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故事----东总布胡同

总布胡同在东城区朝阳门内南小街,是一条东西走向的胡同,东起建国门北大街,西至朝阳门南小街,南与顶银胡同、贡院西街、南牌坊胡同相通,北与大羊宜宾胡同、宝珠子胡同、北总布胡同、弘通巷、北牌坊胡同相通。元代既已形成,明朝属明时坊,因总捕衙署设于此,故称总捕胡同或总铺胡同。清朝属镶白旗,乾隆时称总部胡同,宣统时以南小街为界,分称东总布胡同、西总布胡同。民国三十六年(1947)将原城隍庙街改称北总布胡同,并沿称至今。

东总布胡同明时属明时坊。铺,为明代地方保甲制度中之划分单位。据《宛署杂记》中记载:“城内陆方以坊为纲”,坊下分牌,牌下分铺,“见行城内各坊,随民居多少,分为若干铺,每铺立铺头、火夫三五人,而统之以总甲”。总铺,即总甲理事之所。总铺胡同当为附近各胡同各铺的总甲所在。清朝属镶白旗,乾隆时称总部胡同。宣统时分东西总布胡同。

总布胡同位于东城区建国门街道,元代既已形成,明朝属明时坊,因总捕衙署设于此,故称总捕胡同或总铺胡同。清朝属镶白旗,乾隆时称总部胡同,宣统时以南小街为界,分称东、西总布胡同。民国三十六年将原城隍庙街改称北总布胡同,并沿称至今。

经过查找资料了解到:

1913年,家住东总布胡同、时任财政总长的周自齐,捐资修建了东总布胡同马路,这也是北京的第一条马路。

东总布胡同西段路北以前有座道观“斗母宫”,五、六十年代不知是斗母元君的宫殿还是“宫殿”边儿上的平房改成了澡堂子。

19号院(旧门牌10号),据商务印书馆的老人的回忆,1954年商务印书馆由上海迁到北京就落户到这里,五、六十年代,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人民美术出版社和版本图书馆四个单位共处一处,人称“十号大院”。十号大院坐北朝南位于北总布胡同南口外东侧,这是一座庞大阔绰的园林式建筑,前部分是碧瓦朱檐回廊环绕的四合院,后部分是清末民初改良的洋楼花园,东院墙外是北洋政府要员周自其的弘通观胡同4号。传说这个院曾是袁世凯买来送给他三姨太金氏的。

32号院是1950年的国家财经委员会副主任马寅初全家搬来的地方。位于胡同中段南侧,洋范儿十足的门楼雕饰简洁流畅,街门东侧是车库,西侧是一排高大南房后身,院内二层洋楼黄墙红瓦,庭院绿树成荫安静典雅。1951年马寅初调任北京大学校长,后因发表《新人口论》遭到错误批判,1960年辞去校长职务,回到东总布胡同32号。

53号(旧门牌46号)原是个大杂院,三十年代,陈觉生购得,陈当时任北平铁路局局长,用贪污铁路上的材料盖起了一座大宅院。北平沦陷后,陈觉生被日本人毒死,该宅被伪警察署一日本顾问官所得。抗战胜利后,此处为国民党警察部门。解放后为作家协会所在地。1965年整顿地名时,将忠厚里、小丁香胡同并入。1982年公布为东城区文物保护单位。现在仍是非常讲究的三进四合院,大门居中,两侧各三间倒座,外院有假山喷水池,一道带漏窗的看面墙将院落划分为里外两进;二进院三正四耳,东西六间厢房;三进院面阔五间的后罩为绿琉璃瓦顶二层楼房,整个院落有回廊相连,花木扶疏,美轮美奂。

57号洋楼在豆坑胡同南口,是幢暗红色二层楼房,院墙环绕,树影婆娑,大门偏向西南。建国后住过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张澜和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沈钧儒,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十世班禅额尔德尼在此居住,经常看见藏民擎着转经筒虔诚地候在铁门外等待摸顶赐福。现在楼房增至四层,院门面向正南,显然经过翻建,样子更像公寓或小型饭店。

60号(旧门牌22号)是作家协会1953年从山西人手里盘下来的,成为中国作家协会宿舍,聚集了赵树理、严文井、刘白羽、萧乾、张光年、陈白尘等一批新中国最具影响的作家。这里原先前店后场,是山西人开的卖黄酱和咸菜的酱园。院子大门在三间铺面房正中,院子三进深,后门是顶银胡同47号(旧门牌甲15号),

62号坐南朝北五间临街房,安装着黑色铁制推拉防护门窗,像是老钱庄。老屋前脸儿房顶一道砍儿墙,尽西头正门上方有造型,下面雕刻着“宝成当”。宝成当是当铺,因为距离贡院近,进京赶考的举子差钱的时候以物抵押贷款,宝成当赚的是借贷利息。南小街改造留下宝成当不能不说幸运,几十年来持续不断的“旧城改造”,无数具有历史和文物价值的建筑被粗暴拆除,其中包括宝成当东邻的60号中国作家协会宿舍大院。

东总布胡同与贡院为邻,贡院是古代举人会试考场,考官由朝廷高级别官员担任,清代主考官多是一、二品大员,因此东总布胡同大宅门多,尤其胡同东段,三四进的大四合院鳞次栉比,因为挨着考场,知识分子扎堆,文化氛围自然丰富,不然作家协会、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何以选择于此。然而几十年的拆建,许多历史文物无迹可寻。

