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兆伟教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医案的数据挖掘研究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病,属中医“胃脘痛”、“嘈杂”、“胆瘅”等病症范畴,中医药治疗本病有自身的特色和优势。本研究通过收集整理单兆伟教授诊治的胆汁反流性胃炎医案,挖掘和分析其处方用药规律,研究其治疗的临床经验及学术思想,对中医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优势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研究方法 收集并整理单兆伟教授近3年来诊治的部分胆汁反流性胃炎医案,严格按照纳入标准、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将符合标准的415例病案的临床资料录入“Medcase V3.2仓公诊籍(?)国医脉案数据记录挖掘”系统中,将数据进行预处理,建立相对完整规范的病案数据库。运用频数及关联运算分析方法,对病案中蕴藏信息进行有效挖掘,包括一般资料、临床表现、临床用药等,分析单兆伟教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处方用药特色,总结其治疗本病的临床经验及学术思想。

三、结果 (1)频数分析结果:①本研究所纳入的病例中男女发病比例接近1:1,无明显性别差异;②本病高发年龄段为50-59岁(55.42%),其次为30-39岁(16.63%),第三为40-49岁(13.98%);③胆汁反流合并胃黏膜萎缩病变的占40%,伴糜烂、反流性食管炎分别为10.77%,6.92%;④舌苔脉象:多为舌红苔薄黄(或白),脉细弦;⑤主要临床表现依次为胃痛、痞满、暖气、便溏、泛酸、睡眠欠佳、口苦、纳差;⑥共使用药物152种,频次大于20次的有39种;

⑦药物累积百分比在50%以上高频药物为:

白术、薏苡仁、仙鹤草、太子参、半夏、蛇舌草、麦冬、浙贝母、百合、葛根;

⑧高频药物分类为:补虚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化痰止咳平喘药、止血药、解表药。 (2)关联分析结果:①舌象关联,置信度为1的有:有裂纹—舌红、舌嫩红—苔薄、中间剥脱—舌红、中间剥脱、苔黄腻—舌红,舌红—苔薄黄出现的概率最高;②脉象关联,从概率上细弦脉多见,置信度为1有:弱—细、沉—弦、濡—细、数而不均—细、数—细;

③药物关联置信度90%以上、概率在50%以上降序排列,2味药物关联有:

薏苡仁-仙鹤草、薏苡仁-白术、仙鹤草-白术、太子参-白术;3味药物关联有:太子参、薏苡仁-白术,太子参、薏苡仁-仙鹤草,太子参、仙鹤草-白术,薏苡仁、白术-仙鹤草;

4味药物关联:太子参、薏苡仁、仙鹤草-白术,太子参、薏苡仁-仙鹤草、白术。

四、结论 总结单教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主要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如下: (1)本病病机:脾胃虚弱是发病之本,气机升降失调为发病的关键因素;常见病理因素:热、湿、痰、气滞、食滞、血瘀。 (2)临床表现:胃痛、痞满、嗳气、便溏、泛酸、睡眠欠佳、口苦、纳差,舌红苔薄白(或黄),脉细弦。 (3)治疗方法:①常用药类:补虚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化痰止咳平喘药、止血药、解表药;

②核心药物:白术、薏苡仁、仙鹤草、太子参、半夏、蛇舌草、麦冬、浙贝母、百合、葛根。

(4)数据挖掘是总结、传承名老中医经验的有效途径,对中医学学术经验的继承以及中医学的发展创新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