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堡荐 | 一个博士的环球之旅:读破万卷书,行过万里路

堡仔荐书

东洋大学井上圆了纪念学术中心的新田幸治评论《南半球五万里》:“圆了博士的的确确走遍天南地北,完成了环游地球之旅,此前几乎无人知道博士也是一位卓有贡献的大旅行家。当他在彼方的北冰洋看到永不沉落的太阳之时,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读者可从圆了博士的这种超近代经历中,发现奇妙的丰富性。这是将崭新的光芒照耀于“明治”时代的契机。”

【书名】南半球五万里

【作者】[日]井上円了

01

作品简介

本书是井上圆了环游世界的游记著作之一,详尽地记录了其在近300天内的航海历程,遍历六大洲的主要沿海国家,尤其是南半球国家,就算说作者是东亚考察南半球国家的第一人也不为过。途中的所见所闻。人们常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作者还是个热忱的汉诗及和歌爱好者,其丰富的旅行经历也让他的诗篇更加饱满,每到一处无不留下或豪情万丈或旅愁万缕的诗篇,穿梭于硬朗平和的游记文字之间。虽然没有照片或是图片,但作者详实的记录为我们介绍各国的奇风异俗,带我们阅尽万千风土人情的世界画卷。也许有些风俗如今已经不复存在,但书中记录闪耀的人性光辉依然具有不可磨灭的划时代的意义。

02

作者简介

井上圆了(1858~1919),日本文学博士、佛教哲学家、教育家。1885年毕业于东京大学文学部哲学系,之后开始著述生涯。基于“哲学是所有学科之基础”的教育理念,于1887年设立了哲学馆,即今东洋大学的前身。他立志通过教授哲学来让日本走向文明开化,认为应该让那些因某种原因无法接受大学教育的“无余钱、无闲暇”之人也能享受学习,便于1888年开设“馆外员制度”(类似于旁听生),并发行《哲学馆讲义录》,被尊为日本大学远程教育的先驱。井上圆了经常走访日本全国各地进行演讲;他站在打破迷信的立场上研究妖怪,并著有《妖怪学讲义》,被称为“妖怪博士”;他提倡终身教育,比日本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波多野完治(1905~2001)更早提出该理念并付诸实践,推动了日本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他发行的《哲学馆讲义录》不仅在日本各地培养出众多“馆外员”,乃至中国大陆也有“馆外员”。

03

精彩段落

香港实况

11日,晴

今天天气暖和。上午7点,船靠向香港码头。香港与台湾南部同属于热带,相当于我国内陆7月左右的气候。港湾中有无数船桅林立,不愧为东洋第一重要港口。从海上眺望岸边,四五层高的洋房鳞次栉比,还能看见烧成废墟的破房子,可谓一道奇观。从正面看,是中式结构的住宅。从横滨至此地,海路长达1 805英里。

横滨-神户=345英里,神户-门司=240英里,门司-长崎=150英里,长崎-香港=1 070英里,合计1 805英里。

上午上岸后,我拜访了正金银行分行及邮船公司分店,然后回到船上。晚9点,移步英国船佛山号,继而向广州进发。从海上眺望香港的夜景,见整座城市亮起万家灯火,别有一番趣味。不仅有山清水秀的自然景观,还有这一番美丽夜景,我禁不住欲吟诗一首。

峰峦绕海海如湖,船与船连舳抱舻。

入夜港头更添趣,万灯光里泛全都。

香港山头,灯光点点,好似星辰撒满天。

10点出港。我通宵达旦地乘坐汽船,沿着珠江逆流而上。今天适逢阴历十三夜,隔着薄云远望皎洁的月亮,幽深而宁静。

广州实况

12日,阴有雷阵雨

上午6点半,船在广州靠岸。两岸游艇成群,鳞次栉比。广州的水上生活久负盛名,实况正是此景。城市人口约150万人,据说其中有80万人生活在水上,实际真正生活在水上的不足30万人。水上居民身份卑微,与陆上居民互不往来,红白喜事也完全与陆上隔绝,由居住在水上的乡亲来举办。教育方式也是水陆有别。

因此,水上另有寺庙船,举办葬礼;孩子们在另一艘学校船上接受教育。一艘船通常就是一家,父子同居,等到儿子长大了,会另外拥有一艘船,成立独立的家庭。夜晚,人们聚集在岸边;到了白天,则聚散无常。远望海上,就像是江上漂浮着无数的树叶。船在江上漂移,男子摇橹,女子摇桨,男子到自家船以外的地方时,女子则自己摇橹。每家一个月的生活费大约是3至5日元。佛山号靠岸的地方有“殖民州”之称,是外国人的寄居地,伫立着一排排洋房。一出殖民州,岸上就是一座小城市,人声鼎沸。