东总布胡同六百余年历史,胡同建筑具有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特色,无论建筑角度,还是文化角度,东总布胡同都是北京最好的胡同之一。可惜的是,它扛过了朝代的更迭和战争的炮火,却毁于新世纪的建设。曾经有几十名作家联名呼吁保留历史文化价值丰富的顶银胡同和东总布胡同,然而在扭曲的价值观前,作家们人微言轻。

现在这条胡同或者叫大街,已经没有什么大宅门的四合院了,多是一座座楼房院落。文物留在历史里、留在资料管里、留在老人们的记忆里;崭新的楼群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如今,东总布胡同里的胡同路牌多达十二个,胡同两头有,西口有一个,东口路南路北各有一个,中间还有两个1965年的路牌,是红底白字的,其余的都是白底红字的。一条胡同有两种不同的路牌,红底白字表明是胡同,白底红字表明是大街,两种路牌放在同一条胡同还真少见!这么多路牌出现在同一条胡同里就更少见了!

(0)

相关推荐

  • 胡同档案丨宝盖胡同

    宝盖胡同,朝阳门南小街东侧,呈南北走向.北起盛芳胡同,南止赵堂子胡同,东与向春胡同相通,西邻朝阳门南小街.全长107米,宽7米,沥青路面.宝盖胡同,民国三十六年(1947)称此名.1949年后沿称.现 ...

  • 时明时晦

    时明时晦

  • 胡同档案丨干面胡同

    干面胡同,朝阳门南小街西侧,呈东西走向.东起朝阳门南小街,西止东四南大街,南与西石槽胡同.东石槽胡同相通,北与东罗圈胡同.西罗圈胡同相通.全长731米,宽8米,沥青路面. 干面胡同,明朝属黄华坊,称干 ...

  • 东总布胡同里的“作家园”

    对于北京人来说 想到胡同 总有一种亲近感 胡同自元代始称始建以来 作为北京城市空间的肌理 已有七八百年的历史 历经元明清三代 又历民国和新中国 胡同承载着老北京无尽的记忆 本期,跟着文旅君来到 历史名 ...

  • 胡同档案丨东石槽胡同

    东石槽胡同,朝阳门南小街西侧,呈东西走向.东起朝阳门南小街,西止干面胡同,南有支巷通遂安伯胡同.全长414米,宽6米,沥青路面. 东石槽胡同,明朝属黄华坊,称石槽胡同.据传胡同内有供骡马饮水用的石槽, ...

  • 胡同档案丨大雅宝胡同

    大雅宝胡同,朝阳门南小街东侧,呈东西走向,西端曲折.东起北总布胡同,西止朝阳门南小街,南与宝盖胡同相通,北与松树院相通,并有四条支巷通大雅宝胡同.全长472米,宽11米,沥青路面. 大雅宝胡同,清朝属 ...

  • 胡同档案丨东总布胡同

    东总布胡同,建国门内大街北侧,呈东西走向.东起建国门北大街,西止朝阳门南小街,南与顶银胡同.贡院西街.南牌坊胡同相通,北与大羊宜宾胡同.宝珠子胡同.北总布胡同.弘通巷.北牌坊胡同相通.全长631米,宽 ...

  • 胡同档案丨北总布胡同

    北总布胡同,国际饭店北侧,呈南北走向.北起大雅宝胡同,南止东总布胡同,东有二支巷通先晓胡同,西与向春胡同.后赵家楼胡同.前赵家楼胡同.小羊宜宾胡同相通.全长394米,宽8米,沥青路面. 北总布胡同,清 ...

  • 见证“庚子风云”的西总布胡同

    对于北京人来说 想到胡同 总有一种亲近感 胡同自元代始称始建以来 作为北京城市空间的肌理 已有七八百年的历史 历经元明清三代 又历民国和新中国 胡同承载着老北京无尽的记忆 本期,跟着文旅君来到 京城& ...

  • 胡同档案丨西总布胡同

    西总布胡同,东单北大街东侧,呈东西走向.东起朝阳门南小街,西止东单北大街.全长723米,宽8米,沥青路面. 西总布胡同,明朝属明时坊,称总铺胡同,因总捕衙署设于此而得名.清朝属镶白旗,乾隆时称总部胡同 ...

  • 老北京的故事(七七六)东厂胡同

    东厂胡同在东城区,中国美术馆的南侧,呈东西走向.东起王府井大街,西止东皇城根南街,胡同中部各有一条南北的路,向南的是安居里,向北的是东厂北巷.东厂胡同全长319米. 这条胡同东西两头都看不见胡同名牌, ...

  • 老北京的故事(八八三)东坝古镇

    老北京的故事(八八三)东坝古镇 百度上的"东坝古镇" 关公庙大殿一角 关公庙墙外 娘娘庙一进门的瓦砾 两排松树年代不久 娘娘庙里的废墟 娘娘庙的佛教标语 娘娘庙门口 东坝村的路 东 ...

  • 【老北京故事】协和胡同6号小洋楼的百年传奇

    感兴趣的朋友可关注"顺益兴四合院",每日更新四合院信息.新鲜资讯,北京政策等--记得关注! 协和胡同位于东城区东南部,北起东堂子胡同,南至外交部街,东邻朝阳门南小街,属建国门街道办 ...

  • 老北京的故事(七七一)椿树胡同

    老北京的故事(七七一)椿树胡同 X 北京原来有两个椿树胡同都在西城区的南部.我要说的是宣武门内消失的这条. 椿树胡同是老街,自明代就有.一街的椿树到了夏日绿荫如盖,非常漂亮.有的椿树两人合抱粗,一条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