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嚼慢咽学诗词(七)用典

所谓典,就是经典著作。哪些书是经典著作呢?在清代以前,四书五经就是经典著作。再比如二十四史,也是经典著作。用典,就是运用经典著作的历史典故作诗。

用典不是格律中的知识,而是写古典诗词的手段与方法。为了增加诗词的文化含量,使诗词更加具有可读性,所以要用典。

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诠释“用典”,说是“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即是用来以古比今,以古证今,借古抒怀。用典既要师其意,尚须能于故中求新,更须能令如己出,而不露痕迹,所谓“水中着盐,饮水乃知盐味”,方为佳作。

诗词用典的主要作用。神话与传说是历史典故,古代汉语中的多数成语也都是典故。因此可以用典的材料很多。但必须要有出处。找不到出处的道听途说,那不能用。有来处的词语,佳句,都可拿来用典。

用典是一种修辞手法,就是让你写的诗词更美更耐读。它使内容丰富,增加诗词形象,提高意境的内涵与深度。也可以避免一览无余的直白,借物寓人,给读者留下联想的空间和思索的余地。

再比如,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表面上说的是历史典故楚汉相争楚霸王战败乌江的故事,实则是表达自己的雄心壮志。如果不用历史典故,直白地说,我要当英雄,做人杰,那多没意思!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几乎通篇用典。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调任镇江知府以后,登临北固亭,感叹报国无门的失望,凭高望远,抚今追昔,于是写下了这篇传唱千古之作。这首词用典精当,有怀古、忧世、抒志的多重主题。江山千古,欲觅当年英雄而不得,起调不凡。开篇借景抒情,由眼前所见而联想到两位著名历史人物——孙权和刘裕,对他们的英雄业绩表示向往。接下来讽刺当朝用事者韩侂胄(侂:tuō,胄:zhòu),又像刘义隆一样草率,欲挥师北伐,令人忧虑。老之将至而朝廷不会再用自己,不禁仰天叹息。其中“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写北方已非宋朝国土的感慨,最为沉痛。

没有出处的道听途说,不能当典故用。就是说,用典讲究言必有据,决不可以信口雌黄,胡编乱造。

至于用多少典故才能合格,没有硬性的规定。少则一个或两个,多则五六个或七八个都可以。我自己的体会是,不易过多,整个诗篇都用典,就像泼墨画家在四开纸上倒了半瓶墨汁,那还叫画吗?诗词讲究留白,给读者留下想像的空间,这才是正确的做法。
典故的出处,或来自历史典籍,或来自文学作品,或来自神话寓言,只要有出处便可以。

关于用典的方法。一是明用典。即字面上下不相连属,意义不甚贯通,读者咋看便觉用典。二是暗用典,即将所表达的意思,暗含在典故中。就像隐喻与象征。三是化用典,即表面上没用典,其实化在了诗句中。

只有读经典著作很多的人,才能做到化用典。一般初学者,是很难化用好的。为什么要大家玩成语接龙?就是让大家记住背熟常用的典故。比如,刻舟求剑,塞翁失马,含沙射影,釜底抽薪等等。

我那天赞美诗人是哲学家,是圣人。此言非虚也!不熟读古代经典著作,甚至连四书五经都没读过,想写好古典诗词,难乎哉!所以,功夫在诗外,诗外就是多读书,多观察客观事物,才能写出好诗词来。

捷径是背成语,但背的再熟,如果不了解它的出处,也是没用的,到时还是不会用典。
一个典故不用,能否写出好诗?历史上有的,明天会给大家举个例子。

诗词用典需要注意的三个问题。

一是有所寄托。诗人用典往往是借古喻今,有所寄托。使诗词写出新意,不落俗套。比如,王维的《赠张少府》君问穷道理,渔歌入浦深。这里的渔歌就是化用了《楚辞.渔父》典故,渔父莞尔笑,鼓绁而去,奈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二是切勿堆彻。用典过多过滥,使诗句晦涩难懂,就会造成理解困难。也缺乏情趣。比如李商隐的《泪》就连续用了六个典故,读者像猜謎一样。遭到很多评论家批评。

三是尽量不用,用则妥切。我建议初学者先别急着用。等你掌握熟了平仄押韵之后,再尝试用不迟。
用典搞不好就是掉书袋子,也就是显摆有学问的样子。如果你真的读了《史记》,可以用里面的典故。如果没读过或一知半解,干脆就别用。

我在写诗词时,用不用典故,完全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果不用典故就可以直抒胸臆,我就不用。如果直说有点直白或太冲的话,我就要搬来救兵,借用历史典故来旁敲侧击或以古喻今。这样能达到含蓄的艺术效果。
经典我的确读了不少,四书五经都读过,后来买了《战国策》《左传》。司马迁的《史记》我读两遍,后来需要哪篇,就再看哪篇。《资治通鉴》读了遍,作了读书笔记。说实话,《二十四史》没读完,只看过几个朝代的历史。这些都是为写作打基础。
成语大词典也都是从这些经典中摘出来的。一旦读了这些书,再看《成语词典》里面的成语,立即就可想起它的出处。这就是读经典著作的好处。

