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接地气的国产剧,赤裸裸撕开了“北漂”女性的生活困境

总算有部女性国产剧让观众觉得真实了。

近期,电视剧《我在他乡挺好的》成了暑期档的“黑马”,在豆瓣收获了8.3的高分。这部剧讲述了四个女孩的“北漂”经历,其实,不只这部剧,大多数都市剧聚焦的都是那些来到大城市的女性,为何女性更倾向于来到大城市?

女多男少的大城市 

在近些年热播的国产都市剧中,从来不缺小镇女孩来到大城市的故事。比如《欢乐颂》中的樊胜美,《三十而已》中的王漫妮等。她们大多具有高学历,从事着一份专业性较强且收入尚可的工作,有几个亲密的朋友,既独立自主,又渴望爱情。这样的人物绝不仅仅只出现在国产剧中,它可以说是世界上所有大城市女性的缩影。

1998年的《欲望都市》可谓是都市女性的“圣经”,这部讲述四个纽约的单身女性的电视剧不仅开启了“女性群像”的模式,更是让人们看到了都市女性的生活可以有多丰富多彩。而对于中国观众,对于都市女性的最早印象或许是来自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日剧和港剧,比如《东京爱情故事》中对爱情自信主动的赤名莉香,以及《刑事侦缉档案》《陀枪师姐》中专业冷静的女法医、女律师。从这些电视剧中,人们知道了原来女性的生活不止只有结婚生子,大城市给予了她们更多的可能性。

从某种程度上,这些影视剧反映的就是现实:大城市正在被女性所“占领”。北上广深在内的15个特大城市,均不约而同地出现一个“共性”:女多男少。比如,在深圳,2017年的户籍迁入人口中,女性人数为19.44 万人,较男性多约3万人。在户籍人口数量上,女性也比男性多1万人左右。之所以女性更容易留在大城市,其中一个原因在于她们受教育的程度较高。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统计监测报告显示,2019年高等教育在校生中女研究生人数为144.8万人,占全部研究生的比重达到50.6%。而且,大城市中第三产业占比高,女性更容易找到工作,比如在传媒、教育等行业,绝大多数的从业者是女性。浙江传媒研究院和浙报集团曾对当地媒体的员工比例做了调查,结果显示:媒体部门的女记者编辑和男记者编辑比例的平均数约为5:3,而有些部门的女男比例甚至超过了4:1。

不过,想要来到大城市并不是只有中产女性,它还包括大量农村底层女性,她们大多从事餐饮、照护等服务业。虽然这些岗位的收入相对较低,但来到大城市后,农村女性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一个最直观的数据就是自杀率。2014年,《经济学人》引用一份香港大学自杀与预防中心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国自杀率在过去十年间下降约一半,其中最大的转变在于35岁以下的农村女性自杀率减少了90%。也就是说,“如果你是农村女性,城市化可能救了你的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