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邦椿口述资料② | 在日本开料理店

陈邦椿先生(1907.9-1989.10.)


这里不仅有乡土味

微信公众号:乡土宁海

宁海旅日陈邦椿口述史之二

去日本谋生的回忆

整理:储建国

相关链接①:民国初在日本谋生的宁海人

【陈邦椿简介】

陈邦椿先生,生于1907年9月28日,乳名邦将,号邦椿。办《宁海周报》时笔名“蠢”。家住白石头。

我出生于1907年9月,现年82虚岁。
我17虚岁毕业于宁海城内耶稣堂主办的民新小学,应野平等同学也是同届毕业。那年冬,我以奶名邦将办好出国手续去日本过春节,到日本东京小石川区大塚畈下町(街)上海三晶轩料理店(菜馆)当学徒。学徒期限定三年,头年任务是送菜,无固定工资;第二年看我人勤劳诚实,叫我管账。此店是由股东合办,委托老板石富川(宁海北乡洪石人,曾任香山乡第七保保长,见第一集)管理,后因国内发生“五卅”惨案,中日关系不好,我国出现抵制日货运动,日本经济不景气,菜馆业务减少,由我承包办理。
石富川请辞公文
我是个独生子,运离家乡,到日本谋生,经过几年工作,尤其是这条街的大大小小(日本人),深表同情,他们虽然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在此期间,我结识的日本朋友较多,至今印象仍很深的有:日本应庆大学图史馆学者井上芳郎,住在畈下町(街)后面的巢鸭区杂司谷,总是同情我的处境,经常友好来往,给我关心帮助;住在本街菜馆对面小间杂文具商店的驹泽老年夫妇,我店几次遇到经济困难,都乐于借钱济助,从不催还,他俩的儿女对我都很友好,儿子的名字已忘记,女儿叫千代子,当时仅5岁,常与我逗玩;有个青年朋友名叫定池秀四郎,住在我店后面,业余常教我吹口琴,弹四弦琴,很要好;某大学讲师王轮政一,是畈下町(街)街会会长,为发放救火感谢状、纪念银杯而相识,也是我难忘的朋友。
1927年是日本昭和一年,这年冬的一天子夜,天气严寒,又干燥发风,隔壁书籍簿册装订家庭工厂发生火警,有红光出现,我恰被警醒,立即跳下"鹁鸽笼"上铺,提出一桶水,泼出一半,打算再泼时,睡在下床的同乡帮工金行礼(城关中城人,详见第一集)也接着来救火,急用半桶汤水泼去,才使火焰熄灭变成烟气,我又去抽水,邻居们也都警醒了,庆幸火焰被我俩扑灭,亦有埋怨我不早叫相救。为了搞清失火起因,当时警察暑人员传我到刑事室静坐,邻居都为此抱不平,要求优待,事后确也优待,以茶、香烟、青团、麻糍点心照顾。第二天他们又问我优待否?我除回说优待,表心感谢他们的关护。经派人调查,结果查明是一个小孩跟大人深夜到我店吃过点心后,为愉看散页书籍,用火柴点燃观看而不慎失火。隔了几天,后街——巢鸭街失火,烧了60多户,邻居们更感到由于我俩首先发觉、救火,才免受损失,非常感激!
金行礼土地房产所有证
1928年,日本军阀侵略山东,发生济南事件,引起全国愤慨,各机关团体纷纷通电或集会,扩大反日宣传,中日关系更趋紧张。这条街只有我俩是中国人,感到有压力。白天运动走动还可以,夜间就难走动。正在这时,家中也为(有)局势变化,未婚妻年纪已大待嫁,借说我母病重,写信来要我速回。那时,从神户乘船到上海,只要一天一夜就能到达了。我要回国消息一传闻,这条街的邻居和会长商量,为感谢救火免灾,准备了两张感谢状、两只银杯,打算给我和金行礼各一份,本拟开会举行仪式,因局势变化和回国时国紧促,就只叫会长佣人送来给我就算了。感谢状的大意是:数九严寒,在烈风中发生火警,本被抢救熄天重奖,特此感谢。发银杯一只,以资鼓励!
可惜的是,这张感谢状|、这只银杯,在“十年浩劫”中不见了。
1928年8月,我回国。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我和日本朋友井上芳郎驹泽老年夫婦儿子还在通讯。后井上芳郎曾到过上海,因忘带我家住址,写信给他妻子问明通讯处,到大连后又写信给我,说明未能看望而表示遗憾!
事过已有60多年了,仅有“一桶水、半桶汤”之劳,得到了这么好的荣誉,既惭愧,又感激,惟愿中日人民之间,永结此良缘!
陈邦椿(将)
1988年春节

左右滑动查看全文

乡土宁海公益平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