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个人读同一本书,25年后有什么区别? 2024-08-01 09:19:25 每次我们读完一本书,多多少少都会产生一点或者这样或者那样的感受,这是理所当然的,这本来就是读书的乐趣之一。不过要是同一本书,隔了二十五年之后,同一个人来看的话,会有些什么样的变化呢?就像这本《人类群星闪耀时》。 这本书到底有多出名,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广为传播,众所周知的口碑。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StefanZweig的代表性作品,虽然走的是人物传记的路子,不过并不是通常采用的那种从头写到尾,贯穿一生的鸿篇巨制,而是选取了12个重要历史人物人生中的某个关键片段,浓墨重彩的勾画一番。毕竟浓缩才是精华。 我们会在这本书里看到诸多大名鼎鼎的重要人物,比如攻陷君士坦丁堡的穆罕穆德二世,试图建立战后新秩序的美国总统威尔逊,1917年即将走向宏大政治舞台的列宁,在滑铁卢断送了拿破仑最后希望的格鲁西。同样,还有众多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和音乐家,同样不容错过。列夫·托尔斯泰生命的最后一刻到底是怎样的,《马赛曲》的诞生和原作者鲁热颇为坎坷的一生,亨德尔是怎么创作出不朽名作《弥撒亚》的传奇故事,罗马从共和国逐渐转变为帝国期间的重要人物,西塞罗,虽然在本书中他更多是以一个政治家的面貌出现的。 以及另外一些不是太著名,但是其实在历史上默默留下了重要一笔的“小人物”。比如在哥伦布之后继续开始深入开发美洲的那一群西班牙人,发现了“黄金之国”加利福尼亚的拓荒者约翰·奥古斯特·苏特尔,以及令人叹息的多舛命运,铺设第一条跨越大西洋的海底电缆的塞勒斯·W·菲尔德,还有第二个抵达南极点的悲情英雄斯科特。 仅仅从这些名字以及名字背后的事迹就不难猜到,当一个二十五年前懵懵懂懂的少年看到此书之时,对于他原本只是”学校-家”两点一线的生活会有多么大的冲击。那种感觉就好像有人在你的眼前,打开了世界的一扇窗,窗外的世界是如此精彩,以至于那种直抵人心,振聋发聩的感觉,直到今天还是历历在目。当然,凡事都是有两面性的,比如他就是毫不怀疑的全盘接受了作者的观点。斯蒂芬·茨威格说什么,他就信什么,奉为圭皋,坚信不疑。只不过,世间的一切都敌不过时间,就连时间自己都不能。 很偶然的一个机会,我又一次读了一遍《人类群星闪耀时》,在二十五年之后,在我自己也经历了这样那样的事情之后。然后发现自己原先的那些观点,好像不是那么的正确了,如果还称不上是错误的话。举几个例子。如果你去过南美,看到那些建立在印加神庙废墟上,高大巍峨,美轮美奂的天主教堂,想必对于当年不远万里来到此处的西班牙人多了一些不一样的看法,同样,当你坐在家中,大快朵颐西红柿,玉米,红薯,土豆,辣椒的时候,对于美洲的历史认知肯定又会多多少少增加了不少感性认知,当这些印象组合在一起,拼成一幅美洲开发史的画卷,再与茨威格的文字做一番比较,还真是五味杂陈。 不知道是不是茨威格第一个把斯科特塑造成悲剧英雄的角色,确实如书中所言,与最终的成功差之毫厘,归程途中又全军覆没,两相叠加,斯科特的遭遇令人唏嘘不已。不过有点令人奇怪的是,后来大多数的南极探险类书籍在描绘到这一段历史的时候,往往是把更多的笔墨放在了失败者斯科特身上,各种气氛渲染层出不穷,相比较而言,成功者阿蒙森似乎冷清了许多。这么说,并不是对于斯科特有任何偏见,只是出于一种好奇,为什么在胜者为王的探险世界,会存在这么一个引人深思的案例呢?莫非大家都是受了茨威格的影响不成?那么在穿越北极,远征非洲内陆,探索大洋深处,以及外太空征程中牺牲的那些人呢…… 在读过凯撒亲笔的《高卢战记》和《内战记》之后,在读过《罗马帝国衰亡史》,《罗马人的故事》,《罗马史》之后,可以肯定的说,茨威格对于西塞罗是倾注了大量的个人感情,才写出了如此这般的文字。