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催泪控诉父母,别让手机抓走孩子最爱的你
“我每次看爸妈,他们都在目不转睛地盯手机。”
“手机到底有什么好看的,竟然比我还重要,手机才是爸爸妈妈的孩子吧?”
“小时候,想让我安静不捣乱,爸妈就会把手机扔给我,让我一个人玩。”
“等我长大沉迷手机,你们又觉得我有“网瘾”……”
“是谁把手机塞给我?又是谁放弃了对我的陪伴?拜托你们放下手机,陪陪我好吗?”
△戳上方查看完整视频
近期一档综艺《少年说》爆红网络,一位少年声泪俱下地“吐槽”自己手机成瘾的父母,控诉其忽视对自己的陪伴。
当孩子喊出自己的委屈和孤独,妈妈才意识到自己的冷漠和忽略深深伤害了孩子,亲子沟通是多么缺乏,流下了悔恨的泪水。
据调查:近2/3的儿童与手机、iPad为伴。
不是孩子喜欢玩手机,父母的缺位,让儿童不得不把陪伴“寄托”手机。
更严重的是,父母缺乏引导,无形中助长了孩子的“网瘾”。
在郑州市213路公交车乘客遗忘的纸箱里,发现了小学生写给父母的亲笔信,其中多名孩子提到父母喜欢玩手机并期望父母的陪伴:
一些父母习惯用双标要求自己和孩子:自己抱手机刷朋友圈,却要求孩子好好学习。这种行为类似变相的“冷暴力”。
父母可以通过制定家庭成员限时使用手机的规则,让家庭成员珍惜彼此在一起的时间,高质量地陪伴孩子。
帮助孩子正确使用网络电子设备,是一项长期良好习惯的养成:
6岁前:尽量不让孩子接触手机
手机电磁波辐射损伤脑神经,且幼儿视网膜尚未发育完善,过度接触电子产品,会导致儿童视力下降,注意力障碍,并提高多动症的发病几率。
长期依赖手机的儿童,社交减少,还会增加罹患抑郁症的几率。
观察发现:易沉迷手机和网游的孩子,多缺乏自控。其实是家长从小缺乏对孩子延迟满足的训练。
延迟满足反映孩子面临诱惑时,能否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控制自己当下的冲动,放弃即时满足的选择,拥有在等待中的自我控制力。
它不是让孩子一直等待奢望,也不是一味地压抑欲望,而是恰当引导孩子克制需求,培养一种克服眼前困难而力求获得长远利益的能力。
0-6岁,逐步建立延迟满足,对孩子今后的行为、学习和自控力的提升非常有帮助。
父母需要注意区分孩子的需求,不能有求必应。合理的要求在30分钟后给予满足,违反原则的要求温柔地拒绝。自制力的建立需要在此时打基础。
小Tips
父母尽量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机,多与孩子交流互动、让孩子发现玩具的乐趣。
父母家人手机删除游戏、视频等各类容易产生沉迷的APP。
如果孩子对手机好奇,告知孩子手机的正规用途是打电话、发语音、拍照片。避免一直缠着父母要玩手机。
培养孩子对阅读的兴趣,多花时间与孩子共读绘本。利用其鲜艳的颜色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丰富孩子生活体验,多带孩子外出欣赏美景,做手工,进行体育运动。
引导孩子社交,带孩子去小孩多的地方,鼓励与同龄人交流玩耍交朋友。
7岁及12岁以上的青少年:不宜简单粗暴,教会孩子合理利用。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逐渐有了自我意识,进入心理叛逆期,崇尚自我独立,逆反父母讲的大道理。情绪起伏大,脾气暴躁,父母一味说教,会遭到孩子的反感。
它们同样具备规则意识,可以尝试与孩子协商制定玩手机的守则:时长、频率、奖惩机制等等。
打骂孩子的粗放教育模式,只会让孩子跟自己作对,更加难以自律。父母可以尝试改变沟通方式,试着与孩子换位思考,理解孩子的想法感受。
错误示范:“手机玩的没完没了,还不赶紧完成作业?”
正确示范:“这个游戏的确好玩,如果每天可以先又快又好完成作业,妈妈就奖励你多玩半小时怎么样?”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认为:12-18岁的青少年期,主要发展任务是形成角色的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良好的人格特征是诚实品质。
混乱期青少年需要认清自己的价值,明确人生目标,实现自我同一性,避免沉溺于外在事物而引发更多混乱。
值得注意的是,12岁以上的孩子,进入青春发育期,可能会因为猎奇心理沉迷于手机上与“性”相关的不良信息,或者与陌生人网恋上当受骗。
家长需尊重孩子的个人隐私空间,细致观察孩子行为和情绪的变化。
含蓄地向孩子科普一些性知识,防止孩子因好奇而沉迷于手机,耽误学业。
手机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也夺走了我们曾经的快乐。
多么怀念以前的温馨,一家人其乐融融围坐沙发看电视,嗑着瓜子分享剧情。
而今每个人抱着手机,家里空气仿佛突然凝固,我们越来越迷失在手机中,看似在一起内心却充满孤独。
孩子跟父母最常在一起的时间最多十年,而手机天天都在我们口袋!
趁孩子还能粘着你、无理取闹之时,放下手机吧!
本文图片皆来源网络
(本文为三明治妈妈原创,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