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龙,必须喝醉了才能舞!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你一定没看过!

小时候,每当遇上盛大的庙会或者庆典,总能看到舞龙舞狮。舞龙的时候,几十个舞龙者身着彩衣,化为了龙身的一部分。他们在龙珠的引导下,手持龙具,随着鼓乐穿、腾、跃、翻、滚、戏、缠……完成龙的游戏,展示龙的精气神韵,以此来祈求平安和丰收。

中国人称自己是龙的传人,自古以来就崇拜、敬重和喜爱龙。舞龙的场面真的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极大地刺激人们的情绪,振奋人们的心神。

全国的舞龙有上百种之多,经过几千年的流传和发展,到如今的表现形式更是多种多样。草龙、水龙、板凳龙……

今天,我便带你们去看一场很多人都没看过的醉龙舞。

你们一定会好奇,何为醉龙?难道是喝醉的龙?龙又怎么喝醉,难道是舞龙的人喝醉?既然已经喝醉了,如何能舞得动龙呢?

别急,听我慢慢说。

醉龙舞是古代中山民间特有的一种舞蹈,它起源起宋代,兴盛于明清。舞醉龙者必须喝大量的酒才能舞龙,在他们看来,乘着酒兴才能舞得更加恣意,形醉而意不乱。

和我国其他地区盛行的舞龙不同,醉龙舞的道具很简单,龙身十分轻巧,只有龙头、龙尾两截,并没有龙身。龙头龙尾以坚实木料制成,约重10公斤,仅此就足以表达龙的身姿气韵。

醉龙舞的活动时间为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浴佛节。当地人认为舞醉龙有驱疫逐害之效,所以每年四月初八,长洲人都会齐聚庙堂、礼佛拜神,舞龙狂欢。

不仅仅是舞蹈,醉龙舞以其特有的表演艺术,还融合了武术中的南拳、醉拳、杂耍等技艺于一体,堪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2006年醉龙舞被列为省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中山醉龙也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值得一看。

每年四月初八,一年一度的醉龙巡游精彩上演。

早上八点,长洲和北堡两支醉龙队会发别在西区侯王庙和北村前洲祠举行拜祭仪式,然后出发前往黄氏大宗祠。两支巡游队伍相遇于黄氏大宗祠,在门口上演了一出“醉龙相遇”。

黑衣是长洲醉龙队,他们的龙头由一整块樟木雕刻而成,金红相间,十分气派。

白衣则是北堡醉龙队,他们的龙头有鹿角装饰,看上去更加别致。

细看人群中,北堡醉龙队里竟还有女子的身影,真可谓巾帼不让须眉。这些姐姐阿姨舞起龙来,并不如男子雄壮有力,反而多了几分柔媚醉态,更加可爱。

整个醉龙舞巡演的过程,伴随着浓浓的酒香四溢。舞龙者们有的挥舞木龙,在空中划过一道道优美恣意的弧线。有的紧握酒坛,舞至尽兴时,举起来豪饮一口,或者拉过同伴,给他也灌一口酒。

只咽下两口,多余的酒液他们会仰头蓄力喷出,远远看上去,犹如下了一场雨似的,醇厚的酒香随着风飘散而去,感染了无数围观的人们。

待一会酒劲上涌,舞者们更加奔放,闪转腾挪间尽显醉态,将一条醉龙舞得活灵活现,让人不禁啧啧称叹。

伴着喷洒的酒液,还会有喷火的表演。此时,舞龙的气氛达到了高潮,端的是红红火火、热热闹闹。整个场面宏大、壮观,你几乎注意不到单个的舞龙者,你只能看到眼前一条真实的醉龙,伴随着激昂的音乐和富有节奏的鼓点,舞得酣畅淋漓。

远看,一朵朵热烈的火焰就像是紧贴着舞龙者的嘴唇,让人有些心惊的同时也不得不佩服他们的技巧精妙。

看着一个个或年轻或年老的舞龙者们,仿佛忘记了自己的年纪,只将手里的一段木龙舞得虎虎生风,真的让人十分感动。他们是真心爱着舞龙的。

跟随着醉龙队一起出现的还有龙、狮队。

舞狮同样是为了祈求吉祥、辟邪纳福。红色、黄色、紫色……各色的小狮子们活泼可爱,灵动喜人。

中国最早开始表演舞狮的是西北的少数民族,最初只作为宫廷娱乐,后来逐渐普及到了民间,并大致以长江南北为界,分为南狮北狮。

北狮造型宛如一匹真兽,表演者以扑、跌、翻、滚、跳等形式来传达狮子的喜怒哀乐;南狮则毛茸茸的甚是可爱,造型更多借鉴了戏曲的脸谱风格,眼帘和嘴都可活动,一颦一蹙之间展现狮子的动静惊疑。

比起醉龙舞的随意,舞狮则显得规矩了很多,但一样的振奋人心,令人难以忘怀。

醉龙相遇结束后,由德高望重的长者或领导为龙具主持“点睛”仪式。

点睛仪式后,两支队伍会一起按照固定线路进行巡游。每经过公坛或祠堂前,都会恭恭敬敬的停下脚步,进行祭拜,还会燃放鞭炮以示敬畏,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幸福安康。

巡游途中,当然也少不了醉龙舞。无论去到哪里,舞者们都是这么投入。

还有醉龙和金龙的合作无间。

三分醉,七分醒,十分恣意,这醉龙舞真的是有趣。如今,我们很多厚重的传统文化都在丢失,希望醉龙舞不会如此。明年,我还想再看一次。

我是琰棱

带着有趣的灵魂

我一直走在路上

旅行|摄影|写作|分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