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的香酥鸡,以高汤蒸熟,入油再炸,肉烂味美
从春秋战国时期,鲁菜作为中原第一菜系,一直在各朝各代的宴席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当时的社会来说,鲁菜并不是一个亲民的菜系,它主要的服务对象是皇亲贵族。
因为鲁菜从菜品到摆盘,从食材到佐料,无不体现出其珍贵和奢华。凡事总有例外,也有这么一道菜,从创立之初,就深受百姓喜爱,除了低廉的价格外,相对简单的烹饪方式,也是它能流传至今的一大原因,它就是香酥鸡。
作为山东的十大名菜之一,香酥鸡的烹饪方式是保留到现在最原始的,又因为其价格比较亲民, 因此在当地的民间口碑很高。
说起香酥鸡的诞生,那得从西周时期开始说,鲁国当时是周天子旗下的主要邦国,流传至今已有八百个世纪的时间,而这道香酥鸡,也正是从那个时期开始,跟随历史的脚步,一步一步走向全国各地。
香酥鸡之所以如此受欢迎,最大的特点在于刚上桌的鸡肉能看见鸡油,随着鸡肉的骨骼慢慢下顺,让人看了心生涟漪。真正地道的香酥鸡表皮层亮红色,且肉质十分软滑,轻咬一口,就能听到酥脆的响声。入口后的鸡肉鲜香浓郁,咀嚼过后还会有一丝留香慢慢渗入味蕾之中,让人回味无穷。
一、香酥鸡的历史
说到香酥鸡的历史,远的不说,咱就说说近代的。它的最大忠实粉丝就是康有为。作为我国近代出色的文学家和政治家,康有为还是一个地道的吃货。在维新运动期间,他走访全国各地,当在青岛停留期间,无意间发现了一家馆子特别对他胃口,这家名为“春和楼”的菜馆中的招牌菜,正是香酥鸡。
这道香酥鸡可把康有为迷住了。在青岛走访期间,无论是私人的朋友聚会,还是重要的会议讨论,康有为总喜欢在春和楼设宴,全因这道香酥鸡。重点是,作为一个会写文章的政治家,在他的笔下,香酥鸡这道原本名不见经传的青岛传统美食,成为全国出名的经典美食代表了,这里也有康有为的一大功劳。
香酥鸡的第二大粉丝,则是满清时期的恭亲王,傅伟。在那场惊天动地的辛亥革命结束后,傅伟和他的马仔们想趁此机会,去全国各地买房子,想不到那时的人已经有了如此敏锐的商业嗅觉。当众人来到青岛后,被当时青岛繁华的景象迷住了。
正巧碰上当时学部大臣刘廷琛,他乡遇故知,怎么能少的了把酒言欢这个环节。这回他们还是去了这个春和楼的馆子。伴随着香酥鸡的亮相,傅伟等人赞叹不已。甚至吃了多年的御膳,都没有眼前这些美食可口,尤其是香酥鸡,简直让他换发了第二春。后来等他再次去春和楼时,干脆直接称这家店名为卖香酥鸡的店,可想而知这道菜的地位。
二、香酥鸡的发展
时间来到新中国成立以后,当时在山西、河南、山东等地有个习俗,“无整不成宴”,所谓的整,说的就是在婚丧嫁娶的宴席当中,如果没有整鸡整鸭在酒桌上,就不是一桌好席。一般来说,在这些地区,基本上的宴席都围绕着整鸡、整鸭、整鱼和整虾四大类做文章,其他配菜作为搭配用料,就构成了一桌地道的当地宴席。
当然这样的习俗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口福,它还有龙凤呈祥的吉祥意头。其实这样也很好理解,天上飞的,在人们的寓意中就是带翅膀的凤凰,而鸡鸭这些家禽正是如此;另外,龙作为在水里游的,人们就用鱼和虾作为代表。说到底,百姓们在吃这方面的思想深度,远远超过其他国家的水平。
鲁菜中有很多经典名菜至今已经失传,香酥鸡保留至今,除了在烹饪技艺上的简单易学,其所用的食材也是人们能够随手而得的。因此在胶东地区,出锅后的香酥鸡深受当地人的喜爱,许多人甚至在路上就边走边啃着鸡腿。
三、香酥鸡的价值
香酥鸡作为一道地道的山东美食,一直以来深受当地人喜爱,除了口感和卖相上非常讨喜,鸡肉所含有的营养价值还相当高。鸡肉体内的蛋白质含量比较高,和其他肉类相比,鸡肉中国的蛋白质的种类是最高的,而且比其他肉类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具有增强体魄,滋阴补阳的食疗功效,这也是为什么在探望病患时,时常带上鸡汤的原因。
针对中国人的膳食结构而言,鸡肉所含的脂肪和磷脂是中国人乃至亚洲人的重要营养来源。同时,鸡肉对于儿童的畏寒怕冷、营养不良等症状具有较为显著的治疗功效。
对于常年处在紧张高压的都市女性而言,鸡肉能够有效改善因月经不调、贫血引起的各类女性亚健康症状,尤其是坐月子的女性,在此期间多吃鸡肉,能够起到增添抵抗力,治愈伤口,滋阴等功效。
从我国中医学角度来看,鸡肉是中医眼中的食补佳品,它不同于纯药物,却具备不少中药的功效,多吃鸡肉能够帮助人们健脾胃、增强骨骼密度、补益气等显著功效。
四、结语
这道出自山东青岛的经典名菜,让我们看到鲁菜不一样的面貌,在人们传统的固有印象中,鲁菜自古以来一直作为御膳的菜系,其在食材和摆盘上的讲究让不少百姓望而生畏。但这道香酥鸡,打破了这种传统观念,它简单易学的烹饪技术和低廉的价格,让百姓们可以随时品尝到这种美食。
虽然如今的炸鸡市场已经被一些洋快餐品牌冲击得七零八落,但作为经典的山东名菜,它依然具有深厚的山东特色和文化底蕴。与快食快煮的洋快餐相比,这道慢工出细活的香酥鸡独具特色,让人一口咬下去,汁水横溢,口感妙不可言。
参考文献
《齐民要术》
《本草纲目》