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膑兵法中的道家思想
孙膑兵法中的道家思想
中条山客
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前期墓葬中出土了《孙膑兵法》等竹简,让失传1000多年的珍贵兵书《孙膑兵法》(又名《齐孙子》)重见天日。原八十九篇,图四卷。现在仅存16篇,且残缺不全。
孙膑,本名孙伯灵,齐国阿(今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北)人。从辈分上讲,是孙武的孙辈。幼年时期接受了良好的家塾教育,《老子》是其必读著作之一,故对其兵法中的道家思想产生极大的影响。后与庞涓等就学于鬼谷子。庞涓是魏将,嫉其才,阴召膑至魏,假以他事处以膑刑(割去膝盖),故人称其为孙膑。后被齐国使臣秘密载回国,担任齐军师,助大将田忌破魏师于马陵道。杀庞涓,名显天下,奠定了齐国争霸的基础。司马迁《史记》中有传记。
战国时期,齐国是重要的思想、文化、教育中心,齐威王、宣王之时,曾在齐国都城临淄设稷下学宫,招集天下奇人异士,著书立说,游说讲学,黄老道家为稷下学宫的主体。宽容的学术政策和良好的学术氛围,造就了一大批才华横溢、博学多识的各色人才,从而形成了兼收并蓄的战国文化。同时,军事和战争是当时社会生活的主题,兼并与连横随时处处会发生,人人难以独处世外。虽然兵学并不是中华文明的主干部分,但却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里富有特色的一部分。兵家从产生之初(西周初期的姜太公),就与道家有密切的联系。
道家主张清静无为,仿佛与兵学无关,但事实上,虽然道家提出了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但是老子又说:“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老子·德经·第六十八章》)。在这里,老子又对善战者提出要求。《老子》中还载有:“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老子·德经·第六十九章》)。可见,道家并不是绝对反对战争的,而是对战争持一种后发制人的态度。道家非常看重“道”——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即希望可以按照和掌握事物的客观规律。“道”对于华夏兵学影响十分深远。《孙膑兵法》强调作为“王者之将”必须具备“知道”的能力,即“上知天之道,下知地之理,内得其民之心,外知敌之情,阵则知八阵之经”,非常看重战争法则。
道家的思想中还包含有朴素的辩证思想,即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在《孙膑兵法》诸篇中继承了这种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如《积疏》篇中主要涉及的是积疏、盈虚、径行、疾徐、众寡、遗劳六对事物的关系,《奇正》篇则主要论述奇正的相互关系和变化,对这些充满了矛盾和对立的事物进行集中描述,揭示出了事物的本质,两者之间关系以及相互转化的条件等等,这些都是深受了道家思想的影响。
道家强调“太平”观念,然而对于战争这个关系着国家存亡、人民生死的问题,道家也多有论述。如以弱胜强,守静贵柔,欲取先与等思想,都是具有很强的辩证思维,《老子·第三十二章》中曾谈到:“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可见老子认为战争是不详的东西,除非迫不得已才能使用。《孙膑兵法·见威王》讲:“夫兵者,非士恒势也。此先王之傅道也。战胜,则所以在亡国而继绝世也。战不胜,则所以削地而危社稷也。是故兵者不可不察。然夫乐兵者亡,而利胜者辱。”
道家认为战争是一种必然的社会现象,只有在正义的情况下才可发动战争。道家的战争观非常鲜明:它将战争划分为五类:义兵,应兵,忿兵(兵将愤怒),贪兵,骄兵。凡是本着诛暴虐、救贫弱的战争,那么就是正义的战争,即“义兵”;用于抵抗侵略,保卫国家的战争则看做是“应兵”;凡是用于侵略别国,扩展土地的则是“贪兵”。并且进一步得出了“义兵王,应兵胜,忿兵败,贪兵死,骄兵灭”的战争结论。据此,可以看出,道家认可战争是客观存在,但是战争的前提是必须具有正义性,对于不义之战则应该坚决反对。道家认为:“兵者百岁不一用,然不可一日忘也”。《孙膑兵法》继承了道家的战争观与思想,认为兵是凶器,不得以而用之,而且胜利了也不能骄横践扈,要保持谦逊低调,将自己放在弱者的地位等等观点。
在《孙膑兵法》中,数十处提到“道”。孙膑强调指导战争的将领必须知“道”,全面掌握用兵之道,同时掌握灵活多变的战略战术。对于执政者,不仅要知兵更要知“道”,“达于道”,掌握战争规律,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了解、掌握兵法要“达于道”的目的,“知道即可知胜”,这是《孙膑兵法·篡卒》篇体现的军事思想。在此篇中,孙膑列举了“恒胜有五”、“恒不胜有五”的五个条件,其中“知道”和“不知道"各占其一。对战争起决定性作用的不是人数的众寡,不是粮草的多少,也不是装备的新旧,而是“胜在道也”,要依据客观规律指导战争方能取胜。
2021年11月1日星期一,上阳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