恻隐之心仁之端——《素书》悟读之【6】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原始章第一》【6】
【原典】
仁者,人之所亲,有慈惠恻隐之心,以遂其生成。
【译文】
所谓仁,是指对事物和人类有亲切的感情和关怀,有慈悲恻隐的心肠,让万事万物能遂其所愿。
【悟读】
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
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
孔庙的对联很多,进门便是清代大才子纪昀的这副联语。对联高度评价了先哲孔子的“文章道德”,与天并老,据传“富”字上没有一点,寓意富贵无顶。
本章强调的“仁”之思想,恰恰也是儒家学派道德规范的最高原则,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
慈,关系友善;惠,经济共赢;恻隐,则是不但要爱,而且要平等。把怜悯之心藏起,以平等之心待人。
“仁”,始见于儒家经典《尚书·金滕》:“予仁若考。”仁字从人从二,即人与人之间的互存互助互爱,基本涵义是指对他人的尊重和友爱。
孔子首先把仁作为儒家最高道德规范,提出以仁为核心的一套学说。孔子把“仁”定义为“爱人”,并解释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在回答子张问仁时还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五者为恭、宽、信、敏、惠。
"恻隐之心,仁之端(开始)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发挥了孔子的思想,把仁义联系起来 ,以仁义作为道德行为之最高准则。其“仁”,指人心,即人皆有之的“恻隐之心”,仁爱之心;其“义”,指正路,“义,人之正路也”。
“仁”,既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也涵盖了和谐的人际关系,更提出忘我的、无私的、积极奋发、自强不息的现实态度。
为人谨遵仁义礼智信,处世恪守忠孝廉耻勇。这既是先贤之追求,也是时代的需求。
仁爱之心,贵在心到,难在做到。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