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已过,秋风正劲。一定要来山西,看看这个美了五千年的地方
随 我 行 走 山 西 许 你 万 里 荣 耀鉴古 | 知非 | 旅途 | 视野 | 生活
文字 |「誰最中國」圖片 |「来自网络」这一次,真该好好看看山西。国庆期间,山西遭遇了一场天灾。自10月2日晚开始,持续下了近90个小时的暴雨,把身居内陆的山西大地变成了一片片滩涂。洪水淹没了村庄,冲毁了待秋收的农田,冲断了大桥,十几万人在冰冷污浊的泥水中,挣扎生存。政府和社会各界紧急展开了救援,与洪水抗争,与时间赛跑,抢救生命……直到7日上午,暴雨四级应急响应才解除。奇怪的是,山西的受灾情况在网上却鲜受关注,甚至有山西人自嘲“无人问晋”。直到近两日,热搜榜上出现了山西的消息,大家才反应过来,原来山西已受难多日。
近些年,大家对山西的关注本就不多, “煤面醋”,寥寥几个词,组成了一种粗浅的印象。山西虽然不像其他城市一样会营销,却卧虎藏龙、不可低估。虽然没有强烈要求种种回报,其贡献却早已超出了很多人的认知。我们该好好了解一下山西,这片土地,不仅蕴藏了丰富的煤炭,还有五千年华夏文明的深厚积淀;不仅有着喝不完的老陈醋,还有数不清的珍贵古建筑。就像,我们在生活中总是容易忽略一些身边最亲近的人、忽略一些理所当然的付出,山西也这样被忽略了。但是,只要敢问一句:如果没有她,会怎么样?你就会意识到,她到底有多重要了。今天,我们就来问问:如果没有山西,会怎么样?
“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山西现存登记在册的古建筑达18418处,若论单体建筑,可能达30多万处,并还有相当多的古建筑没有被登记在册。在中国,再找不到第二个地方,如山西一样拥有数量庞大的地上“历史”。山西,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中国古建筑宝库”。在其他地方,有一栋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就很少见了,然而,山西的古建筑则古得让人称奇。山西现存有120座现存宋辽金以前的木构古建筑,占到了全国总量的75%;350座元代及其之前的木构古建筑,占了全国的近80%。
正是山西的存在,为中华文明和古建筑文化,留下了真实而伟大的例证。上世纪30年代,日本学者关野贞曾宣称中国已无千年以上的木建筑,要了解相当于中国唐朝的木结构建筑,只能去日本。后来,梁思成、林徽因花了六年时间,寻遍大江南北,终于在山西发现了一栋保存完好的唐代木构建筑——佛光寺,打破了这一傲慢的论断。不仅如此,佛光寺还是我国现存形制等级最高、规模最大的唐朝建筑,大殿里还保存着唐朝的绘画、书法、雕塑等珍贵文物。而且,我国现存的三座完整的唐代木结构建筑,全部都在山西。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是山西?因为,这里是华夏文明的摇篮。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在山西15.6万平方公里的古老大地上,都能找到印迹。夏朝建都的文明密码,在陶寺遗址还依稀可见;晋国霸业六百年的历史和三晋文化的延续,在晋阳古城遗址还有迹可循;云冈石窟,掩映着华夏各民族大融合的夺目光彩;应县木塔,见证过近千年数代帝王将相、文人才子登临挥毫的风采;平遥古城,仍诉说着中华民族安邦乐业的古老故事……
在这里,文明与历史不仅藏在博物馆中,还留存于真实的土地上,更印刻在人们的情感记忆里。“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六百多年前,1230个姓氏,代表着上万个家庭,从这里迁往全国各地,直到走向全球。大槐树,是印刻血缘的图腾,也是追寻故土的经幡。这里,是中国人的“老家”,每年都有无数人返回这里,寻找自己的精神故园。
外有连绵的太行山、吕梁山,作为天然的护卫长城,内有汾水纵贯其腹地,冲积成肥沃的晋中盆地,进退可据。山西的地理特色,不仅使其孕育了最早的华夏文明,也让其一直保有“天下之中”的区位优势。“得山西,才有资格得天下”,谁拥有了这表里山河,谁就掌握了问鼎天下的先机。“秦时明月汉时关”,在历史的风云变幻中,山西历来是群雄逐鹿的支点。春秋五霸,晋文公成就一霸。三家分晋后,韩、赵、魏仍在七雄之列。秦统一天下之后,山西又成为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屏障,中原都城的北方门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华第一关——雁门关,仍高踞在晋北的勾注山上,历史的沧桑印刻在高墙上,掩映着遥远年代里的刀光剑影。
雁门关 | 雁门关景区官网到了近现代,尤其是抗战时期,中国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山西又毅然挺起了中华的脊梁。八路军三大主力,东进黄河,挺进山西,创立了晋察冀、晋冀鲁豫等根据地,并以此为根本,在山东、东北等地建立了大片根据地,山西成为全国抗战的战略支点,为后来解放全中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难怪,前人称山西为“治世之重镇,乱世之强藩”。翻开一部中国历史,从古至今,几乎每一个重要转折点上,山西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山西的巍巍山脉,虽在军事上是抵御外敌的屏障,在文化上,却不会造成隔绝。北方游牧文化和中原农耕文明的交流,华夏民族的大融合,自秦汉以来,在山西大地上从未断绝。古有北方游牧民族越过大山迢迢迁往山西,近代山西人也曾为了生计“走西口”,在蒙古地区拓荒创业,他们不仅走出了一条生存之路、文化融合之路,也打通了一条汇通天下、周流四海的物流通道,奠定了“晋商”雄起之路。
