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城 • 楼西小学那些年

作者:雷保东

我的读书识字是从楼西村办小学开始的, 在这里我度过了五年的小学生活。这儿是我求学生涯的起锚地,也是开始有梦有思想有幻想有希望的地方,远隔千山万水依然难以忘怀,韶华易逝却挥之不去孩童时期那些年学校的美好回忆。

1976年是刚刚入学的第一年。这年在新中国历史上非常特殊,毛主席,周总理,朱德总司令三位开国元勋相继仙逝。举国悲恸,万物哀嚎。学校组织小学生进行集体悼念,那时老师布置的任务是每个学生回家自制一朵小白花,用别针别在胸前,材料需要用油光纸。要知道那时纸张都是很珍贵的,舍不得花钱买,所以小心翼翼的将一张油光纸分了一半使用,在母亲帮助下用心将它叠成所需形状,生怕万一叠坏了再要消耗一张油光纸。由此一开学就学会了几个复杂的字,组词和句子:泽,恩,德,伟大,领袖,红领巾,少先队,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

记得班主任更换过三位。时间最长的是张老师,她是城关某村村长夫人,长的漂亮标致,身材匀称,大眼睛白皮肤,最令我羡慕的是她写的一手好字,每个字都苍劲有力,生龙活虎。所以我暗暗立了一个小目标就是将来写字要像她写得一样值得别人称道,父亲说字如其人,那时的我笃信不疑。张老师写的最漂亮的字就是“背”,因为语文课上好多文章是需要“死记硬背”的,当然也包含数学的“乘法口诀”。

小学生每天都有早读,班主任老师也很辛苦,每天早早来到学校管理一班小学生。那个学生背书声音小了老师会训斥,所以大家都扯破嗓子去背,背会了背完了才能回家吃早饭。有时候老师家里有事便会把学生背书的监督责任交给我,原因只是我背书背的特别快,拿了老师的红颜色的水笔特别骄傲,同学们背完后我需要在每个人书本上书写一个青涩的“背”字。那时的我在课下便经常临摹张老师的草体“背”字,尽力写的神似,不辱使命。因应晨读的情景,总是能记起在小学学过的一篇课文中陶铸先生引用过顾宪成所著的“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这副千古对联。

那时的老师似乎是百科全书,万能的教书匠,一个人可以授所有的课目,德育,语文,数学,音乐,美术,好像只有体育全校配备了一名专职老师,可惜又没有操场可以用来锻炼。所以除了校长就是体育老师了,可以俯瞰全校的学生和他们的体魄健康成长。整个学校有五个年级,每个年级一个班,生源基本是本村村民的孩子,老师则除了校长外大部分是民办教师,也就是教育部门编外人员,她们承担着无比光荣,高尚且艰巨的十年树人的责任,同时也是这批辛勤的园丁任劳任怨,数十年如一日从事教师工作直至退休。要知道那时中国还没有教师节,教师的社会尊重度远没有现在这么高,小学老师拼的是一份稳定的工作和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

记得一年级时每个教室正中央都悬挂着伟人的头像,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主席,再过一年又增加了五讲四美三热爱的标语,后来头像逐渐的变为只有毛主席和华主席。脑海中的英雄越来越多,同时英雄的力量是无穷的。张思德,邱少云,雷锋,张志新,这些英雄们都是战场上,新中国建设中以及拨乱反正中涌现出来用生命坚持和捍卫正义的青年英烈。

一年级和二年级时学校还没有配备课桌,每位学生从家里面携带小板凳上学。教室里面最珍贵的就是那块有机玻璃的黑板和冬天生火用的炉子。及至三年级时每位学生都有了两个人坐在一起的课桌,那种甜蜜和兴奋感是无与伦比的。

小学那些年学生的娱乐活动非常丰富。沙包,毽子,铁环,陀螺和玻璃球等等。学校每年都会组织学生代表学校进行节目汇演,快板,秧歌,三句半都很流行。那时最期盼的就是六一儿童节,猜谜语,打成语,对对联,说口诀,答对的同学都有奖品领,比如作业本,稿纸,信纸,铅笔和文具盒等等。殊不知这些奖品预算都是老师们苦口婆心死缠烂打硬着头皮从村委会有限的资金里面争取来的。记得当时流行订阅中国少年报和少年文艺,儿童文学,自己没有钱买,学校里面会各订阅一份,每张报纸和每本杂志都会朗朗上口,反复诵读。每天一页的毛笔字临摹也是必修作业,至今还记得宋人邵雍“一去二三里”,毛泽东“已是悬崖百丈冰”诗词的帖子。

曾经在课间去捅马蜂窝被蜜蜂蜇的满头是包。也曾经逃课去在村里面集体仓库去掏鸟窝,用弹弓射击麻雀。亦或用十块糖换来一本小人书连环画三国演义去看,甚至于小升初考试时还在废旧的窑洞当中玩扑克牌“升级”,那种天真烂漫无邪最是清新,那些无忧无虑开心最是珍贵,那样自然轻松无负荷最是羡慕,套用其时英雄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小学生们浑身散发出来的都是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远没有现在小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超负荷补习,超范围业余钢琴围棋绘画古筝等的课外培训。也许社会的进步就是建立在小孩子们过早用牺牲童真换来的成功,也许每位个体青年的幸福指数下降就是因为失去了很多属于自己的空间和时间,而是整个被社会的滚滚洪流所裹挟向前向前向前。