只是这样一种充满个人色彩的描述,并不是历史本来的面目。最简单的一个例子,作者似乎搞错了屋大维,安东尼,雷必达与卡西乌斯,布鲁图,小加图的彼此关系,谁才是谁的的头号大敌和当务之急。比如对于安东尼来说,以“谋害凯撒的凶手”之名义,先处理掉布鲁图为首的共和派,获得凯撒留下的政治遗产,远远比和屋大维争夺帝位要重要的多得多,至于西塞罗的生死,重要性更是要朝后挪几个位置。 威尔逊,在茨威格的笔下,这是一个近乎圣徒的人物,怀揣着理想远渡重洋,为了成立国联呕心沥血,最后还搭上了自己的性命,简直就是时代楷模,道德标杆,让人肃然起敬。但是事实是怎样的呢?显然不是。关于美国为什么在一战后期加入协约国,在同盟国的棺材上敲上了最后一枚铁钉,战后为什么又在巴黎和会上鼓吹成立国联,但反对声音最响的反倒是来自原本的盟友,以及孤立主义是如何在美国大行其道,直至影响到后来第二次世界大战乃至战后数十年的格局,包括上溯到门罗主义的诞生,这些加起来可以写一本书。威尔逊只是其中一环,而且他所充当的角色自然也并非如同作者所描写的那般光彩照人,还是法国人那句话来的实在,这压根儿不是什么和平协议,只不过是二十年休战!后来果然不幸言中了…… 以上种种,不一而足。不过写出来这些文字,并不是为了批驳茨威格,这绝非我的本意(每个人都有自己认识的局限性,且每个人都有自己坚持的观点),反倒是可以说通过这本书,自己获益良多。除了作者气势磅礴,情真意切的写作手法,直到今天依然受益匪浅之外,更重要的是再次深度认识到一个道理,那就是人是会变的,那么我们以前看过的书,在过了一段时间,再次拿起来的时候,已经不再是原来那本书。书还是那本书,但是因为看书的人变了,所以看出来的东西自然也就不一样了。人其实也还是那个人,但是,其实也已经不是那个人,因为时间是一直在变化的。 《人类群星闪耀时》是这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这样,《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都是这样,同样,《中国可以说不》,《丑陋的中国人》,《巨流河》,《大江大海1949》,《穆斯林的葬礼》等等都是如此,其中还包括那些许多如果我写出来名字,那么这篇文章就没法发出来的书籍。不仅书籍如此,电影,歌曲,绘画,雕塑以及乃至人的观点,想法,行为,其实很多都会经历这样的一个过程,不一定是一百八十度的翻转,不一定是南辕北辙,可能兜兜转转又会回到原来的轨迹之上,也有可能从此分道扬镳,未来与过去各走一边,渐行渐远。这是一个过程,不是终点,不是结论。最重要的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作为当事人的自己,会发生一种什么样的改变。这种改变不是山呼海啸的表现,也不是在一夜之间发生,但是它一定会在默默地发生,或者在不知不觉中,就那么笃悠悠的走过来了。既来之,则安之。 赞 (0) 相关推荐 同一片蓝天 ——写给奥运的歌 (一) (三) 同一片蓝天, 同一场风雨, 同一个梦想: 荡涤了昨日的战场: 同一个地球, ... 人类群星闪耀时part7 每天一本书day244 人类群星闪耀时part7 阅读完今天的内容,不仅连连发出惊叹:茨威格的文字真的是太美了,太美了,忍不住的朗读出声音.我喜欢茨威格的文字,通俗易懂又能震撼心灵,各种细节的刻画让我 ... 札记 | 命运的玩笑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评分截至2019/6/10 来源于豆瓣 所有那些历史上最重要的历史时刻都需要酝酿的时间,每一桩真正的事件都需要有一个发展过程.这一时刻对世世代代作出不可改变的决定,它决定着一个人的生死.一个民族的存亡 ... 