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安门史话》连载(52)
历经百年的天然冰窖
在地安门西大街恭俭胡同五巷,存有明清年间留下的冰窖。据说自冰窖废弃之后,有人租其用作仓库,就连现在的雪池冰窖,依然还是北海公园的仓库。如今恭俭冰窖内在经营餐饮,其菜品和菜名尽量靠近宫廷或京味。由于恭俭冰窖名声在外,所以吸引了一大批中外旅游爱好者慕名而来,这使得老北京胡同游又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恭俭冰窖大门
在没有空调冰箱等制冷设备的时代,老北京人夏季要想降暑、储物和制作冷饮食品只能靠天然冰块。但这些冰块必须要在冬天时获取并及时储存,以待夏季时使用。因此,人们便建造冰窖用来储冰,人们称这种冰窖为天然冰窖。
老北京的冰窖最早出现于明代,到了清代时冰窖可分为三种,即官窖、府窖和民窖。而其建制形式和材料不同,有砖窖与土窖之分。官办冰窖多为砖石砌筑的拱形地下窖,民办冰窖则为挖掘的地穴大土坑。官办冰窖又分为两类,即皇宫御用冰窖与官衙王府吏用冰窖。民办冰窖多属商用,由百姓筹建经营。旧京时历史最悠久、最有名的官办冰窖有两处,一是位于北海公园东门与景山西门之间陟山门街的“雪池冰窖”,再有就是北海东夹道的“恭俭冰窖”。
恭俭冰窖内
恭俭冰窖的建造年代和规制,大约与雪池冰窖基本相同。此冰窖因位于恭俭胡同而得名,这里明代曾是内官监衙门所在地,位于恭俭五巷5号。据《大清会典》记载,清廷在京城共分四处设冰窖十八座,由工部都水司掌管,统称“官窖”,特供宫廷和官府用冰。恭俭冰窖即为其中一处。冰窖坐西朝东,屋面为双勾连搭合瓦顶,半地下建筑,由城砖砌筑,墙厚一米左右,内部为砖拱结构。现这两处冰窖仍保存较好,已被列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当时,北京城共建有4处官窖,总计有18座之多。
上世纪70年代,在什刹海金锭桥附近,每到入冬之后,就见工人用杉篙开始搭凿冰的架子。从岸边直立起两米左右一个平台,再斜坡伸入冰面上,铺上铁的齿轮履带,将工人在河中凿透的三尺见方的冰块,沿着履带的轨迹拖至岸上的平台,平台下有解放挂斗卡车接着,工人再将冰块一一码放至车厢内,运至冰窖储藏。
窖冰
通常窖冰这活儿都是夜里干,也许是夜间寒冷,冰块更加坚固。也有人说,经过日晒的冰块不易储存,容易熔化。俗话说,卖了是钱,化了是水,就是这个道理。小时候,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躺在家里都能听到什刹海窖冰的声音。为了冰块干净整洁,每年冬至前后,专门有人将河面的水草杂物捞干净,行话叫“涮河”。目的是,结冰以后的冰块洁白干净。
冬至以后半个月,河面不仅已经完全封冻,而且冰块也已经够厚度了,就可以“打冰”,也称之为“窖冰”。打冰工人每天四更起来吃饭,五更点灯下河打冰;日出后,即收工。在明清时冰块的尺寸有严格规定,官冰为1尺5寸见方;私冰为长3尺,宽为2尺5寸。我小时候见到的冰块,差不多就是3尺见方的。
人造冰用来冰镇汽水
七十年代后,开始有了人造冰,大多是奶白色,不那么透明,却显得特别干净。夏天的时候,地安门副食商场到点就有人造冰送来,孩子们都等在那里,盼着卸车时能有碎冰块掉在地上,捡在手里,不断地用嘴吸吮,特别凉爽。这些人造冰一般都用来冰镇汽水、啤酒,以及海鲜鱼类,那时人们都喝散装啤酒,常把大啤酒罐放在冰块上。
恭俭冰窖“餐馆”
恭俭冰窖以前也是仓库,目前在经营着一家饭馆。整个冰窖为半地下拱形结构建筑,地上四米,地下三米,大厅是冰窖的外室,冰窖内室要经过一个小门,走下数阶楼梯方能到达,类似于我们今天的地下室。内室分为两个厅,一个被改造成大餐厅,另一个被用来存放餐饮物品。(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