从王家大院、乔家大院等晋商豪宅,一窥山西明清时期的富裕。
地上累积的五千年文明,还在岁月长河里熠熠生辉;地下蕴藏了上亿年的资源,又因新时代的到来绽放出黑金色的光芒。山西40%的土地下,都埋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正因其超高的煤炭储量,在新中国成立后,大力发展工业生产之际,山西成为了全国的能源大省。70年里,山西累计生产煤炭192亿吨,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1/4以上,70%外调至了全国2/3以上的省份。可以说,最盛时期全中国每三台电器中就有一台,依靠山西的能源驱动。
中国城市夜间灯光地图 | 山西曾点亮过一半的灯曾经,面对帝国主义的掠夺,山西众多票号奋起反抗,自发联合,从英国人手中争矿、赎矿,为祖国夺回矿权。等到各兄弟省市需要时,山西又慷慨解囊,多年来如期保证各省煤炭供给,为其他省市的经济发展注入熊熊燃料。今年9月以来,国内多地或因为煤价高位运行、电煤紧缺,出现了拉闸限电的情况。还是我们的山西老大哥挺身而出,与14个省区市签订煤炭保供合同,放弃市场高价,直接承诺低价为各省市供应煤炭。然而,刚签订合同没几天,山西就遭遇了极端暴雨,导致60家煤矿停产,一边经受着风雨考验,一边担负着保障全国十多个省份的煤炭供应重任。幸而,其余600余座煤矿仍在正常生产,甚至不少煤矿选择放弃国庆假期,全力组织生产。这份“雪中送炭”的情谊,我们记在了心里。
山西平朔煤矿山西第一时间解了我们的“燃煤之急”,自己的转型之路,却仍然任重道远。单一的能源产业结构,带来的经济发展问题;大面积的煤矿开采,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都亟待解决。这些年,山西已经默默做了很多事情,已经发生了许多改变……最直观的是,城市里的煤灰消失了,蓝天白云掩映着干净整洁的道路和清澈的汾河。近年来,山西还加快开通了地铁、高速公路、铁路、航空路线等,立体交通网络初步形成。经济上,在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正成为拉动投资及工业增长的主要力量。
道光二十三年太原城在5000年的灿烂历史中,这几十年,也不过是一瞬。山西在漫长岁月中,已经蓄积了无穷的力量。如今,这股力量正在觉醒和勃发,未来,我们会看到山西更璀璨的一天。
山西大地不只有煤,还有蕴藏了5000年的美,在这片“表里山河”之上,描绘出一抹抹绚烂的色彩,远比你想象中更为绚丽。山,是山西的铮铮铁骨。西有巍巍太行,矗立着奇绝的“峰墙”;东有逶迤吕梁,燃烧着热烈的红色基因。北岳恒山,绵延的108峰,绘出锦绣山色;五台山,山间散落的红墙灰瓦间,晨钟暮鼓已回荡了千年。
五台山 | 五台山云数据网水,是山西的款款气韵。千里黄河,流淌到壶口,才爆发出真正的力量,一泻而下的黄河水,翻涌出千层交错的浪花,演绎一曲铿锵跌宕的大合唱。而汾河一如既往的柔婉,由北往南深入盆地,见证了两岸万家灯火的辉煌,酝酿出坛坛清冽甘醇的故事。
壶口瀑布 | 壶口瀑布景区官网大自然的神奇造化,绘就了表里山河的锦绣之姿。悠悠岁月的积淀,则为这座城包了一层浆。打开山西,这部厚重的历史画卷的最好方式,是走进这片土地。在晨曦中,去晋祠走一走,立于古松下殿台前,在光影斑驳中闭上眼,感受唐朝遗韵。在暮色中,来到应县木塔下,等塔身显出金辉的时刻,心中朝圣的方向也倏然明晰。
晋祠 | 晋祠博物馆官网
应县木塔 | 应县政府网山西人的生活,更是有姿有色。别的先不说,把一碗面,做出280多种花样,也足以看出山西人打骨子里对生活的热爱和惊人的创造力。大拉面、刀拨面、拨鱼、剔尖、饸饹、猫耳朵……形态各异的面,配上蒸、煎、烤、炒、烩、煨、炸、烂、贴、摊、拌、蘸、烧等各式各样的烹调方法,就让你吃一年不带重样,还有滋有味。
图 | kenway朋友跟我说:去了山西,完全打破了之前的粗浅印象。那里的千年古建筑,让他震颤于历史的神奇。那里的风光,让他沉醉在光阴里。印象最深刻的,还是热忱质朴的山西人,那种好不是表面的欢迎之辞,而是把你放在心上。等风雨过后,一定要去山西走一走,去看看这个美了五千年的地方。还有网友说:“山西就像一个隐士,一个大侠,一身荣耀,却深藏功与名,遇到难处默默扛下所有,即使自己有苦有累,也还是舍己为人……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山西无愧中国。但是,这个铁憨憨,他也需要人帮助,也需要人看到他的难!”此刻,山西暴雨的主汛期已过,但对于175万受灾的山西人来说,更大的困难还在后面。受损的农田、倒塌的房屋、被冲毁的桥梁和淤堵的道路,亟待修复。虽然未能共同受苦,但大家的心还是跟山西连在一起,众多企业和个人都伸出了援手,纷纷捐款帮助山西。山西加油!相信用不了多久,你就能元气满满地,干掉一大碗加醋的面。饭后,佐着汾酒,好好给大家说道说道,山西到底有多神。编辑 |紫苏桃子姜-特别鸣谢摄影师-明说明话,橙橙橙先生,阳阳一枚,刘九日的光影日记,kenway 等的图片来源: 誰最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