释迦牟尼说:只有很深的缘分,才能在同一条... 释迦牟尼说: 只有很深的缘分, 才能在同一条路上走了又走, 同一个地方去了又去,同一个人见了又见.所以,所谓合适的人, 不是你拼命追赶的人, 而是当你累的时候, 会拉着你的手跟你一起走的人. 我一直信 ... 为什么同一批次中同一个院校会有不同的院校代码? 一个院校一般只有一个院校代码,但少数院校在同一批次录取的专业中既有普通专业,又有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或其他特殊专业,收费标准等有较大差异,为便于考生选报志愿和录取,招办便将这些院校(专业)分设两个或以上的 ... 《王安石传》【人文】:读千卷书之第25本—每天1分钟读1本书 <王安石传>[人文]:读千卷书之第25本-每天1分钟读1本书 今天分享第八本人物传记:梁启超先生的名著<王安石传>. 同是变法的改革家,梁启超对王安石是惺惺相惜,评价" ... 强烈推荐:写出吸金广告文案,一定要读这本书 年近40,做了一家小电商公司,为了房贷而苦苦挣扎.这就是两年前的我. 绞尽脑汁做营销,效果却一直不太理想.阅读了不少营销领域的图书,也请了营销高手过来调研指导,却没有太多明显的效果.直到我看到了这本书 ... 中泰资管天团 | 这位一年读80 本书的基金经理,更新了“投资书单” 编者按: 2018年底,我们曾邀请姜诚写过一份投资书单. 作为一年能读80-100本书的基金经理,他最近又专门对书单进行了更新和修改. 我曾好奇他为何能保持如此大的阅读量,后来发现,他每天6点多出门搭 ... “我并不推荐你读这本书”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小型避难所. --毛姆 ' 前不久,我们收到了一本新书,阅读完毕,编辑部的大家都觉得这本书很好,但对于如何向他人推荐,想破了脑袋,却还是无从下手. 随后,作者本人录制了一段& ... 孩子蒙眼翻书,1分钟读1本书,读得快能读得好吗?阅读要有价值 最近,针对如何更好地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我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写了三篇文章: 阅读光靠读不行,从2个月读1本书到1周精读2本书,我养成3个习惯 阅读,是一种以幸福为目标的生活方式 阅读就像慢跑,不仅需要有 ... 学习数据可视化,读哪本书比较好? 入门数据可视化的小伙伴往往都会问这样一个问题:我应该从哪里开始学起,有什么书推荐吗? 这个问题之所以普遍,是因为数据可视化是一个相当交叉的学科,既涉及数据分析,也涉及设计和编程.而这三大方向之中,每一 ... 清音雅韵朗声传 美词佳句读中悟——25中《朗读者》第一季【坚持】串词 刘天睿:<我喜欢出发>(汪国真) 串词:想起了汪国真热爱生命里的诗句"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这是对理想的坚持.而人生中,有大的理想,也有小的理想,每一次对理 ... 从5分钟读一页书,到一年读700本书,这本书教给你快速阅读新理念 文|阿白读书 如果有人告诉你,他一个月能读60本书,还为60本书撰写书评,你信吗?反正我不信,对我来说,一年的时间都读不了60本书,何况一个月呢? 但这个世界上只有我们想不到,没有别人做不到的.日本作 ... 请回答,2018∣这一年,有没有认真读几本书 读书小结 把日子记在读过的书里,买书.读书.写读书笔记,依旧是2018年的一条生活主线.梳理出其中的12本,作为这一年的印记.总有人问我你在读书的过程中都获得了什么,仔细想想,好像没获得什么,大概就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