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姐姐说吉祥”之九:
八仙的传说
惠引
“八仙”是中国民间最有影响的传说之一,在新娘出嫁所乘的轿子、人们日常制作糕饼的模具上,都可以看到形态各异的八仙造型,连可坐8个人的方桌也要叫“八仙桌”。
自明以来,关于八仙的图像,主要集中在表现他们超凡能力的“八仙过海”和祝福寿吉的“八仙庆寿”这两个主题上。它体现了民间对八仙法术和独特法宝的崇拜。八仙过海的记述见于《东游记》。
苏州拙政园裙板透雕 八仙之铁拐李
书上写八位神仙好打抱不平,惩恶扬善。有一天,他们赴王母蟠桃大会,一起到了东海,只见潮头汹涌,巨浪惊人。吕洞宾建议各自依仗自己的神物,而不是借助平常的交通工具,以比试法力的方式渡海。他的建议得到了其他诸位的响应,大家将随身法宝投于水面:铁拐李有铁杖、汉钟离有鼓、张果老有纸叠驴、吕洞宾有长剑箫管、何仙姑有竹罩、韩湘子有花篮、曹国舅有玉版、蓝采和有大拍板,然后立于法宝之上,乘风逐浪而渡。他们的炫技让海里的龙王少爷大大吃醋,结果又闹出一场命案,搞得跟孙悟空大闹龙宫一样的天翻地覆。
另一个八仙庆寿的图案就无聊的多,图上或为八仙各执法器仰望的神情,故又称“八仙仰寿”。或为八仙在昆仑山瑶池,王母娘娘的寿宴上举杯庆贺的场面。多出现在民间祝寿的礼物上,也有与寿字组合在一起的。八仙是道家的神,属中国土产。传说甚早,且各说不一。《太平广记》载,西蜀时即有人画八仙图,唐代八个好饮酒的文人也被称为“酒八仙人”。多是8个人结成的某个团伙的意思。就是到了元杂剧时代,八仙的名目也有出入。铁拐李、汉钟离、蓝采和、张果老、何仙姑、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8位的说法,是直到明代吴元泰《东游记》(也称《上八洞神仙传》)和汤显祖的《邯郸梦》问世后。
铁拐李、张果老等等,历史上都是实有其人的,韩湘子更是韩愈的侄孙,有进士的头衔。这些人成仙都有记载。但把8个根本不是同时代的人,按照现代F4或S.H.E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却是反映了古人和今人一样的全民娱乐观。他们具有广泛的代表性:男女老幼、贫富贵贱、文庄粗野,都算不得仙风道骨、清心寡欲的标准仙人。
无锡寄畅园石栏 八仙之汉锺离、张果老
鲁迅认为,八仙的人物不出都是隋唐人,故事出现至少是在唐朝。其归源是道教,但考究传说情节,中间却明显夹杂有民间泛神话想象的特色,可以说正是唐王朝推崇道教,八仙才得以从民间传说具体到了历史人物。
八仙里故事最多的吕洞宾,甚至流传有不少黄色的段子。民间有关他的传说也最多。八仙中只有他有“个人”专祀的庙宇。关于吕洞宾的来历众说纷纭,最著名的就是那个“黄粱美梦”:吕洞宾年六四,两举进士落榜,一日在长安巧遇汉钟离,邀之齐赴终南山修炼,吕洞宾正犹豫不决,汉钟离即在其侧煮黄粱,吕洞宾忽觉困倦,乃恍惚入梦。梦里吕洞宾看见自己高中状元,又娶富家女为妻,并生儿育女,数十年后其子皆登功名,官封高爵,自己也身居要位,权势盖世,享尽荣华富贵;不料后来牵涉重案被抄家流放,从此妻离子散、倾家荡产,吕洞宾一惊而醒,锅中黄粱则尚未煮熟。他倏忽顿悟人世的幻化无常,乃随汉钟离上山修炼。天庭众仙之中,“花边新闻”最多的神仙,也非吕洞宾莫属。最壮烈的罗曼史,甚至说他追求观世音菩萨:吕洞宾见观世音端庄美丽,于是想尽办法希望娶她为妻,观世音当然拒绝,吕洞宾求欢被拒怀恨在心,从此看到热恋中的情侣,便心生妒忌,设法拆散他们,因此民间传说情侣不可相约到吕洞宾庙,不然将会发生“无言的结局”。这种风俗迄今在台湾依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