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氏文化】郁氏善良感天地(文/郁时元)
【郁氏文化】郁氏善良感天地
作者||郁时元
在封建王朝统治时期,长江两岸洪水泛滥,农庄田舍经常被淹没,两岸百姓民不聊生。
居住在湖北浠水县长江边上郁家港的郁氏先祖,也毫不例外,皆深受其害。他们常常遭遇洪水的侵袭,庄稼欠收,食不裹腹。崇祯年间尤为严重,迫于生计,讳通海祖九世孙,讳弥善祖夫人胡氏婆婆带十世祖讳文立、讳文爵、讳文绿由湖北浠水郁家港避难,卜居英邑陶家河企人石外胡家大湾娘家居住,一住就是数年。
数年后三个儿子长大成人,长子讳文立祖回浠水郁家港照顾年迈的父亲,次子、三子跟随母亲,由胡府外祖公赠与企人石口里、口外约十平方公里土地助其安家。于是胡氏婆婆带领讳文爵祖、讳文绿祖在陶家河企人石上口安家立业。从此,郁氏家族在湖北英山的分支得到了繁衍与发展。
在稳定入住后,先祖们开荒造地,围垦种田,男耕女织。经过先祖们几代人的努力,在这里的郁氏家族逐渐富裕,成为当时本地的名门望族。
虽然郁氏家族富裕自足,但从不自傲,而且为人善良、憨厚、乐于助人,十里八乡的百姓,只要遇上困难,郁氏家族的人都会倾力相助。在那灾难重重的年代,三教九流讨米要饭的人,都是成群结队。
无论走到郁氏家族的哪一家,早饭、中饭或晚餐,都有人招待。遇粥吃粥,遇面吃面,从不吝啬。甚至对一些无家可归的讨荒者还给部分田地耕种,这样,讨荒者下年也会给送地者回送少量的粮食,以表谢意。
随着郁氏家族的人丁兴旺,郁氏先祖在企人石口里开垦良田千亩,但灌溉需要在上方两百米处的河道围堰引水,此处两边是悬崖峭壁、河宽约四丈、深两丈有余的原始河床。上游覆盖着大量原始森林。在当时落后的年代,先祖们克服重重困难,花费很长时间才完成这一工程。
由于河床陡峭,建成后,曾数次被洪水冲毁。就这样,毁了重建,建了又毁,反反复复,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这样延续了几代人。到了乾隆年间又被洪水冲毁,当先祖们计划等待开年另辟捷径、选址重建的时候,就在同年腊月三十年夜里,当家家户户沉浸在辞旧迎新的欢乐气氛中之时,奇迹发生了。
子夜时分,忽然狂风暴雨,电闪雷鸣,一道刺眼的闪电划破黑暗的天空,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雷声过后,不远处传来隆隆的巨大声响。巨响过后风停雨歇,很快又恢复了平静。
大年初一,一大早,先祖们早早起床,集聚在一起纷纷议论昨夜发生的一切。有人质疑:怎么寒冬腊月有闪电惊雷?……。一些好奇的先祖顺着昨夜发出隆隆响声的方向寻去,在被洪水冲毁围堰处,惊讶地发现,围堰左上方约五十米高的悬崖处有一块约三百立方,重达约七百五十吨左右的巨石,顺崖滚落而下,掉落在被冲毁围堰基础的河床中央。
更惊讶的是河床上高下低,短短十米左右距离落差有两米多高。下面不知哪里飞来刚好一块两米多高、约十余立方、重二十五吨左右的平面巨石不偏不倚,稳稳地垫在下面。惊奇的是七百五十多吨的巨石从五十米高处的悬崖轰然而下,一块二十多吨左右的垫石不高不矮,垫在下面没被砸碎,却安然无恙连裂纹都没有,巨石本身也毫发无损。后来民间传说,这是郁氏先祖的勤劳、憨厚、积德行善感动天地所至……
后来,先祖以巨石为依靠,垒石筑坝,灌溉渠道顺利建成。从此以后,这里年年旱劳保收,几百年延续使用至今,无论洪水多么凶猛,灌溉堤坝都安然无恙。先祖为纪念天助我郁氏的这一奇事,故起名此堰为"天筑堰"。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