍川人的位置,那好“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不卖袁家卖曹家好了。
191年,荀彧29岁,曹操37岁,这个时期曹操还算是袁绍的附属势力,连曹操的“东郡太守”都是袁绍给要来的,这也是曹操创业初期,刚创业的好啊一穷二白,荀彧瞅准机会就决定跟曹操混了,这也让曹操大喜过望,“吾之子房也”。
荀彧的加入就给天上掉馅饼差不多,就是没砸晕曹操。“子房”说得是“谋圣”张良,其实还可以有另一层意思,张良美得都不像男人,荀彧也是美男子一枚,不仅有“留香荀令”的美名,连大喷子祢衡都承认“文若可借面吊丧”,至于荀彧是不是虚有其表祢衡心里该有点数才对。
军师联盟剧照
荀彧和曹操在前期合作十分愉快,荀彧基本就没跟曹操出去打过仗,都是坐镇大后方,在兖州内乱时,就是荀彧为曹操守住了老家,面对万人围城荀彧不是“单刀赴会”,他连刀都不拿就“劝退”了叛军。
荀彧虽然不怎么参战,但他就是曹操的“丞相”,虽然没担任过这种职务吧,但是他一直在代理这些业务:制定战略、朝政决策、人才选拔,都是荀彧来操办的。比如“奉天子以令不臣”就是荀彧提出的,让曹操迎来天子,把国家大义牢牢握在了手中。
至于选拔人才,看看荀彧推荐的这些颍川人吧:荀攸、郭嘉、戏志才、陈群、杜袭、司马懿、钟繇,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就不用多介绍了吧,他们都是荀彧推荐的!光凭这一点,荀彧就能坐稳文臣第一人的位置,再者颍川人抱起团来就是曹操的文官体系呢,这就是荀彧的作用。
其实要是荀彧弄个“月旦评”应该也挺火的,他也有识人之明,尤其是评论袁绍那一票谋士的时候,一说一个准。虽然荀攸是谋主,但曹操拿不定主意的时候还是要荀彧站出来,从陶谦、吕布、袁绍、刘表,这些战事中全都有荀彧的身影。
看看人们对他的评价,曹植夸他“如冰之清,如玉之絜”就算是冰清玉洁吧,钟繇表示“曹操那么聪明,每逢大事还要咨询荀彧,这就是亦师亦友吧”,司马懿夸他“读了这么多年书,就没见到有人能比得了荀令君的”,苏轼“荀文若,圣人之徒也”,就放这么多吧。
荀彧和曹操前期确实是情投意合,两人也是琴瑟和谐,都是想平定战乱,曹操不再是那个有着“征西将军”梦的青年了,但是荀彧还是有梦想,他要保全汉室,还想呵护黎民百姓。想得也是很好,荀彧这个侍中职位,就是皇帝身边的近臣。
但是当荀彧和曹操意见不统一的时候,荀彧就已经死了,只是时间地点的问题,两位创业伙伴也是分道扬镳。212年,董昭他们准备劝曹操加九锡,这是一个臣子的最高荣耀,他们还要去找荀彧商量。
这种行为荀彧当然不答应了,荀彧跑去劝曹操“我们该匡复朝政,要做个忠臣,要懂得进退之道呀”,这也把曹操弄不高兴了,同年荀彧病逝,第二年曹操如愿以偿,进位“魏公”,从此有了魏国,荀彧也说得上到死都是汉臣咯,至少他活着的时候曹操没能称王。
荀彧之死还有别的说法,曹操赐给他一个空盒子,荀彧一看是空盒子,就明白曹操容不下自己了,换个意思也行:君臣相知20载,从此成空,反正荀彧领会到的意思就是自己没用了,于是自行了断,终年50岁。
乱离拣得一枝栖,得路争知却是迷。
喏,荀彧:荀彧到底忠于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