古代诗词家用典最多的是李商隐,用的最好的的是辛弃疾。

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里,写了孙权,刘裕,霍去病,拓跋焘,廉颇等历史人物,组成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由此增加了该诗的气势和意境。
再看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更是把秦始皇汉武帝与成吉思汉忽必烈等都写进词里。展现了雄才大略,气壮山河。
昨晚上说,有不用典的诗词吗?有!远的不说,就咱自己写的五绝小寒有雪:小寒雪正飘,鸦叫树枝梢;不是出行客,焉知雾未消。这首诗就没有用典。唐代的大诗人王维有首五言绝句《红豆》: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这首诗也没用典。当然,唐诗中还有很多不用典的诗词,不再一一举例。

高明的用典者,是意用而不是明用。就是诗句里有典故的意思,但又不明引用。只有看过很多书,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地步,才能做到这一点。

用典是一种修辞手法,就是让你写的诗词更美更耐读,使内容更丰富,增加诗词形象,提高意境的内涵与深度。用典有明用暗用和化用三种形式。

【图文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0)

相关推荐

  • 16个关于春天的成语,背后的诗词典故非常精彩!

                 16个关于春天的成语,每个成语背后都有一个精彩的古诗词出处,大           家可以结合典故和释义来理解成语,既能加深对成语的理解,又能掌握           古诗词 ...

  • 成语典故里的历史人物

    成语典故里的历史人物

  • 这些诗词常用典故,你都知道多少?

    在古诗词中,「用典」是很常见的写作手法.运用一些古籍中的典故,有时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在品读古诗词时,如果不懂其中典故的含义,有时会影响我们理解诗词的意思,今天si妹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些诗词中常 ...

  • 押韵:诗歌以此区别于其它文体/细嚼慢咽学诗词(二)

    押韵 押韵,又叫压韵.是在韵文创作中,在句末最后一个字,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这样会使韵文读或朗诵时产生音乐感.抑扬顿挫,吭亢有力. 什么叫韵脚?就是每句诗最后一个字,使用了相同韵母的地方.比如,五 ...

  • 不讲平仄就不叫格律诗词:细嚼慢咽学诗词(一)

    第 一 节 平仄 所谓格律,就是写诗词的规律和规矩.格律诗词讲平仄,是格律诗词的特点之一.不讲平仄就不叫格律诗词了.古风不讲平仄,骚体诗不讲平仄,汉乐府也不讲平仄,现代新诗也不讲平仄.但是,由于格律诗 ...

  • 细嚼慢咽学诗词(十二)律句与粘对

    [律句] 汉语虽有四声,但在近体诗中,并不需要象词.曲那样分辨四声,只要粗分成平仄两声即可.要造成声调上的抑扬顿挫,就要交替使用平声和仄声,才不单调.汉语基本上是以两个音节为一个节奏单位的,重音落在后 ...

  • 细嚼慢咽学诗词(十一)汉语四声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四声"有些不同.自从推广汉语拼音化,和以北京语音为全国通用语言以后,同一汉字的平仄发生了变化.如按<佩文韵府>音韵标准的四声是平.上.去.入.平声 ...

  • 【细嚼慢咽学诗词】(十)怎样区别平仄

    现代汉语没有入声,把入声字分别转变成了一.二.三.四各个声调去了.大致说来,汉语的第一.二声,相当于平声,第三.四声,相当于仄声.但是,第一.二声当中,仍杂有不少的入声字,作诗的时候,仍旧要归到仄声里 ...

  • 【细嚼慢咽学诗词】(九)对仗之路

    从文学史的角度看,楹联系从古代诗文辞赋中的对偶句逐渐演化.发展而来.这个发展过程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对偶阶段,时间跨度为先秦.两汉至南北朝.在我国古诗文中,很早就出现了一些比较整齐的对偶句 ...

  • 细嚼慢咽学诗词(八):大、小忌

    格律诗中,有两种大忌必须避免,有三种小忌应尽量避免. 大忌之一是"孤平".所谓"孤平",出现在五言的平平仄仄平,七言的仄仄平平仄仄平.当你用这种句式写诗时,五言 ...

  • 细嚼慢咽学诗词(六)十三辙

    上一节,我讲了粘与对,知道了他们分别在什么位置.就是:第一二句是对,即平仄相对:第三句跟随第二句一样的平仄是粘,即粘住了第二句.然后依次类推.但是在写诗词的过程中,往往是顾此失彼.只想着平仄相对,则忘 ...

  • 细嚼慢咽学诗词(四)粘对

    有了平仄,又有了对仗,为何还要讲粘和对呢?其实,这是个格律诗排列和组织方式的问题.没有对和粘,平仄排列肯定会乱套. 比如五绝诗:仄起式,仄仄平平仄,按照对立的原则,下句是平平仄仄平,在最后一个字押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