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精神分裂症
“我周围的每样东西看起来都很恐怖,周围的人们看起来不再正常,而是一个个带有黑色轮廓和发亮的眼睛的恶魔。我无法十分专注地和你交流,因为似乎所有其他即使我不想感兴趣的事情也会吸引我的注意力,当我们交谈时,我会不由自主地被隔壁房间和走廊里的声音所吸引,我控制不住我的注意力,这使得我无法注意我在对你说什么或你对我说了些什么。”一位精神分裂患者的自述。
英国画家路易斯·韦恩(1860-1939)以画猫而著称,不幸的是他晚年罹患精神分裂症,但是疾病并没有阻止他继续作画。我们来看下韦恩从正常到精神分裂不同阶段所画的猫吧。
这是患病前韦恩画的可爱的猫(图1):
图1
(来源:https://www.schizlife.com/louis-wains-schizophrenic-cats/)
图2是随着疾病程度的不断加深,易斯·韦恩在不同时期所画的猫(从左到右,从上到下),是不是所画的猫越来越恐怖,越来越抽象了呢:
图2
(来源:https://www.schizlife.com/louis-wains-schizophrenic-cats/)
听了上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述,以及看了患有精神分裂症的画家韦恩不同时期所画的猫,我们似乎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精神分裂症患者内心的痛苦与煎熬。那么精神分裂症到底是一种什么病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可怕”而又像谜一样的疾病。
什么是精神分裂症,它有哪些症状?
简单地说,精神分裂症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精神疾病,其临床症状大概可以分为3类,即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和认知功能障碍。所谓的阳性症状主要包括幻觉和妄想。幻觉就是患者感受到了本来不存在的东西,比如说,患者会听到周围的人都在说他的坏话,这就是幻听症状;除了幻听,还有些病人会有幻视、幻触觉等。那什么是妄想呢,比如说,患者会自认为是一个非常有名大人物,如电影明星,甚至有些患者会自认为自己是上帝。
所谓的阴性症状主要表现为情感上的冷淡,对很多事没有热情和积极性。而认知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记忆障碍、注意力障碍和执行功能障碍等。在本文开头,患者自述到“当我们交谈时,我会不由自主地被隔壁房间和走廊里的声音所吸引,我控制不住我的注意力,这使得我无法注意我在对你说什么或你对我说了些什么”,这就是注意力障碍的典型表现。
是哪位大侠给精神分裂这种疾病起了个“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的名字?
就是下面这位帅哥——厄根 布洛伊勒(Eugen Bleuler, 1857–1939)。布洛伊勒是瑞士著名的精神病学家,于1911年发表专著第一次使用“精神分裂症”一词来描述精神分裂这种疾病[1]。那在此之前,专家们给精神分裂这种疾病起的什么名字呢?你还真有可能想不到,那时候专家们称这种疾病为dementia praecox,翻译成中文是早发性痴呆(现在看来,痴呆和精神分裂症是两种很不同的疾病哈)。
图3 (来源:Wiki百科)
哪些人更容易患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谜一样的疾病,主要是因为时至今日科学家还没有完全弄明白精神分裂的发病机制,但似乎遗传因素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生过程中占有重要作用。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个遗传因素。
研究表明,如果小明的叔叔、舅舅或姨得了精神分裂,小明患病的概率约为3%;
若小明的爷爷或奶奶患有精神分裂症,那么小明患精神分裂的概率约为4%;
如果小明的兄弟或者姐妹患有精神分裂,那么他同样患精神分裂的概率达到10%;
如果小明的异卵双胞胎兄弟/姐妹患有精神分裂,那么小明患病的概率也是接近10%;
若小明的父母有一个患病,那么小明患病率达到13%;
如果父母双方都患有精神分裂,那么小明患病率接近50%;
如果小明的同卵双胞胎兄弟/姐妹患有精神分裂,那么小明患病的概率也高达50%。
哪些地区的人更容易患精神分裂症?
根据2018年的一项最新研究[2],2016年精神分裂症点患病率(point prevalence rate)约为0.28%,据估计全球约有2100万人患有精神分裂症(估计不止吧),而1990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数目仅为1310万。不同地区和国家的点患病率如图4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国大陆地区的精神分裂症点患病率似乎最高,达到0.42%。此外,荷兰在整个西欧地区表现出很高的患病率(达到0.36%)。图5表示不同国家和地区在1990年和2016年报道的精神分裂症流行病例(prevalence cases),东亚和南亚地区的数量最多,2016年分别达到约720万和400万,而大洋洲的最少,约2.8万人,撒哈拉以南地区患者总数约130万。
图4 (来源:文献2)
图5(来源:文献2)
在哪个年龄精神分裂症发病的概率最大?
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年龄似乎具有选择性,研究表明[3],大部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发病时间都在他们十几到二十几岁之间,如图6所示。所以说,青少年时期,不仅是学习的好时候,也是预防精神分裂症的关键时期呀。
图6 (来源:文献3)
参考资料:
[1] Bleuler, E., 1911. Dementia praecox oder Gruppe der Schizophrenien. In: Aschaffenburg, G. (Ed.), Handbuch der Psychiatrie. Spezieller Teil, 4. Abteilung, 1. Hälfte Deuticke, Leipzig
[2] Charlson F J , Ferrari A J , Santomauro D F , et al. Global Epidemiology and Burden of Schizophrenia: Findings From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6[J]. Schizophr Bull, 2018.
[3] Castle DJ and Murray RM, The epidemiology of late onset schizophrenia, Schizophrenia Bulletin, 1993, 19 (4),69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