广州一路溯珠江,看过船居几万艘。

系缆殖民洲外岸,市声楼影入玻窗。

不久,观光导游争相往船上挤。我也雇佣了一名导游,坐在轿椅上,由三人抬着此轿,花半天的工夫游览市内市外。导游都不懂英文。

广州的马路很窄,只有一两间宽。轿椅相会时,要放慢速度前进,好不容易才通过。地上铺有石子,轿顶有遮阳篷,白天和黄昏时分,如同台湾鹿港的街区。街道狭窄,房屋造得比较高(都是二层建筑),因为空气流通不畅,弥漫着一股异样的臭味。西方人评价道,广州一年三百六十天都飘散着臭气。我首先通览了市区的各类店铺,然后走访了五百罗汉堂、道观、佛寺、陈家祠、富豪墓地等等,继而登上山丘上的镇海楼(五层楼),小憩片刻之后用了餐。从楼上远望,广州全景尽收眼底。街区就像是围棋棋盘,江上泛舟也如蚂蚁般在蠕动。

五层楼上望无边,占得满城风月权。

羊港布棋家比比,珠江散叶艇翩翩。

广州山上眺珠江,扁舟如叶,漂浮水面上。

下楼后我又去参观了孔庙、水钟等三四处景点,最后回到船上。突然一阵雷阵雨袭来,我被淋成了落汤鸡。小憩片刻之后,我拜访了游船公司分店的松平市三郎先生,边喝酒边促膝谈心聊了大约一个小时光景,接着又辗转至领事馆,会见了总领事代理濑川浅之进先生。下午5点乘船,终于雨过天晴。恰逢领事馆的书记相原库五郎先生回国,便与他同乘一艘船向香港进发。江上有一艘载有几百号中国人的画舫(船体周围用精美绘画装饰的船)来来往往。画舫一侧与小型汽船连结,可以拖着走,数量有300艘之多,蔚为壮观。在船上欣赏这座城市,迎来了野外的夜景。山上或岸边屹立着数座宝塔。船越开越远,河道也变得越宽阔;到了河口处,河道竟宽达8英里。夜11点半,抵达香港。雨势忽大忽小,我不得不在船上住了一宿。

13日,阴有阵雨

阵雨有时瞬时即收,就像我国的梅雨季节。上午7点,我乘坐小船回到船上。往返于广州的水路约长190英里。正午时分抵达领事馆后,我与总领事代理船津辰一郎先生见了个面,应邀到香港俱乐部楼上享用了午餐。我蹲坐在窗前鸟瞰港湾景观。这里还设有报刊室、阅览室。下午漫步于街区。在日本人俱乐部小憩片刻后,在邮船公司分店长楠本武俊先生的带领下,到其宅邸小坐,受到特别礼遇,与船津领事等一起享用了日式晚餐。宅邸坐落在公园的背面,位于山腹之地,站在屋檐下可饱览大好河山的风光,好似对面就是一幅全景画。

轩前高厦压林丘,望里送迎来去舟。

汉客勿夸岳阳景,万千气象在斯楼。

在楠本先生的安排下,晚9点,一艘小汽船将我送回主船,我趁着圆月的朦胧月色,回到了船上。在船上另赋诗一首。

香港海如嚢,万船出入忙。

炭烟迎晓雨,汽笛送斜阳。

中国人的迷信

14日,阴(圆月)

今天适逢基督教的耶稣受难日。正午12点,船从香港起锚。在此写下我在广州和香港市区看到的两三件迷信之事。中国人的赚钱观念强,好祈福。街上常见名为“福德祠”的小石室(台湾也是如此),室内安放有中福神像。神像面貌略似我国的福神、财神,穿着奇装异服,身前捧着香花。此外,每户人家门前的角落都树着“聚宝碑”的小石碑。石碑表面刻有“来龙聚宝接引财神”的字样,或是提名“门户土地福神”,左右还写有“银瓮排山入,金船驾海来”,或“金枝时发枝,银树日开花”,抑或是“招财进宝,堆金积玉”。

各家商店的屋檐下张贴着“富客常临,百福盈门,货如轮转,其门如市,五福临门,客似云来,后来更好”这样的字贴。张贴字贴祈福,就好比我国的护身符。贴着印有“文帝宝诞喜助醮金几辆[15],老福德宫宝诞,天后圣母宝诞醮金几辆”的纸。想来,中国人在神面前烧金纸银纸祈福之际,神灵就会通过这一张纸片感应到,福至家中。就像是我国的护摩札[16]。街上还有许多算命先生。

类似于我国浅草观音寺门前的占卜者。题词“每事卦资二仙”。探访室内,要么挂有观音像,要么祭拜关帝,要么是在墙上刻神字,以此来进行祭拜。广州的寺庙门前聚集了不少乞讨者,频频骚扰着游客。香港的人力车是暗红色的,别具一格。我国居留此地的同胞约有上千人,这里有配套的寺庙及学校设施。从香港起帆,朝着船的东南方向前进,但在东北风的推送下,船略有摇晃。虽说如此,前往马尼拉的一等船,乘客人数众多,船内盛况可见一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