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你一道温习诗词韵律(9)

近体诗中“黏”和“对”的规则(二)

——关于“折腰体”和仄韵绝、律

对于业余作者来说,只要按照前面归纳出的格式去写绝句和律诗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再去研判字句的黏和对。但是,如果要写长律(排律),因为句数不限,不可能有现成的格式,这就需要作者按照黏和对的规则自行掌握了。

诗中不合黏的规则叫做失黏,不合对的规则叫做失对。在初唐时,由于格律未严,黏的规则尚未确定下来,所以也有少数失黏的现象,例如王维、杜甫的诗中也有个别失黏的例子。至于对的规则,由于确定较早,所以在唐诗中极少有失对的例子。宋代以后,失黏和失对成为写诗的大忌,就再没有人违犯这些规则了。

但是,也有人专门通过“失黏”创出了一种变格的绝句或律诗,被人称作“折腰体”。这种变格最早见之于唐代文人崔峒写的《清江曲内一绝》:“八月长江去浪平,片帆一道带风轻。极目不分天水色,南山南是岳阳城。”其第二句的(原型)是“平平仄仄仄平平”,第三句(原型)本应为“平平仄仄平平仄”,而这首诗的第三句却是“仄仄平平平仄仄”,也就是说是“失黏”了。然而由于崔峒在当时颇具人气,他的粉丝们认为他是故作失粘来处理的,于是就将这种格式作为绝句的一种变格。同样,八句的律诗,第四句和第五句的平仄句型原本也是要相粘的,但也有人仿效崔峒的办法故作失粘处理。虽然仿效这种变格的极少,但也一直流传下来。到了宋代,诗论家们才正式将这种变格的绝句和律诗称为“折腰体”。

宋人将折腰体定义为“中失粘而意不断”。就是说,第一。是从诗的中部(绝句的第二三句,律诗的第四五句)失粘;第二,虽格律上是“从中”失粘,但在诗意上并不截断。也就是说,折腰体只是平仄格律上的一种变化,与整首诗的诗意无关。

宋代著名诗论家严羽在《沧浪诗话·诗体》中说:“有绝句折腰者,有八句折腰者。”这里的“八句”,即是指律诗(包括七律、五律,不包括长律)。

要强调的是,折腰后的平仄,须继续按粘对的规律顺承下去,该对的仍需对,该粘的仍要粘。就拿七律来说,其仄起式格式本应当是:

仄仄平平平仄仄(或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折腰”后的格式则变为:

仄仄平平平仄仄(或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应该说明,古人在写格律诗时,基本上都是按照平仄格律的正格进行创作的。写折腰体诗的人极少,折腰体只能说是少数人在诗律变格上的一种尝试。

也有现代人尝试写折腰体诗,例如某网友今年初所写的折腰体七律:

【七律·新浪家居博主”前100名榜上有名随寄】   (折腰体)

散淡家居意未闲,勤耕足下几分田。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鸾笺小草随春绿,词笔萤窗对月圆。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倾情书案味中味,映雪程门天外天。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海韵星云千古意,临风款款在幽燕。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可以看出,第五句标准的句式本应是:仄仄平平平仄仄,而现在变成平平仄仄(仄)平仄,也就是说“失黏“了。但从第五句以后,却要将错就错,按粘对的规律继续顺承下去,该对的就对,该粘的就粘。所以这是一首标准的折腰体律诗。

另外,古人写近体诗除了平韵以外,还有少数采用仄韵的。例如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柳宗元的“独钓寒江雪”,都是著名的仄韵绝句。仄韵律诗也是存在的,但数量极少,杜甫的《望岳》就是代表作。仄韵绝律与平韵绝律相对应,平韵五七言有几种平仄格式,仄韵五七言绝律也应有几种平仄格式。如果现代人尝试写仄韵绝律,除了必须使用律句和正确用韵以外,还必须注意句型的黏和对。也就是说,仄韵的绝律也必须要做到律、韵、粘、对四者都合规合矩才行。

(0)

相关推荐

  • 姜思学:格律诗随笔

    [总第070601期] 格律诗随笔 作者:姜思学 甄子虚和贾乌有两先生要我就格律诗的写法谈点意见,其实我能有什么意见,自己于格律诗,虽然写点,不过爱好罢了,论到水平也就半瓶子醋,使劲晃荡都出不了瓶口! ...

  • 和你一道温习诗词韵律和对联规则(26)

    (十三).网络对联纵横谈 一.对联的上联 对联分为上下两联,在网络上往往是一人出上联,求对下联.但也有出下联,征对上联的.出联又称出句,应对联又称对句.下面文中除注明者外,一律指上联为出句,下联为对句 ...

  • 和你一道温习诗词韵律和对联规则(25)

    第三部分.对联基本知识 一.对联的产生与发展 对联又称对子.楹联,它和诗词歌赋曲牌灯谜一样,也是古代汉语文学艺术中的一个分支.由于对联的句式整齐,内容凝练含蓄,表现手法灵活多样,所以受到社会各阶层人士 ...

  • 和你一道温习诗词韵律(24)

    六.北宋词.南宋词,孰领风骚? 宋词的顶峰在北宋还是南宋,论家历来是有不同意见的.例如清初文人朱彝尊说:"词至南宋始极其工",持这种意见的人主要是就词的艺术形式而言的.南宋的姜夔等 ...

  • 和你一道温习诗词韵律(23)

    四.诗词用语应该自然真切,反对使用 "替代词" 从北宋末期到南宋,一些词人在选词用字方面开始主张"倡雅弃俗",提倡使用"替代字",而这些字词 ...

  • 和你一道温习诗词韵律(22)

    三.王国维纵论晚唐五代词 人们将晚唐五代时期的词统归于花间词,这是由于后蜀赵崇祚编纂的<花间集>收录了从晚唐到五代时期主要由西蜀文人所写的词作,包括温庭筠.韦庄等共18位词人的经典作品.实 ...

  • 和你一道温习诗词韵律(21)

    十一.王国维和他的<人间词话>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号观堂,浙江海宁人,我国近.现代著名的国学大师.王国维是一位集史学家.文学家.美学家.考古学家.词学家.金石学家和翻译理 ...

  • 和你一道温习诗词韵律(20)

    十.宋词中仄声字的区分 在诗的格律中,是只讲平仄不分四声的.而宋词中不但讲平仄,而且要区分四声(平.上.入.去). 在晚唐五代时期,词的韵律仍像唐诗一样只分平仄.与唐诗不同的是,词这种文学形式在当时主 ...

  • 和你一道温习诗词韵律(19)

    (九).宋词常用领字 (续昨日) 二.两个字作领字: 二个字作领字,常常是由一字领字搭配而成,以下这些是比较常用的: (1)莫是."莫是前生负你来"(欧阳修<卜算子>) ...

  • 和你一道温习诗词韵律(18)

    (九).宋词常用领字 (对于上节所说的"一字豆",浙江大学陶然先生编写的<填词丛谈>一书中称为一字"领字",陶然先生认为不但一个字可以作为领字,而且 ...

  • 和你一道温习诗词韵律(17)

    (八).宋词中的"一字豆"句法 一.何谓"一字豆" "一字豆"是词的句法特点之一.按古代书籍中的说法:一句为"句",半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