其实楼西小学是建立在解放前一座寺庙上的,即是临近北门的真武庙。真武庙是道教的布教场所,里面供奉着真武大帝和道教的一色众神供百姓祭祀朝奉。解放后寺庙被开辟为教学场所供政府教育部门传道受业解惑让百姓孩子们念书识字。后来不知何故亦或是全国众所周知的运动被拆毁的片甲不留,重新建立的校舍和教室比较单薄,呈倒U字形一直延续至今,最辉煌的时候学校是七年义务制招收旧城所有的小孩子。最近这两年回去忍不住还是要去小学看看,只不过听说楼西小学的番号已经不复存在,被北关小学吞并或者说合并了,变成孝义市某个用数字编号编码的学校了。四十年前的校舍和学校大院已然残垣断壁,无人修葺,沿着北门街修的房子已经悄然变为村卫生所,仿佛间过去的童年岁月随风飘零,故事的辉煌逐步逝去,学校里面没有了放映露天电影时男女老少的欢声笑语,那种朗朗的读书声也烟消云散,只剩下悠悠的思念和浓情还在风雨浸蚀的教室木椽瓦楞间渗透,经久不息,窃窃作响。深重甜蜜多样的回忆埋藏在学校的黄土地里面生根发芽,等待着开花结果,迎接历史的绽放和回馈。

此处一首小诗做结束语:

室空人去长思绪,云淡风高奈尔何?

笑看校园风雨过,归来又是少年歌。

雷保东于姑苏    2019.08

(0)

相关推荐

  • 张美青757:戴反的口罩

    新冠疫情期间,最好的防护品就是口罩,最好的化妆品也是口罩,我怀疑最近一年口红的全球销量是否会降低很多. 今天是全区期末考试第三天,小学部一二年级的考试.如果只有一个学段,会非常轻松,考完就没事儿了,但 ...

  • 雷泰平:乡土记 —— 东南小学

    阅读本文前,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我用心做,您免费看.倡导原创,感谢转发,欢迎赐稿.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东南大学,在全国鼎鼎有名,而在我 ...

  • 向上的力量

    向上的力量 尊敬的周校: 展信佳! 我记得这是我第二次给您回信,感叹不知不觉时间走得可真快,也十分佩服您的毅力,能一直每周写一封信.一个人能长期坚持去做一件事,那么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成果的,就如您在文中 ...

  • 大荔农场子校,我们永远的记忆!

    大荔农场子校,我们永远的记忆! --大荔农场子弟学校旧楼拆除有感 文/彭拥军 上周外出学习,在快手上看到同学发的母校老楼拆掉的视频,觉得真是可惜!那是多少人魂牵梦绕的地方啊!记得我儿就读的城关中学老楼 ...

  • 名校巡礼之胜西小学

    胜西小学 胜西小学,正是属于成都市教育最强区域之一的青羊二区. 先通过这部毕业今年微电影来了解一下学校文化和学生学习.生活日常. 单从小程序"成都学区百科"百科指数,可以看出胜西小 ...

  • 胜西小学本部最新踩盘报告

    胜西小学于1940年建校,原名为成都市通惠门小学,后更名为成都市胜利西路小学,先后与横小南街小学.人民西路小学合并. 学校在这些年一直保持较好的上升势头~ 2018年,胜西还只排在第12位 2019年 ...

  • 实小、泡小、胜西小学学区房今年卖得怎么样?

    开篇先来解释一下,为什么要把实小.泡小.胜西小学放在一起说? 理由如下: 1.这3所小学都属于溜爸40强第一梯队: 不知道什么是40强的请戳:溜爸最喜爱的40个学区2019版发布 2.同时,它们都属于 ...

  • 胜西小学学区房仅18套!最低门槛150万!

    说到稀缺,首先想到的无疑是泡小/实小,泡小是因为划片范围小,而实小则是因为拆迁. 但是!要说到更稀缺,还请关注一下胜西小学! 经赞花儿统计,胜西小学学区房可选择的小区只有11个,共计出售房源仅18套, ...

  • 人生初旅:难忘在戴西小学工作的日子(作者 戴伊平)

    我工作的第一站是戴庄镇戴西小学,在戴西的那段日子,那份祥和宁静,清贫苦涩,是这一辈子没有过的,也永远不会忘记. 戴西小学的前身是戴西中学,全邳州最西北的一所中学.因学校合并撤消了,作为一个办学点使用. ...

  • 邂逅|​​​​黄裳: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减字木兰花·竞渡> 黄裳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 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黄裳的这首词以龙舟竞渡为题材,颇具历史价值.相传伟大 ...

  • 甘西小学

          为了甘西小学的故事,我专门拜访了学校的创办人--李沉斋和李萃亭先生的后代,李朋虎老人.       老人今年八十有四,但依旧精神矍铄,思维活跃,语言清晰.由于有厚实的学养,听老人的讲述,情 ...

  • 甘西小学(二)

          有关甘西小学的故事,绝不是一篇文章一本书能讲完的.       昨天的文章,是在李朋虎老人的口述下简要记录的,然后又查阅了他给的部分资料.文章发出后,收到了很多相关信息材料,需要对甘西小学 ...

  • 物我两相映,白居易写《勤政楼西老柳》:半朽临风树,多情立马人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这是人生最强大的宣言,也许应该是最有趣味的一条.我们的生命是一条单行道,没有可以回头的余地.珍惜此生,用好时光,才是真谛. <勤政楼西老柳> [唐]白居易 半朽临风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